zhuchaodo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uchaodong

博文

《蛰虫记》序

已有 3844 次阅读 2018-9-28 08:07 |个人分类:书序|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蛰虫记》序

 

加斯顿.施密特所著的《蛰虫记》(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是一本介绍膜翅目昆虫知识的科普著作。

科普著作往往是对某一科学理论、方法或研究过程的口语化重塑,让处于科学启蒙阶段的孩子对科学产生兴趣,或者让社会公众有接触科学思维和逻辑的途径。

膜翅目指的是蜂类和蚁类的科学归类。如果按照分类学、系统学和行为学等学科来讲述,就流于一般科普书籍的俗套了,也很难引起更多人的共鸣。但施密特没有这样来写。

大家儿时有没有被蜜蜂或者马蜂蛰过,被蚂蚁咬过或者蛰过的经历?这恐怕要比“膜翅目”三个字更加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吧?所以作者给这本书起名叫做“蛰虫记”而非“膜翅目”,从亲身与小昆虫接触的体验出发,一步一步带领读者走进蜂和蚁的世界。

在第一章中,开篇明义,作者讲述了自己儿时各种被蛰的经历。与现在国内流行的育儿方式不同,我们小时候以及很多西方人大部分都是被散养成长起来的,没有24小时的“贴身保镖”,所以可能或多或少都会被各种毒虫蛰咬过的记忆。如今大城市的社群结构和生活模式确实无法再实现儿童牧养的美好回忆了,所以自然教育逐渐开始兴起,就是为了让人类不要和自然渐行渐远至无法挽回的程度。自然教育提倡的学习自然、进入自然、体验自然并思考如何和自然共续未来。这实际上也在帮助我们的孩子和未来社会构建一个更加健全的品格和蓝图。而体验式教育,虽然不一定非要让孩子被蛰,但各种触感和精神的主动体验,可以帮助孩子创立坚韧的意志力,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孩子自己建立同理心,让本性中自私、独断专行的一面融入自然、思想和道德的合力。

被蛰了,有一部分人会趋利避祸,远离危险。这是几乎所有动物的本能反应。还有一部分人却要想弄清楚怎么被蛰的?虫子用什么蛰的?为什么会痛?这就是人类大脑区别于其他动物的主要能力,也是科学研究诞生的本能初心。所以在第二章,作者自然而然地开始探讨蛰针,这种膜翅目昆虫所特有的强大武器了。蛰针是什么?蛰针的结构和功能是什么样的?蛰针如何发挥作用?蛰针为什么有的时候发挥不了作用?……施密特在第二章中试图和我们展开他的研究和讨论。

在第三章中,作者讨论了蛰刺昆虫毒液的化学机制和针尾部的起源。第四章从人类的角度出发探索着疼痛背后的科学真相,引人入胜。

第五章蛰的科学,大概是作者倾注最多心思的问题。在试图使用科学的思维和方法对疼痛进行定量分类的过程中,作者提出了很多经验和思考的过程。我们数千年未断的绵长文化思维中并没有基于数理基础的定量方法。在之前的半个世纪中,我们过于强调所谓的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谋生起跑线”。数学做为奥赛曾经风行大江南北:我们家长的钱花了,孩子的分可能加了,但面对世界、社会和大自然,我们真的在教育和文化中培育了定量数学思维了吗?

从第六章开始到第十章,作者逐一介绍了他感兴趣和熟悉的各种膜翅目昆虫和它们的蛰刺故事。当然这些不仅限于蛰刺,还有它们的生活和习性,描写详实、真切,娓娓道来。类群涉及了汗蜂和火蚁、黄蜂和胡蜂、收获蚁、蛛蜂和其他独栖性蜂类,还有子弹蚁。虽然大多是美洲的昆虫,但它们在亚洲也有很多类似亲戚,让我们读起来仍感到十分的亲切和启发。

第十一章是正文的最后一章,施密特把它留给了已经和我们人类密不可分的一类蛰刺昆虫——蜜蜂。主要阐述了蜜蜂和人类漫长的历史纠葛、爱恨情仇。

附录一是作者的得意之作,他把蛰刺昆虫蜇人以后的疼痛等级按照表格分类排布,一目了然。

附录二的参考文献,显示了作者严谨的写作态度,当然对科学感兴趣的朋友,是可以通过参考文献去寻找更多的知识和方法,开启自己的自然探索之旅的。

我们相信并期待《蛰虫记》为少年儿童了解膜翅目昆虫开启一扇有趣而新奇的大门,引领他们萌发对自然和昆虫的好奇心。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朱朝东

童心同行自然课堂创始人,丁亮




读书荐书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36560-1137466.html

上一篇:新岗山取样工作小记 - 李逸
下一篇:黄复生先生谈易贡保护
收藏 IP: 159.226.67.*| 热度|

2 郑永军 liyou1983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01:0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