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8月12日,天津塘沽一个堆放危险化学品的仓库着火,在消防队员到达现场后十分钟内,就毫不客气地发生了两次爆炸,很多居民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来自爆炸冲击波以及飞溅玻璃碎片的伤害。
天津塘沽危化品爆炸发生以后,除了爆炸伤亡和救援情况以外,网上讨论争议最多的话题莫过于几十名消防官兵在救援过程中牺牲、以及面对涉及危化品的火灾,应该如何指挥救援的问题。有人称赞消防官兵们为“最帅的逆行者”,也有人指责第一批到达现场的消防官兵指挥不当,这才导致爆炸多次发生以及十几名消防队员的牺牲。那么火灾现场,到底应该如何指挥与决策呢?
1、烫手的煤气罐,谁来抱走?
在火灾救援过程中,无数次地出现过这样的场景——消防员如超人般抱着正在喷火的煤气罐从着火建筑中冲了出来,“抱火哥”的称号就是这么得来的。着火的煤气罐随时都有可能爆炸,而消防员冒着生命危险把它们从火场中抱出来,是希望能够尽快控制住风险,避免造成更大的危险。消防员并不是超人,他们也会害怕,但他们想得更多的是,如果任由煤气罐在大火中继续燃烧、爆炸,可能会引起的一系列可怕的连锁反应,后果将不堪设想。如果及时将煤气罐抱出,用冷水降低罐体温度,就能化解爆炸的危险。“快一点,快一点,再快一点!”怀着这样的信念,“抱火哥”们一次次甘冒生命危险,保护我们的安全。
火灾救援中诸如此类的场景随处可见,明知道有危险却偏要往前冲,消防员不是超人也不是钢铁侠,他们的行为不是鲁莽也不是无知,这一切只是他们的职业本能罢了。美国9•11事件发生后,谁都明白大楼里面有多危险,但谁也不能说指挥官一声令下,消防队员们冲进大楼救火救人的做法是错误的。火场虽危险,但为了救人也要往前冲,煤气罐再烫手,为了灭火也要抱出来。
2、现场决策一定都是正确的吗?
既然救火救人会让消防官兵承受如此大的风险,那么这样的决策还应该被支持吗?
火灾一般情况下都是突发的,多多少少会存在未知因素。一名消防队的指挥官,是有着几十年救火救人经验的消防老兵,他们在现场决策时,一定是综合考虑了诸多方面的因素之后才下达命令。复杂且变化的现场状况决定了在很多情况下,很难说指挥官的现场决策是对是错,有些时候甚至是事后也难以判断一个现场决策是否正确。对于消防官兵来说,灭火救人是他们的职责和义务,他们更不会因为危险就畏缩不前,哪怕有时候会搭上自己的性命。
3、现代消防是综合应急的体现
火场如战场,现代火灾应急救援需要面对相当复杂的局面,既要救人又要救火,还要防止其它演化事件的发生,整个消防救援的过程综合了应急的方方面面。
不同的火灾现场有着不同的复杂局面,而唯一不变的是消防指挥的基本过程。面对一场火灾,消防指挥往往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消防部队到达现场后,指挥官要对现场情况进行迅速了解后才能展开部署,这时候就需要消防指挥统筹全局,合理部署消防救援力量。而在救援的过程中,救人永远是高于一切的,其次才是抢救财产挽救损失。当火灾救援工作展开以后,随着灭火救援行动的不断深入,火情也会不断变化,指挥官根据现场情况适时调整救援方案自然是必不可少的。如果火灾状况已经超出了消防救援的能力范围,即使再多的努力和投入也挽救不了什么损失,这时候就只能划出隔离带,等待可燃物燃尽以后大火自己熄灭。
对于“等待可燃物燃尽”的做法似乎存在着很大的争议。事实上,等待可燃物燃尽并不意味着“围观”、什么都不做。首先,大多数情况下,火灾初始或者消防官兵抵达现场后的短时间内,是很难判断出火灾是否可控,因此只能按流程要求采取相应措施。如果火灾中还有被困人员,那么不管付出多大物质代价,都应该努力进行营救。即使所有措施都无法控制火势,也并不意味着可以放弃一切措施“隔岸观火”,这个时候应该划出隔离带,疏散撤离周围人群和财务,避免火势向更大范围蔓延,以免更多的财产损失。
4、面对火灾,西方国家怎么做呢?
西方国家在火灾救援中,大致流程和我国是类似的,同样也包括接到火灾警报、启动相应救援程序、快速出警、现场救援等几个过程。需要指出的是,西方国家在火灾救援过程中,指挥官在整个过程中具有绝对权威,决策都是基于他对目前情况的判断。当指挥官认为受伤或失踪人员生还的概率不大时,可以不采取救援行动。同样,当指挥官认为火灾已发展到一定程度,进行扑救没有明显效果或者可能对消防员产生一定程度伤害时,也可以不进行扑救。对于中国而言也是如此,即使有些时候火灾比较严重,涉及多个救援单位,更高级别的负责部门也会指定一个指挥人员或指挥部门进行决策。事实上,对于火灾救援来说,不仅需要具有绝对权威的指挥官,如果同时涉及到多个救援部门和单位,统一的指挥也是必不可少的。
总的来看,消防救援面对的都是时间紧急、情况危急、信息缺乏的状况。火灾救援中的很多行为都是正确的但也十分危险,面对复杂变化的火灾现场,很难说指挥官的决策是对还是错,但指挥官的绝对权威性却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作者为我的研究生汪云,首发于科普网】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19: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