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从俺发现自己在数学(统计与运筹,其实也算不得很数学了)上不会有啥大出息,毅然投奔管理之后,俺们参加的各类学术会议就变得越来越多。
数学上也不是没有会议,但是由于专业性门槛总有一个高度限制,某一个领域每年召开的会议数毕竟还是有限的,原因可能是数学领域里面出点能拿出手的东西是件难事,而管理、管理么.......很多时候出手点想法在会上交流交流即可,要不要证据和论证,或者哪怕是案例说明,都可以商量。
一般情况下,一年我自己主办的会议就有多次,一次全国“应急管理——理论与实践”研讨会(今年是第11届),一次国际危机与应急管理研讨会(今年是第九届,九月份在日本东京),一次全国性的课程班(今年7月11-12日举行,算是第8次),权作会议吧。而其他学术机构或学者组织的学术会议,那就更多了,几乎每周都有相关会议,所以,只能挑着参加了。
参加会议多了,就发现了很多趣事,比如:
1,只要是大学教授进行学术报告,在课堂上特别容易出现的口头禅就会不断地在讲演中带出来,比如看似问他的自问“大家看结果会是什么呢?”然后再自答一把,每每有循循善诱的老师味道。或者,不时在句尾加上“你看是吧?”这样的问句,似在征询在听课的孩子们的看法,虽然根据我对当下大学课堂的理解,底下的学生们往往是连头都不抬的。
2,在报告的过程中特别喜欢提及项目,诸如“我们拿到了什么什么级别的多少项目”,“这个研究是基于哪个哪个项目的”,云云。
听到第1个问题,我都会怀着好意地笑笑。
发现第2个问题出现后,我一般都会不怀好意地笑了,再笑了!
项目?有那么大的必要在一次学术报告里面提及吗?!
如果报告的内容里面尚有些内容,我们就可以简单地认为“报告者略微浅薄”而把这事儿给滑过去。
但是,如果报告者的内容很烂,甚至没有任何学术上的新意,那么,我脑海里涌出来的就是“给项目的资助方该是多么的眼瞎啊,居然给了这样四六不懂的教授以如此大的支持。”再一想,给钱的其实多是国家(否则没有项目级别的问题),就深为这个国家在科学的前景担忧起来。
当然,担忧云云,根本就是杞人忧天式的,自己的表情也就直接从微笑变成揶揄了。
其实,很多研究当你过几年再看着,会羞愧到无以复加,在当下的中国尤其会如此,让人十年后依然自傲的研究成果大约在中国是以个位数存在的,所以,大家就不要想着刚刚所做的点滴思考是可以传世的。也因此,华罗庚才说“成果要早发表晚评价”,但是,改革年代,“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我们突发奇想一把,就得抓紧把它弄到学术会议上去,希望获得点廉价的掌声或认可,自己回到家里也就可以做“在会议上宣读后引起广泛反响”状,以对着不明真相的同事或学生宣称。
在学术会议上宣扬那些瞬间思考结果的时候呢,个人其实是相当不自信的,所以要拉上“某级别项目”来给自己壮胆。再怎么说,项目或曰论文都还是经过了同行评议的嘛,而且给钱意味着自己得到了实在的认可。
呜呼!很多学者一生的研究有一二能在身后流传三年五年的就相当不容易了,多数是人走而火灭,薪火相传的事情只在部分大学问家那里才有可能,一般的教授也就一生中混口饭吃而已。也许,正是在这样的现实面前,大家才觉得有拉大旗做虎皮和狐假虎威的必要性,如果不提某级别项目和某级别期刊,自己所讲更是不堪入耳了。
但是,另外一个方面,如果已知自己的学问很差,就老老实实做蚂蚁啃骨头般的科研,然后把些微的进展展示给大家看,交流交流以获得可能超过自己视野范围的指点,以回家提高提高,这才是学界正道。拉大旗的结果必然是敝帚自珍,先把自己放上高台,不容别人置喙,打造自己的微思考为禁脔,那就没意思了。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1 22: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