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安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陈安博士 御风而行,把酒邀月,穷极宇宙,留意身边

博文

学术期刊审稿:单盲还是双盲 精选

已有 31632 次阅读 2013-3-24 07:09 |个人分类:事论|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审稿, 期刊, 双盲, 单盲

  曹大侠说审稿的过程因为知道投稿者的身体状况,所以给编辑部提供了一个有倾向性的建议,虽然最后的决定权在编辑那里,但是老曹的意见怕还是会被考虑的。

 

  对于此事,口水战已经开始,老曹似乎也很兴奋,正准备连续接战呢。

 

  其实,俺们审理的大部分稿件都是双盲,国际的名刊和国内的牛刊都有。不好意思地是,俺们在审国内投送送国际期刊的论文时能一鼻子闻到里面的黄土高坡味,甚至能感觉就到是谁的风格,嘿嘿。

 

  单盲的审稿也有,但是不多。我记得以前和多位主编、编辑聊起这个程序问题,都大为头疼,觉得单盲和双盲都有避不开的难题。

 

  对于单盲审稿,审稿者知道论文的作者是谁,有好处就是你如果了解行内谁谁做学问的风格,则这个会影响到审稿的结果:某人一向喜欢投机取巧,对于他的稿子就会格外认真些,某人一向严谨认真在业内是出名的,则炉温中正面性结果的得到和解释就会更让给人信服些:兄弟,人品决定学品啊!单盲的时候尤其如此。

 

  而双盲则对审稿人也有一定的不信任性,怕你对竞争对手的稿子采取刻意苛刻的审稿标准,所以干脆就不告诉你是谁的稿子了,也有一定道理,但是,确实无助于审稿人从学者做学问的风格上推算结果的可信性——毕竟,审稿人不可能完全重复作者的思维和演算过程。

 

  有一位大学者曾经将自己得意的工作投给了国内某期刊(双盲),结果审稿意见驴唇不对马嘴,还给退稿了,把他给气的。后来大家一起聊,就说,审稿的双盲制加上审稿人可能是研究生代替导师,错把美玉当垃圾的时候也是有的。

 

  这位学者只好改投国外的学术期刊,发表后才长出了一口气。试想,如果审稿人知道这位学者的名字和做学问的风格,大概不会草率到用驴唇不对马嘴的理由拒绝。

 

  当然,单盲也有问题,程代展老师写的审理院士的稿子,就会有无形的压力,来自编辑部或者来自本身。

 

  也所以,采取单盲还是双盲,都要冒一定的风险啊,为了避免问题的出现,还需要建立更好的申诉机制来进行规避,以免有遗珠之憾。

 

  【对了,老曹和编辑心照不宣做的那事儿算不算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呀,俺敬请松子同学评述。嘿嘿】



投稿与审稿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3483-673298.html

上一篇:如何对纳什先生表示尊重?老电影A beautiful Mind影评
下一篇:欲望、爱情、阴谋与哥德巴赫猜想
收藏 IP: 188.250.1.*| 热度|

17 唐凌峰 陆俊茜 杨月琴 赵美娣 李学宽 李建雄 闵应骅 李宇斌 杨正瓴 吴锦宇 葛建平 孙学军 徐耀 崔小云 高建国 Editage意得辑 liuyanacad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9: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