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主人按:时过境迁,当事人也离开学术圈一段时间了,我才敢谈及这个事情。】
几年前,我去参加某所大学某学院的答辩,遇到了这样一件事情,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到现在都不好判断究竟从怎样的角度看待这个事情才好。
不过,事情过去几年了,主要当事人也早就离开了学术圈,我觉得也许写出来值得我们思考更多。
那次的答辩我觉得应该是次寻常的答辩,评委们去了,听了,问了,同意了,就走了,一如中国研究生答辩的99.99%的场景。
可是,负责组织此次答辩的相关工作老师私下里发短信给我,说某同学你一定不要问得太“狠”,因为她之前在精神方面一直表现不稳定,所以,这次力保过关,顺利毕业就好。
我疑惑着答应了,其实,答辩即便是问得“狠”点,最后让大家高高兴兴地通过还是基本没有什么悬念的,除非存在严重抄袭之类的问题。
现场的答辩,主席又偷偷地再度提醒,因为满场里就我一个人是“外人”,其他答辩委员们都心知肚明了,我就很警惕也很郑重。
等到这个女孩答辩时,也不能不问,可是也不能问得太“狠”,可是怎样的问题是适合她回答,而且回答得出来,且也不能显得答辩老师过于弱智,就成了我的一个难题,不问吧?好像答辩的现场是每个老师都提问的,所以,还必须问。
第一个问问题的老师刚一出口,我就捏了一把汗,好像问题有点尖锐呀,可是,这位老师我还是熟悉的,说话一向干脆,可是这回的提问似乎语气格外温柔,想了下,就理解了,语气也是一种妥协的表示吧。再听问题,也是探讨的口气,看似尖锐,实则温和。
轮到我问,实在难以选择,就胡乱问了一个确实弱智的问题。
最后的答谢,这个学生还是流泪了,答辩主席在第一时间制止了局面的恶化,抢过话来,让她停住了,否则后果可能不堪设想。
不知道西方国家的大学遇到这种情况,会怎么处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3483-590831.html
上一篇:
高举旗帜,领会精神,服从安排,准备创新下一篇:
我怎么又成第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