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经常在和朋友见到很久之后才写见面纪,主要是考核自己的记性。】
一,初见刘广明兄
在一阵春雨和春雷的紧密伴随下,我随着广明兄同事毕老师的雅阁车到了郑州。一路谈了不少中科院的事儿,毕老师体重200多斤,之前体育出身,现在都看得出彪悍的身材,俺们深为敬佩和惭愧。
而此时的河南,不下雨已经很久了,春雨贵如油,所以,我享受着窗外春雨淅淅沥沥或者哗哗啦啦的声音中,来到了郑州。
郑州、济南、石家庄,是中部三个很土气的省会城市,我在济南呆过3年,读硕士,所以,去郑州也一直觉得很亲切,甚至连路的名字都是“横为纬纵为经”的,模式完全一直。去石家庄那次第一次见到了武夷山老师,也算科学网博主见面吧,不过和这次不同的是,那次武老师和我都是外人在外乡见面,这次则是刘广明兄的地盘了。
毕老师将他当年多花了2万元才抢购到的雅阁车停好,就带我进入了一家饭馆,要了几个小菜,并点了河南典型的烩面,看毕老师的身材必然是一饭“桶”,而我的饭量水平一直也不差,所以,都要了大碗的面。
吃面的当口,广明兄在细雨的伴随下翩然而至。握手之后是寒暄,然后他坐下来看我们吃饭,边说起他中午饭吃的乃是新疆风味,虽心不能至,但是还是强迫自己将超过自己饭量和偏好的饭汤等打扫到了自己胃里。
广明兄是山东人,这让我有点意外,而且还是山东聊城人,和我这个山东泰安人临界相望,并没有距离,我估计,即便大家同说山东话,也不会有什么口音上的差异。
我疑问道:按说河南工业大学应该是河南省内招收学生的,咋广明兄从山东过来呢?
广明兄露齿一笑,说:当年的郑州粮食学院在全国粮食系统可是著名院校,全国范围招生的。
哦,也是,我知道不少行业内的名校,虽然不如北大清华这般名声响亮,可是,在自己行业里却是绝对的老大。总所周知,河南一直是中国的粮仓,产粮(尤其是小麦)大省,粮食学院在河南设置再合适不过了。
这是和广明兄的第一面,他多次说起目前的新疆班的学员情况,说这个班的素质真是相当不错,纪律严明不说,还很知道谦虚谨慎。然后告诉我下午就会看到新疆班的学员们,我于是对“阿依奴尔”们究竟在面貌上怎么体现出维吾尔族的特征想象了一番。
二,下午的报告会
下午4点,到达工大讲堂的时候,广明兄已经和他的同事们在那里了。我抓紧把自己的三本书送给广明兄,然后边扯边等待讲演时刻的到来。
这次来河工大,刘兄本拟只给新疆班做个一上午的讲座,后来他和学校相关部门谈及此事,就变成了一个学校组织的报告会,而这又让我对所讲内容有所调整。把《现代应急管理及管理机制设计》的题目变成《应急管理及机制设计的故事》这样一个更为一般化的样子。
而当年来听的人也确实组成复杂,除了继续教育学院的新疆班,还有后勤集团的各位管理人 员,管理学院的学生,法学院的领导老师,和看到大学网站上的通知后有兴趣来听的同学们。
整个过程,秩序井然,我用了接近1个半小时的时间讲了接近五十个应急管理与管理机制设计方面的故事,一般性的论坛和学术论坛还有所不同,枯燥的东西不太适合,所以,就尽量有趣些。不过,即便如此,还是会提及我给出来的管理机制设计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广明兄后来说:那些东西我一看就知道是陈博士的真货,而所讲形式和主要内容则主要是使讲座不至沉闷而很有趣的选择了。
俺想到,刘兄所言确实如此。讲演模式有多种,对于初来咋到听众也多是初次接触的情形,还是妙趣横生一些更好。
广明兄之前任河南工业大学图书馆馆长,这个位置在很久之前,是一个区域最有学问的人才可以担任的,比如老子李耳,就是当年的图书馆馆长,奇怪的是,他老人家光当馆长而不著书,但是大家却也都知道就他有学问,传说里孔老二还向老子求学,至少在图书馆借过书吧。
而李大钊正是北大图书馆的馆长,正因为这个角色的缘故,他才能够将各类思潮融会贯通,最后选择了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理想选择。
由于网络过于发达的缘故,今天的图书馆馆长已经和过去的图书馆馆长有了一些区别,但是我想遴选图书馆馆长的一个特征总应该是具备的,那就是最大可能地读过各类书籍。事实上,在和广明兄见面的这短短不到一天的时间里,他确实谈到什么都可以接得过话去。
三,唯有饮者留其名
在去郑州前,特意和广明兄交代;虽亦山东人,唯酒量太差,千万要海涵。
就算适可而止了。但是河南规矩却还是完整地走了下来,这里需要交代一下河南的规矩和山东的不同,山东喝酒的风格基本是碰杯,然后一饮而尽;河南则是要先为客人斟酒,待客人饮罢后再一起碰杯。于是,在河南喝酒就比较容易喝多,据分析,这一习惯是在生活相当艰难的时候留下来的,当时主要是考虑酒贵,于是喝酒的时候就不可能喝多,但是得本着让客人先喝够的精神,自然就得在敬酒的问题上先紧着客人。
对于我这个酒量极其有限的人来说,多么希望规矩都能够与时具进啊,按照能者多劳的原则进行资源分配。这样,广明兄就应该比我多喝一些,而事实上,正是这样分配的,才使得我能站着走出饭店。
四,老校区给哈密班的授课
继续教育学院位于河南工大的老校区,在市内;而新校则在郑州的开发区内,算是郊外了。所以这样安排,道理肯定是可以摸得到的,比如继续教育面对的更多是在工作状态中的成年人,找个交通方便的地方也是完全应该的。等从第一天的新校到达老校,发现和新校的整齐不同的是,老校区里绿树成荫,墙上也爬了爬山虎啥的,很是有些历史的样子。
给哈密班讲座的全过程广明兄从头听到了最后,这让我很感动。前一天他已经从头听到尾了,让我颇生出浪费时间的感慨。按照一般的认知逻辑,多数情况都是把报告者放下,开始报告后领导们就撤了,最后一起吃了饭意思意思就罢了。而且非但广明兄一直都在,学院的书记、副书记也都在场听完了整个报告。课程结束时广明兄做了5分钟的评述,一听评述的内容,立刻知道整个过程他肯定没有想别的,作为一个报告人来说,这是最好的尊重。
报告期间,我还特意问过在场的学员,这个语速行不行?毕竟,在和新疆班合影的时候,阿依奴尔队长在吆喝大家排队的时候还是用了维语,而她说汉语的时候似乎也是想着说,显得稍微有点缓慢。不过,大家说没事,你说吧,我就用自己的正常语速讲了下来。中间倒也不时有学员们的笑声,给我的反馈就是理解起来没有任何问题。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22 23: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2025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