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震:预报还是速报?】
地震究竟可不可以预报?
关于这个问题,学术界的争论依然很多。根据目前的研究状况,我们可以给出一个暂时准确的答案:中长期的地震预报是可以做到的,但是短期临震预报在目前的条件下尚存在很大的困难。在地震相关学科的发展现状下,暂时还无法进行准确的临震预报,但是,随着科学的进一步发展和监测手段的逐渐成熟,未来进行临震预报的可能性一定存在。
日本也正是看到目前进行临震预报的难度,所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地震的速报上,所谓速报,也可以理解为预警,但是这个预警并非是在地震发生之前进行警示,而是在地震发生之后短短的时间内迅速通过各种渠道告知受影响的公众。今天的日本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布设了完整的速报体系,每次地震发生时,地震波中的纵波和横波总是会相隔一段时间先后到达,两列波之间相隔的时间有时不过是几秒钟,有时稍微长些。速报体系一旦监测到一列波的到来,就立刻通过电视、广播等渠道告知学校、医院、商场、写字楼、居民区,以取得公众的第一响应时间。
2011年3月11日在日本发生的九级地震也是这样。我们可以注意到,当地震到来时,很多电视节目立刻开始直播电视台能够获取的地震现象图像,即便无法切换到外景也会直播电视台内部的建筑物和室内设施受影响的状况,以提醒大家迅速避震,或及时逃离。
临震预报现在只能用速报替代,而从中长期预报的角度看,日本的这次九级地震却刚好属于一次事先张扬过的地震。事实上,早在数十年以前,就有科学家预测日本东部肯定会有一次大的地震,但是,地震什么时候来?级别究竟会有多大?预测者无法给出确切的值,只是可以确定的是,它一定会来。
这次大地震影响到的城市之一仙台是鲁迅先生东渡日本负笈求学并写下散文名篇《藤野先生》的地方。对于这次地震,小城的人也一直在平静中期待,甚至,期待的时间长了,这场地震在人们头脑中崩紧的那根弦都渐渐淡化隐匿了。
虽然如此,仙台对于地震到来所做的准备一直都没有松懈,比如,所有的建筑物都是防震建筑,每个人从小都会被培养起临震逃生的意识和行为方式,而政府每每也都会做好应对可能地震的一切手段,包括食物和饮用水的存储,救援力量的培训等。
在不得不进行的长久期待中,地震终于在一个初春的日子到来了。
而真的遇到大规模灾害事件,就可以看到有所准备和毫无准备之间的差异,观测到有过应对灾害的实际经历或模拟演练与从未操练过的不同。总体上说,地震影响地区日本国民的反应是理性的,也是有效的,至于因为地震而带来的巨大海啸带走了很多人的生命,这在地震应对上也肯定是无法完全避免的。
日本之所以能够对震灾有所准备,最根本的原因是日本处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之间,在地理上本就属于地震多发地区。由于地球的各个组成板块在持续性的移动,自然会造成板块之间发生错位、挤压,其间蕴积的能量间断性地释放,当然释放频率或频或疏,但总是在进行中的。这个过程直接造成了日本整个国家地震频仍的现象,负责任的政府也就自然会把应对地震作为对于国民经常性的教育内容,从小培养。
有人会说在应对地震的过程中日本国民表现出了良好的素质,所以尽管人口密集,伤亡依然降低到了较小的地步。笔者的看法是,国民的基本素质只是原因之一,还有另外两个原因,一是上面所讲的国民应对地震灾害的经验丰富,防震意识已经通过演练和实际遭遇贯穿到每个人的骨髓里;另外就是建筑物的防震设计一直都是被事先特别强调了的,这可以给灾中的每个个体都提供稳固安全的基础设施。而基于这三个原因,如果中国的唐山再次遭遇类似这次日本地震一样的灾害事件,我有理由相信,中国国民的反应应该不输日本国民。
一次大地震会检验一个国家和地区应急能力的高低,考验国民的应急响应能力和救援能力。事实上,面对这类非常规的突发灾害事件,完全的镇定是不可能的,因为事件本身的影响是穷极一个人的想象力也无法预知的,这次日本地震带来的核辐射的恐慌就是一例,在大家的固有认知里,一直会认为核电站这样的高度敏感设施会有非常安全的防护措施,甚至可以应对可能的“万一”情况。即便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曾经出现过灾难性后果,人家也相信那仅仅是偶发事件,肯定不会再度发生。但是,随着核辐射的开始扩散,临近国家和地区的恐慌已经开始,而且逐渐呈现出非理性的外在表现形式,比如我国全国上下公众对于碘盐的抢购风潮等。这也充分说明,在应急管理的过程中,我们必须用现代科学的理念去理解事件,利用现代化的技术去应对事件,采取现代管理的策略和方法去控制应急过程,以期取得最好的效应。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13: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