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关于贝多芬第五钢琴协奏曲的诠释
这里需要声明的是,如果说我还能理解一些贝多芬第五交响乐的内容的话,我对贝多芬第五钢琴协奏曲则是基本属于听个热闹,这里就简单地把关于这首著名乐曲的一些背景和内容介绍一下,为了不至于显得外行,我使用了在网上搜集到的一些资料,尽管我老婆一再反对我描述音乐本身,尽管我也知道霍金的那句名言:多一个公式就会使我的书(指《时间简史》)少一半读者,但是不描述音乐本身怎么象在介绍音乐会呢,为此,我痛苦地决定尽量减少对音乐的介绍,但是说几句还是必要的。由于不可能把这篇文章写成音乐评论从而让大部分人不感兴趣,我希望将文章主旨放在对音乐会本身和音乐背景的介绍上,希望懂交响乐的读者原谅。如何让更多对绘画没有兴趣的人能够理解超现实主义画展应该和我写这篇文章的困惑是一样的。
不管怎样,有很多演出场次都特意把贝多芬第五钢琴协奏曲和贝多芬第五交响乐在一起演奏,这是非常合适的,因为它们同时具有贝多芬特有的刚毅品格。尽管人们在给音乐家排座次时习惯地按照巴赫、贝多芬、莫扎特这样的顺序排列,而贝多芬自己也在听完巴赫后惊叹道:“这哪里是小河啊,简直是大海”(Bach在德语里是小河的意思)作为自己对巴赫博大精深的音乐敬仰的表示,中国人还是知道贝多芬的多些,我也曾经追溯过可能的原因,也许是他的耳聋,我们太喜欢身残志坚这样的例子了;或者是他本身的叛逆精神,你看那以贝多芬为蓝本写成的《约翰·克利斯朵夫》就知道了,对于小说的男主人公的傲然独立的音乐精神,中国的那句名言“虽千万人吾往矣”是最合适的了,如果说中国具备这样精神的人,我认为首推梁启超先生,他反对袁世凯帝制的著名宣言所揭示的精神,“就令全国四万万人中三万万九千九百九十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人皆赞成,而梁某一人断不能赞成也”,就是和贝多芬音乐精神遥遥呼应的一个明证。如果我们真的理解了贝多芬的音乐,那么所以推崇他也许正是因为他音乐里的桀骜不驯的劲头,这是我臆测的又一个原因。除了以上,抑或还有以“致爱丽斯”为代表的他那痛苦曲折的爱情经历使得他在中国得以大名传诵?当然这最后一个原因完全属于“淫者见淫”的胡思乱想了,因为几乎所有的著名音乐家都有一堆的菲闻。
说到这首降E大调第五钢琴协奏曲必须要提及维也纳,一方面是因为1809年的最初计划就是在维也纳上演,后来因为法国的“英雄“——拿破仑——的军队对维也纳实施了占领而停止,同时,维也纳人一直以拥有贝多芬为骄傲,尽管他并不是出生在这里,而另外一个著名人物希特勒才真正是出生于这个城市的,好在,现在一提到维也纳,我们立刻就能想到那些艳丽地有些做作的宫廷舞会和华丽的音乐会,也倒没有人把那个屠夫记起来。
这乐曲直到1811年才在莱比锡作首次公演,翌年就被认为是“所有已经创作出来的协奏曲中最富有创造力、最富有想象力、最惹人注目的,同时也是最艰深的一部。”
这里也顺便说一下什么是协奏曲,协奏曲是由一件独奏乐器或一组乐器在乐队伴奏下进行演奏的乐曲。我们最熟悉的莫过于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和钢琴协奏曲黄河了。在西方古典音乐中,协奏曲通常由三个乐章组成,每个乐章之间有短暂的间歇,三个乐章的速度分别为快—慢—快。
而贝多芬的这首协奏曲的特色是:第一乐章以即兴性的钢琴引子作开端,第二第三乐章一气呵成,没有间断。
第一乐章的快板由一个强烈的和弦开始,钢琴随即以即兴式的姿态奏出一串短小精干流畅明亮的引子,之后,乐队随即奏出庄严而崇高的第一主题。我想,正是因为主题的雍容华丽和热情奔放,所以被冠以“皇帝”的名字,就象我们买床时发现,国王级的床是最大的,然后是王后级的(看来国王和王后是不睡在一张床上的),再然后才是最普通的双人床,最小的当然是单人床了,而以皇帝为中心的体制应该显得比国王更加显示了高贵典雅,气质中则充满了美,充满了浪费(不好意思,引用席慕容这个我看不上的诗人的诗了)。第一主题后,乐队奏出活泼自信的第二主题,之后在重复一次第一主题之后,和钢琴一起进入第三主题,钢琴把气氛转变为抒情特质,再度重复各主题之后,曲子转入活跃的展开部,展开部没有失去抒情的素质,因此显得秀丽而完美。再现部基本上是呈示部的反复,由强烈的和弦和引子反复,然后由乐队再度奏出第一主题和第二主题。当乐队重复第一主题之后,迎来了一段简洁而精彩的华彩乐段,乐队的演奏于是变得激情四射,我们经常在生活中说到的华彩乐章就是音乐本身的名词,这个概念和大型音乐作品紧密相关,这个词和它所代表的乐章内容在整个乐曲里起着推向高潮的作用,尽管这个华彩乐段有贝多芬本人的刻意指示:“不是作为华彩演奏,该与下面互相衔接。”华彩乐段的后8节,钢琴以微弱轻巧的音调,引出和衔接乐队的第二主题,轻盈巧妙。继而乐队又重复一次第一主题和第三主题,情绪渐趋激烈,最后在澎湃的气氛中结束第一乐章。
根据协奏曲的创作规律,第二乐章是稍快的柔板,一首抒情曲,比第一乐章简短得多:相比于第一乐章的578小节,第二乐章只有82小节,够短了。隐伏于第一乐章的宁静和谐的情调,在第二乐章发挥得淋漓尽致。结尾把第三乐章开头第一小节的旋律巧妙地用钢琴作小节轻柔的装饰演奏,不间断地将整部乐曲带入第三乐章。
第三乐章是欢乐的、洒脱的,首先是钢琴,乐队随即重复第一主题,并加以发展。第二主题是一个具有圆舞曲风格的旋律,钢琴有机地予以展开。其后,钢琴和乐队交替反复第一和第二主题。在乐章的末尾有十小节定音鼓和钢琴独奏的片段,然后,钢琴和乐队以雷霆万钧之势,把欢乐推向高潮结束全曲。
就我的浅见,大型音乐作品最后的结束曲往往喜欢选择这种轰鸣般的音调,几乎所有乐器都参与到这最后的高潮的演奏中,用最热烈的激情激荡观众的心灵,而那随后的雷鸣般的掌声就完全是自然的而不是礼貌的了,也许这是作曲家们的狡诘之处?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22:5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