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安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陈安博士 御风而行,把酒邀月,穷极宇宙,留意身边

博文

应急管理中的可恢复性评价【1】

已有 3612 次阅读 2010-8-18 00:06 |个人分类:专论—应急管理|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评价, 应急管理, 可恢复性

  写了一篇论文《应急响应和灾后重建阶段的可恢复性评价》给即将在成都举行的国际会议。论文即将刊出,这里介绍论文的主题思想。

  论文的主要内容是对可恢复性评价的思想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初步的模型。

  什么是可恢复性?为什么我们在应急管理中需要这个东西?我先在这里普及一下。

  一个地区受到灾害的侵扰之后,我们比较关心的除了应急救援之外,还一定会关注这个地区是否能够恢复到灾前状态或者恢复到某种我们给定状态的问题。

  那么,当你面对一个受灾地区,需要决策时,你能够根据现有的资源与对灾情现状与发展趋势的了解,给出一个答案,这个答案可以是——

  1,这个地区我们近期内无法恢复了,而且从长远来说也没有继续维持的必要,可以考虑放弃。(这是北川)

  2,经过对房倒屋塌情况的了解,以后未来发生灾害可能性的分析,这个地区我认为可以在近期内恢复到让灾民维持一般生活。(这是汶川)

  3,2008年初的南方雪灾,根据气象部门的预测,根据电力融冰情况的分析,根据道路交通情况的遏制和发展趋势,我们觉得大年初一前可以恢复火车,汽车和航空的基本状况,把被困在各个地方的旅客运回家。(这是温总理当时结合多个来源信息后给出的承诺,这个承诺有关“可恢复性”)

  可见,在实际的灾害应对过程中,我们要不断对是否可能从当前状况恢复到我们期待的状况进行评价分析,给出答案。

  现在则对于舟曲,我们一样要回答这几个关键问题:

  ——是否需要放弃当前的舟曲县城?

  ——是否能够在某个可容忍的成本之内完成恢复重建工作?

  ——是否能够避免下一步的地质灾害?尤其是和这次灾害类似的巨大灾害?

  根据我从网上新闻读到的,舟曲的“可恢复性”评价答案已经出来了,那就是“原地重建”,而现在刚好处于第二次灾害天气马上来临的时候,我们可以看看这个答案能否经得起考验。

  今天,我再次看到了汶川人走在撤离家园的路上,而现在还处在重建阶段的震中映秀镇,大水倾泻而过,那新家园显得那么弱小而脆弱。现在也许对于当地的可恢复性评价的效果再做新评价还为时过早,但是,一次巨灾之后,很可能会在多年以后带来可能的次生灾害的概率也许存在且不低。

  而在可恢复性评价这一概念之下,需要考虑哪些具体值得研究的问题呢?

  且看下回分解。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3483-353996.html

上一篇:中国知识分子在历史上哪一段曾经有过尊严?【2】
下一篇:应急管理中的可恢复性评价【2】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15: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