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澳大利亚,我还看到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在学校和超市里都有不少人光脚走路,也许这里的人多数比较讲究卫生,很少有路上乱吐痰等不好的现象吧,其次,海边也没有那么多灰尘,空气很干净,所以,光脚走路也就不会沾一脚尘土。 ??拍菠萝博士在我访问的那个学院里是个讲师,他就是教师里面为数不多的赤脚大仙之一,自然,我相信他在上课的时候肯定不赤脚,但是在自己办公室或者偶然去次卫生间的时候,赤脚也是一种解脱吧。 ??他的老婆瑞吉娜博士很有点意思,虽然她一直在阿根廷出生张大,博士学位也是在本国拿的,但是长的却有点象亚洲人,当然,即使真是亚洲人,也是那种最漂亮的那种。 ??我一直感觉,一看拍菠萝博士则觉得他是个典型的阿根廷男人,脸上明显带着因为常说西班牙语而具备的特有的征象,至于什么特征,您也别追问我,我还真说不清楚。也许象马拉多纳? ??那一天,我和瑞吉娜走了个面对面,她非常热情地和我打了招呼,让我有点纳罕,因为原来和她就不熟悉,所以见面至多是偶尔点头而已。 ??后来知道,她的高兴是非常有背景的,没几天就看见她在大肆搬家,而且很有意思的是,搬到了拍菠萝的隔壁,上面的名牌上也写上了她的名字,原来是由打临时工的变成了正式雇员了,后来从我同一个办公室的老李那里知道她竟然得到了一个讲师的职位,然后这个消息又在我的合作者叶博士那里获得了验证。 ??老李对这个事情很有意见,因为他一直觉得瑞吉娜的专业北京是化工材料这个方向的,怎么能在计算机科学和软件工程这个系找到一个固定职位呢?我后来查了查瑞吉娜的简历和发表文章,发现她倒不是老李说的那样,和计算机和软件过程没有任何关系,但是也没有很密切的关系,她原来读的是管理科学类的博士,主要做的集中在企业资源计划这个方面的研究。 ??但是这个并不妨碍我们大家感慨一下,因为拍菠萝肯定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原因是前段时间这个职位的竞争者有113个人,来自全世界不少地方的博士们都递交了申请,而进入Shortlist(当面面试或者远程电话面试)的只有5个人,而最终入闱的只有瑞吉娜一个了,而她肯定不是最合适的,至少在她的发表论文记录上,确实看不出有合适的地方。 ??这里,我先解释一下澳大利亚大学的职位设置,让您心里先有个数。一般地,各系只有一个教授的职位,有些叫讲座教授,可能是用捐赠这个位置的人的名字命名或者用捐赠单位来命名,可以说,有两个教授职位的情况就非常少,除了教授之外,第二个重要职位就是副教授,一般地,一个系里有2个左右,根据系的大小数目有所不同,但是数目也不会更多,接着是高级讲师和讲师的职位,一般,前者会有3、4个,后者数量则一般在5个左右。不出意外的话,系里那个唯一的教授一定要是世界级的科学家,有着比较崇高的学术地位,他甚至可以不在学校教课。大约起的也主要是撑门面的作用吧。 ??除了教授之外的教职多时一聘5年,然后到期再续聘,到了一定程度就可以成为所谓的“长期职位”(Tenure-Tracked,有的翻译成终身职位),也就是说,这时候学校就不会随意解聘了,您就捧上了铁饭碗,可以不必再考虑为保住这个位置每年必须做多少多少研究工作了。当然,完全不做研究也不可能,这个基本靠自觉了。 ??这些个教授讲师们是从哪里用怎样的方法选来的呢,我还是以我自己为例来说明吧一下招聘的全过程。因为我在澳大利亚参加了一次应聘的几乎全过程,就差最后一步了,虽然最后没有被聘用,但是也算知道整个过程是怎么回事了。 ??当时胡乱浏览学校的招聘网站,我看到了统计系有一个讲师的职位在空着,说需要数据挖掘这个方向的人,而且向国际应聘者开放,我肯定满足这些基本门槛要求,就去几步之外的人事处送了一式5份的申请书,申请书学校人事部门都有固定的格式,可以从网上自由下载。 ??递交申请书后就是一个漫长的等待的过程,按照学校提供给大家的说明,有一个初选过程,这个初选由系里,系所属的学院和学校的人事部门来联合筛选,大概就是在这个简历里调几个更合适的吧,根据发表论文、研究经历、自己毕业的学校等,一般情况下,会遴选出3-5个人进入短4名单,英文名叫做Shortlist,就是进入第二轮了,之后,就是安排当面面试或者远程电话面试,如果候选人在澳大利亚,一般会由学校出资要求他/她到学校来参加面试,如果是在海外,则肯定要采取电话面试方式了。 ??这次的应聘,我有幸成为被shortlist的四个人中的一个,后来知道,应聘的居然有186人,我的天,怎么至于啊,看来,全球都在失业的严冬中。 ??通知面试后,发给了应聘者参加面试的教授们的名单,我看了一下,面试我的五个会审专家(Panel Member)------我戏谑地称他们做作牛人-----的组成是: ??牛人1,数学和物理科学学院的院长,教授 ??牛人2,统计系,教授 ??牛人3,研究生院院长,教授 ??牛人4,生物系,生物统计研究方向,副教授 ??牛人5,大学中央海岸分校区,高级讲师 ??也算是个层次分明的名单了,所以选那个在分校的老师也许是因为这个职位需要去分校教课的缘故吧。 ??面试程序也是事先就已经告诉我的,第一是先介绍自己的基本情况,然后由5个牛人分别就专业、个人品质、爱好等提问题。最后自己对于这些人还希望知道些什么,他们还会客气地问一下。 ??这样,一个上午把这几个人全部面试完,你就可以回去等结果了,一般地,会在2周后告知结果。 ??尽管事先有瑞吉娜这样的例子,我还是对这个抱了一些希望,准备了一下,自己在面试时的感觉也还不错,回去以后,老李还祝福了我,说也许有戏,我就大笑了两声,说:拉倒吧,你也知道澳大利亚的讲师是怎么炼成的,象我,这样的情况下肯定炼不成的,就没有把它当回事。 ?? ??后来叶博士、小高一家和我一起去内尔森海湾的时候我们还谈到了这个问题,小高的爱人赵博士还谈到他们医学院前段时间招聘的事情。 ??当时前期工作也都是按照顺序做的,最后,系主任和本系的她的导师,一位讲座教授一起参加了最后的面试,系主任还就这个问题和这个讲座教授交换了意见,教授说了自己对几个候选人的看法,他看好的一个已经做过几年讲师的人,但是,最后,他的意见没有得到系主任的尊重,弄得老先生很生气,因为最后的赢家是系主任的美国合作者的一个学生,整个panel里的人就没人给予这个女孩比别人好的评价。 ??也就是说,实际上所谓的panel review基本没有起到什么作用,赵博士讲完这个故事后告诉我,别指望会聘用你,不知道后面有谁有背景呢。 ??我失望了一下,不过因为事先也清楚一点背景,所以也没有太失望,只是有了一句“天下乌鸦一般黑”的感叹。 ??经过如此复杂的过程,澳大利亚的讲师就炼成了。 ??我回到国内的时候才接到被拒绝的消息,不过,这时候已经开始这边的工作,所以向老婆汇报了一下结果,就放下了,直到再写这篇文章。 ?? ??写完它,我最担心一件事就是:大家会不会以为我这里大为自己开脱的意思,好象我一再说明自己水平很高,可是只是因为外国后门也不少的缘故才使我这个“优秀”人物被拒绝。毕竟,这几年还在一再上演了很多“拒绝10万美元年薪,毅然回国”的伟大人物闹剧。 ??好在,这样的骗子们很多被揭穿了。所以,我在这里说明的也只是在海外寻找工作之艰辛而已,“10万美元年薪”的被拒绝真的更接近童话啊。 |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19: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