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一直以为考试能力是种伪能力,但是这个观点并不是说那些考得好的人具备的就都是伪能力,而是说,考试是种太容易达到的能力了,所以人人都应该很容易就考过门槛值。换句话说,连个伪能力都达不到的人是不应该说自己就一定能力很强的。 ?? ??能够参加面试又能够通过的同学中绝大多数至少表现出了不差的伪能力,而以后我希望真正的更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不断展现。 ??在管理学问题上,其实是不应该有权威的,但是在研究的态度上还是应该对一些前辈学者有所尊重,毕竟他们是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形成了自己的观点的,即便你不能同意他们的观点。 ?? ??管理学是个非常古怪的东西,好象是个人人都能够进入讨论并辩论的东西(我也向同学们介绍过这一观点),但是其实不然,还是需要门槛的(有时候门槛还挺高),所以,明年开始上课后同学们一定要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这样,才不至于觉得比自己的水平比老师们强得多,你也许在你的管理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也许还有相应的职位和这样的成功对应,但是,高深的学问和管理实践有很大的差异,研究能力和工作能力更是处于不一样范畴的能力,这些老师真的去你的岗位完全可能比不上你干得好(包括我,让我和一些同学换一下位子,我在你们的位置上可能干不到1个月就被老板炒鱿鱼,而你们则完全可能干得非常漂亮),但是,他们当下具备的能力至少你目前所不能达到的,如果你抱着“老师们水平不过尔尔”的态度来学习,我可以断定,你的能力(研究和学习的能力)将永远达不到老师们的水平,甚至永远超越不了自己现有的认识水准。 ??我猜测,同学花钱花工夫来求学的目的一方面应该是为了认识更多的朋友,在未来的时候大家加强合作,实现多赢; ??求学的目的另外一方面则是来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使以往自己有些疑惑的东西通过和老师以及同学们之间的交流变得清晰; ??你们来上学的目的之第三个方面应该是通过研究过程的训练而具备研究能力,这样的研究能力并不是你继续工作的能力,而是你遇到新问题能够系统思考并给出相对缜密的解决方案的能力。这样,最后毕业的时候你才可以说:我是“研究”生了。 ??当然,也会有同学有点其他顺带的目的,比如,看看有没有合适的未婚(已婚的就暂时别考虑了)男同学/女同学能够合适与自己做永恒的伴侣,等等,说实在的,我倒是希望出现这样的美好浪漫故事的,虽然我知道现在你们的眼光其实都很高,合适的人会总是难以出现。 ??说句题外话,去年刚好有一对小夫妻一起考到了同一个班里,我知道后很是惊喜;今年呢,则也有让人高兴的事情,就是去年班上的一位女同学的老公今年考到了项目管理的工程硕士班里,小两口前后都来同一个地方读书,又怎么不让人感到惊喜呢!! ??回到我们的管理方面,我在考试的论述部分出了一道对德鲁克先生观点进行剖析的题目,我个人其实是不赞同他的观点的,原因我们可以以后慢慢再谈。在管理实践中,一个文盲凭借自己的商业直觉完全可能获得戏剧性的成功,而且他的案例也完全可能被管理学教授们津津乐道,但是,他的局限性也肯定是一眼可见的,比如那个邓小平先生都关注过多次的年广久先生就是这类人中的一个。在我的基本假设里,来读研究生的学生都不希望成为年广久这样的人,虽然也很难成为比尔-盖茨这样的人,但是我觉得后者这个目标要比前者那个目标离你们个人的希望和实在的能力更接近一些。 ??如果我的假设是正确的,那么,大家在学习过程中就尽量少对老师们以“你比我做生意成功吗?你管理过几个大企业?”类似的疑问去要求。 ??在我去年访问义乌“浪莎袜业”的时候,我在进入厂区的时候看见了三个红色的字体极大的口号,如果我的记性还可以的话,这三句话是:“以义乌为家乡,以浪莎为事业,视员工为亲人。” ??然后,在和浪莎的两兄弟老总对谈的时候,我在羡慕了浪莎袜业在行业内做得确实漂亮之后(我比他们穷得太多了),委婉地提出了对于浪莎文化的批评: ??“如果企业不想特别地宣扬自己是有文化的企业,我觉得浪莎是完美的;如果浪莎确实希望宣称自己有文化,那就做得确实有文化。” ??“比如,浪莎的这三个口号就显得特别没文化,因为它不是对所有的浪莎员工说的,事实上,一个著名企业的整体口号应该是普适性的,你看这三句中,第一句是对着来自外地的非义乌人说的,第二句话则是对所有人说的,而第三句话则仅仅是对企业的管理层说的,尽管每句话都有自己的道理,也有一些感情在里面,但是,作为企业高悬于门上的口号却是不合适的。” ??所以,管理的最高境界一定是既能挣到大钱又能有高文化,看问题不仅仅只从绝对感性和对商业的直觉出发,而要真的可以从低到高,再从高到低看个清楚,表象和本质的东西都能了然于心。 ??所以,我在这些忠告之后,特别希望大家经过学习和实践的磨练,最后成为一个有高贵的洞察力又能最大限度成功的管理者。陈安“老师”看来是没有这个希望了,也就只能对学生从理性层面上这么希望一下了,好在老家伙们千年前就说过了,“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在我这里,不敢称自己为“师”(教课的时候只是暂时被叫做“师”,行使着一些“师”的职能罢了,在很多方面,陈“师”其实已经不如弟子了,所以,在实际中和同学们以兄弟相称比较好一些),但是,我还是借用一下老家伙们的说法并推广一下,认为:“师最后必然不能贤于弟子,弟子未来不可不如师。” ??是希望,也是对即将进入研究生阶段同学的一个督促吧。 |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09: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