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从提出质疑“结构保护设计的结果使结构设计更安全吗?”http://youth.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34208&do=blog&id=729984,有的领导表示不同意,我想在此再澄清一下我的观点:
1、 隔震支座的质量
我想请大家先看看在美国,EPS的隔震支座要经过什么样的测试。
http://video.sina.com.cn/v/b/117458309-1278598584.html
http://video.sina.com.cn/v/b/117456596-1278598584.html
要知道,这么大能力的测试设备我国还不具备,我们也就根本做不了这样的测试,不作动力测试的设备,能不能用?怎么用?用了它是否就可以降低一度设计结构了?
在一些强烈地震区,居然把设计变成这么做:做结构设计的公司设计一个降一度或降两度的结构,再交给完全不懂结构、不做动力测试的生产隔震垫的公司。不用做整体分析,上下一简单结合,结构设计就完成了。这就是在我国很多地方的隔震设计。
不停听到新的生产厂的诞生,也听说了两个重大测试中心- 一个桥梁,一个中建,成立的喜讯,但不知什么时候能听到测试的消息,也没听到有关测试研讨会。
2、 国内著名的UBB或BRB的生产厂家声称有3种产品,其中耗能型就是可以在小震屈服下应用。我从来不否认他们还有别的不算小震屈服的产品,但这可以解决和回答这种小震屈服的设计不安全吗?
3、 比起隔震支座,国内对阻尼器的测试还是要重视的多了,已经有多个学校有了阻尼器的测试设备,也做过一些有谱的测试。虽然,我也一再强调“测比不测强”,但我也更要一再重复,我们的测试比起美国HITEC的测试相差甚远。不要说国内外的大多数产品都没有经过国内最严格的广州大学的抗震试验室的测试,就是通过了的产品不照样出现很多漏油的吗?
在我们大力推广了十几年结构保护系统之后,不该反思一下:我们肯定出版了世界最多的有关论文、也创建了最多生产结构保护系统装置的工厂。大概也是最不关心这些致命产品质量、非法招标最严重、采用不负责的上述降度设计,也就导致产生了最不安全、最多隐患的结构工程。我们不该进入一个慎重推广结构保护系统的新时代吗?
意大利被告上法庭的世界重大摩擦摆案情不能引起我们领导、院士的关注吗?意大利的同行坐进了监牢,我们不该深思和反省吗?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7 02: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