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ter50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After50

博文

安全多样性四原理

已有 3148 次阅读 2015-5-18 09:39 |个人分类:安全科学理论|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安全多样性四原理

安全多样性四原理

1.安全人体多样性原理

人的属性包括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人的自然属性,是指人的肉体特征和生物特性;人的社会属性是指人作为社会存在物而具有的交往、精神等方面的特征,它是人的独特活动方式、组织结构、精神特质的统一。大多学者认为安全人具有二重属性。安全人体的二重属性,是指人在安全方面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安全人体是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统一,非个体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统一。

安全人体的二重属性包括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决定安全人体存在形式的多样化特征。在研究安全人体的过程中,把人视为“生物人”、“经纪人”等自然人,更要视为“社会人”,必须从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行为科学角度分析;同时把人看作是一种自尊自爱、有感情、有思想、有主观能动性的人。基于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从安全存在形式的视角划分,将安全人体在社会上的存在形式划分为以下几类:①安全人体的自然性存在;②安全人体的意识性存在;③安全人体的实践性存在;④安全人体的社会性存在;⑤安全人体的文化性存在;⑥安全人体的自我性存在;⑦安全人体的历史性存在。

客观世界中安全人体存在形式的多样性是安全人体多样性原理的来源和依据。安全人体是一个具有多样性存在形式的复杂集合体,从其存在形式的多重角度诠释了安全人体多样性,将其放置到存在形式的综合坐标中以揭示其丰富而生动的本质特征,是研究安全人体多样性的一个新思路。

2.安全物质多样性原理

安全物质可能是安全的保障条件,也可能是危害的根源。保障或危害人的物质存在领域很广泛,形式也很复杂,甚至散布在人类身心之外的所有客观事情之中。

从哲学的角度出发,物质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世界是物质的。因此,将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灵魂思想贯彻在安全科学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物质的多样性存在毋庸置疑,在安全科学层面讲的“安全物质”也是多样性存在的,既有安全物质的存在,也有危险物质的存在。例如,存在重大危险源的一项活动过程中出现意外、突发性事故,如发生严重泄漏、火灾或爆炸,其中不仅涉及一种或多种危险物质,而且涉及防泄漏防火防爆等多种安全保障装置。安全物质多样性原理在思想上指导人们认识到危险物质的多样性存在,及时采取措施排除隐患,维持安全保障物质的正常运行。

3.安全社会多样性原理

安全社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安全社会是指整个社会系统能够保持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把妨碍社会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的因素及其作用控制在最小范围内。狭义的安全社会有2种理解:一种是安全社会等同于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其重要前提是假定社会弱势群体的基本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将会对社会稳定构成威胁;另一种是在划分社会子系统的基础上提出的,认为安全社会主要是相对经济安全和政治安全而言的,是除经济子系统与政治子系统之外的其他社会领域的安全。

社会转型时期,社会各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摩擦、冲突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给社会的安全稳定带来巨大灾难。安全社会多样性呈现复杂的过程,所带来的结果也是多种多样的。社会危机(如城乡贫困问题、失业问题、农民工问题、缺乏基本生活保障问题、教育危机等)、经济危机(尤其是金融危机)、环境危机是最受关注的3类社会安全问题。上述问题是安全社会多样性原理研究的实质和主要内涵。

4.安全系统多样性原理

安全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其构成要素多种多样,与安全有关的因素纷繁交错。安全系统中各因素之间,以及因素与目标之间的关系多数存有一定的灰度,决定安全系统也是一个灰色系统。安全问题所涉及范围不同,安全系统大小之差悬殊。安全问题所涉及的系统范围,不仅包括机、物两方面因素,还必须把人、机、环三方面的因素综合考虑进去,涵盖安全问题的空间跨度和时间跨度两方面。人、机、环三方面因素彼此相互联系形成复杂的人机安全系统、机环安全系统、人环安全系统、以及人机环的安全系统。因此,将多样性原理应用于安全系统中,将会赋予安全系统多样性原理生命力。

参考文献:

  1. 张一行,吴超. 安全多样性原理研究及其应用[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4, 24(4)3-7

  2. 吴超,杨冕. 安全科学原理及其结构体系研究[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12,2211: 3-10

  3. 吴超, 杨冕. 25条安全学原理的内涵[J]. 湖南安全与防灾, 2013, 2: 42-45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32981-890966.html

上一篇:安全生理学五原理
下一篇:安全毒理学六原理
收藏 IP: 113.240.11.*|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8 12: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