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ter50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After50

博文

吴超:安全科学方法系列190:逆向思维法

已有 243 次阅读 2024-6-28 08:03 |个人分类:安全科学理论|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吴超:安全科学方法系列190:逆向思维法

逆向思维法是从一种事物想到相对的事物,从一种条件想到相反的条件,从结果想到原因的思维方法。这种方法采用与已有的思维对象、思维过程、思维结论相反的方向进行思维,常常能导致新的发现。逆向思维方法的方法论依据是:

1)事物之间的作用是相互的,因此,可以从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作用认识另一事物,也可以从另一事物对此事物的作用认识此事物。

2)事物的两极是相通的,在一种条件下可以产生某种结果,在相反条件下也可能产生类似的结果。

3)事物之间可以相互变化,例如,热可以转变成功,功也可以转变为热;原因可以转化为结果,结果也可以转化为原因。因此,逆向思维是以事物内在关系为基础的。

逆向思维方法通常有以下几种方式:

1)根据某一条件产生的某种结果,思考在相反条件下将会得到什么结果。例如,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发明了高温消毒法,英国科学家汤姆逊顺着相反的条条去思考,发明了低温消毒法。

2)从甲事物对乙事物的作用出发,思考乙事物对甲事物的作用;由甲事物变成乙事物,设想乙事物怎么变成甲事物。例如,法拉第从电变成磁得到启发,思考磁能否在一定条件下变成电,从而发现了电磁感应定律。

3)从一事物的作用过程思考相反的过程。美国科学家爱迪生从手指通过金属针感受到金属膜的振动中,构想了一个相反的过程:既然金属膜的振动可以通过金属针得到表达,金属针可以在一定的介质上记录振动,那么介质上留下的振动痕迹的再现就能重新听到声音。这样,他就设想到了声音的储存和再现。

逆向思维法往往能克服思维定势、开阔思路、扩展视野、萌发新的思想、新的概念、新的发明方案。但是,逆向思维法产生的新思想必须经过实践检验和实际应用,才能得到证实和成熟起来。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32981-1440049.html

上一篇:吴超:安全科学方法系列189:垂直思考法
下一篇:蜂恋再力花
收藏 IP: 58.20.114.*| 热度|

1 宁利中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0 17: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