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全科学系列学说精要10:安全信息学
文/吴超
【说明:从科学需求的视角来划分,安全科学属于应用层次的科学。实践表明,应用科学的发展都需要形成其自己的学说,安全科学也一样。安全科学是一门大交叉综合科学,因而安全科学的学说不可避免地包含着各相关学科的知识痕迹。】
信息本身的安全问题主要属于信息安全科学的范畴,但类似如何利用信息开展安全管理、确保信息传播传递过程不发生失误和提升安全水平等问题,就属于安全信息学的范畴。在信息时代,特别是大数据时代,安全信息是不可或缺的安全资源,因而安全信息学已成为安全科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新方向。
信息可以表征一切,信息可以感知和认知安全与风险,信息可以用于安全管理等工作,信息是开展安全活动的宝库;人们经常涉及的安全信息,如生产和生活场景的安全信息、各种活动过程中的安全信息、安全预测预报工作中的安全信息、发生事故灾难中的安全信息等,其研究意义十分重大;信息的感知和传播过程可能发生诸多失误和故障并导致发生事故等,各种安全事物及其发展变化都可以通过信息来反映,因而安全信息的获取、处理和利用等研究大有可为。
从安全管理的视角定义,安全信息学是一门以安全管理信息化和数字化与智慧化为需求引领,以信息技术为主要工具和手段,研究安全信息现象和信息传播规律及应用方法的交叉学科。安全信息学的中心任务是为安全管理提供有效的安全信息服务,通过对安全信息的有效分析与筛选、管理与控制、开发与应用等,实现安全信息的充分利用与共享,从而提升安全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使安全管理更加科学、及时、有效和可靠。从上述安全信息学的定义中可以看出,安全信息学涉及到安全信息规律传播模式、各环节自身信息的处理机制和环节之间信息的衰减、扰动、噪声和变异等规律的研究,涉及到安全信息各环节之间的信息等量、等质和等时问题,涉及实现信息传播中的最优化均衡对称等,是一门内涵非常丰富的学科。安全信息学是一门以安全科学和信息科学为核心学科基础,涉及计算机科学、智能科学、数据科学、统计学、管理科学、工程学等学科,其研究方法与上述多学科的研究方法共享。
安全信息学内容可划分为不同的层次,如基础安全信息学和应用安全信息学,其中基础安全信息学主要是研究安全信息学学科本身的理论、方法与原理等,基础安全信息学也具有方法论的意义;应用安全信息学主要研究运用安全信息学的理论和方法发现安全问题、创建新的安全科学知识、更加科学地开展安全管理工作等,应用安全信息学还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当与信息技术结合起来,其应用领域十分的宽阔。
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与安全信息学联系起来,可以解决许多具体安全问题,也可以解释和指导许多安全活动。例如,信息不对称理论与安全信息学结合的安全信息不对称理论,能诠释包括风险防控、伤害预防、职业病诱发、伤亡事故影响等安全现象和活动,可用于指导各种安全设计和装备制造等活动;在某种意义上,事故的根源是由于隐患载体与感知者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
参考王秉和吴超著的《安全信息学》一书,安全信息学具体内容有:安全信息学形成与发展过程、安全信息涵义、安全信息相关概念、安全信息的性质及其安全管理意义、安全信息的功能及其安全管理意义、面向安全管理的安全信息分类,安全信息学形成与发展的动力、面向安全管理的安全信息学概念体系、安全信息学学科基本问题、安全信息学方法论、安全信息学主要学科分支,面向安全管理的安全信息学基本公理、通用安全信息处理模型、安全信息管理模型、安全信息与安全行为系统模型、基于安全信息处理的系统安全行为模型、基于安全信息的安全事件致因模型,安全信息行为理论、安全信息素养理论、安全信息供给理论、基于安全信息的安全行为干预模型,循证安全管理、情报主导的安全管理、数据驱动的安全管理、智慧安全管理,安全管理支持系统的发展、安全管理支持系统的结构、安全管理支持方法、安全管理支持系统的开发和评估、智慧安全管理系统,安全信息网络和数据库技术、安全信息感知监测技术、安全信息挖掘与分析技术、安全模拟仿真技术、安全信息系统技术,安全信息学在生产安全中的应用、安全信息学在公共安全中的应用、安全信息学在城市安全中的应用、安全信息学在交通安全中的应用、安全信息学在重大基础设施安全中的应用等。
目前,安全信息学还有待更加深入和广泛的研究与运用之中。
相关文献阅读:
王秉,吴超著.安全信息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21.
王秉,吴超.安全信息学论纲[J].情报杂志,2018,37(02):88-96.
罗通元,吴超.安全信息学的基本问题[J].科技导报,2018,36(06):65-76.
吴超.安全信息认知通用模型构建及其启示[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7,13(03):5-11.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4 02: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