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全研究的4条预设
吴超 / STIPC
【本文摘录自:吴超. 安全研究的预设和途径及新观点[J]. 安全, 2019, 40(8): 32-37,42.】
l 为什么讨论和研究安全问题需要有相同语境?
l 为什么讨论和研究安全问题不能有时空错位?
l 为什么许多安全理论很难被高度统一和认同?
l 为什么讨论和研究安全问题需要有条件预设?
多年来,针对安全问题存在纠缠不清的状态,许多安全研究者和工作者寄希望制定一些安全标准、安全词条、安全定义等,来规范人们对安全问题认识不一致的现状,但实际收效不大。其主要原因是安全问题客观上是复杂多样的;其次是不管是专业或非专业的人群,每个人不可能去系统学习和理解并记住那些由专业人士写出来的长文;再次是安全队伍不断扩大,新人不断接替老人,他们对安全都有自己的体会和认识,主观上都认为自己的认识是正确的;还有一个主要原因很多人没有认识到对安全的研究及其得出的理论都是有前提条件的,这些条件就是本文讨论的预设。
安全涉及到时空、主体、物质、客体、环境、知识、管理、信息等要素,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或者说是一个高维度问题,依据上述七个方面进一步构建其维度,见表1所示。由表1可以看出,人们在从事各种安全活动和研究及讨论各种安全问题时,如果没有一定的预设(如时空界定、主客体分组等),大家站在不同的时空、层次等来研讨同一个问题,将不可能有统一的结果。
表1 安全的多维度特征(吴超. 安全研究的预设和途径及新观点[J]. 安全, 2019, 40(8): 32-37,42.)
类型 | 维度 | 维度内容举例 | ||||
安全边界 | 安全空间维 | 微观 | 中观 | 宏观 | 无限 | ...... |
安全时间维 | 短期(过去) | 中期(现在) | 长期(将来) | 无期(未知) | ...... | |
安全主体(人,人群) | 安全人性维 | 损人 | 利己 | 中性 | 奉献 | ...... |
安全教育维 | 文盲 | 初级教育 | 高等教育 | 专业教育 | ...... | |
安全数量维 | 个人 | 群体 | 民族 | 人种 | ...... | |
安全对象维 | 幼儿 | 青少年 | 成年人 | 老年人 | ...... | |
安全目标维 | 创新 | 推广 | 科普 | |||
...... | ...... | ...... | ...... | ...... | ...... | |
安全物资 | 安全物资维 | 物质 | 资金 | 物资替代物 | 信息物资 | ...... |
安全生产力维 | 原始 | 初级 | 中级 | 高级 | ...... | |
...... | ...... | ...... | ...... | ...... | ...... | |
安全环境 | 社会维 | 社会结构 | 社会组织 | 伦理道德 | 文化精神 | ...... |
政治维 | 原始生态 | 强权专治 | 民主法制 | 自由 | ...... | |
经济维 | 封闭经济 | 计划经济 | 市场经济 | 混合经济 | ...... | |
...... | ...... | ...... | ...... | ...... | ...... | |
安全知识 | 专业维 | 安全工程 | 安全技术 | 安全设备 | 安全设施 | ...... |
逻辑维 | 安全理论 | 安全模型 | 安全原理 | 安全方法 | ...... | |
...... | ...... | ...... | ...... | ...... | ...... | |
安全管理 | 要素维 | 人员 | 资金 | 机物 | 场所 | ...... |
组织行为维 | 计划 | 执行 | 协调 | 控制 | ...... | |
...... | ...... | ...... | ...... | ...... | ...... | |
安全信息 | 信息维 | 感知 | 数据 | 情报 | 事实 | ...... |
其它 | ...... | ...... | ...... | ...... | ...... | ...... |
如果人们对安全复杂性和高维度有了基本的了解,就会认识到安全研究要想得到一致或统一的结果,必须具有相同的预设,同时,就会理解并允许安全研究和安全理论的不统一,就会科学地看待安全研究和认识的局限性及其适用条件。
下面依据安全实践经验,运用理论研究、科学分类和逻辑思辨等方法,提出安全问题研讨的几个预设。
由表1及其分析可知,由于安全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研究和讨论具体的安全问题时,必须先预设研讨的前提,即研讨安全具体问题需要有相同的语景。通过实践到理论的循环反复,作者归纳出以下几条基本预设:
(1)安全研究的时间界定预设。
安全是一个古老的问题,也是未来永恒的问题,因此安全有巨大的时间尺度。如果讨论的安全问题不是在同一个时间段范围内,则很难把问题放在一起做比较,也很难得出相对统一的结论。比如,一百多年前的手工生产模式及其安全管理方式,与当今现代机械化、自动化乃至智能化的生产模式及其安全管理体系,就不可能有一致性和通用性,其安全管理方法也不能错位应用。
(2)安全研究的空间界定预设。
具体安全问题的空间可大可小,不同空间尺度的安全复杂性和与之相适应的安全管理方法等是有天壤之别的。比如一个简单的手工方式作业车间,其安全管理就非常简单,主要是防止人有不安全的动作和物存在不安全的状态,并使人与物分开,就基本可以确保不发生伤害事故。但对于一个非常复杂的现代化物流配送车间,甚至是更复杂的航天航空系统,其安全关键问题及其需要应用的安全管理方法,显然与上述的手工作业场景是完全不一样的,也没有可比性。
(3)安全研究的出发点和应用范畴的预设。
安全是一个高维复杂问题,从不同的层面和不同的出发点,都可以提出相应的安全定义、理论和方法等,因此需要对安全研究的出发点和应用范畴进行说明。比如安全的定义,如果适合所有安全问题的定义,则一定是站在最高的层面,如哲学层面提出来的或是从最基础的层面提出来的;如果是从某一领域提出的安全定义,则只能适合于所在领域。仍以安全定义为例,有的安全定义是从关键问题出发(如事故、风险等)提出来,进而再来关联相关的一切事物;有的安全定义是由系统出发,有的安全定义由主体出发,有的安全定义由结果出发,有的安全定义由目的出发,等等,之后再由该定义关联出的更多的要素,并形成系统和安全知识体系。综上所述,安全定义、理论和方法等,具有多样性特征。
(4)安全主体(人群)的界定预设。
不同的人群主体,他们的安全责任和权力是不一样的,讨论安全工作需要对安全人群主体加以界定,否则就会出现人员错位现象。比如,对于广大的群众,他们的主要安全责任和义务是接受安全教育、遵守安全规章等,实现安全预防为主等。政府部门要对大众开展安全教育、制定安全法规,并建设必须的安全工程等;对于职业安全人,他们除了有普通大众的安全责任和义务之外,他们的主要职责是开展日常安全事物性工作,辨识危险和预测风险,做好应急救援准备,并尽量做到既安全又经济,对下服务于广大的人民大众,对上为领导提供安全决策咨询服务等;对于企业领导和监管部门,他们的主要职责是开展科学安全决策和监管等。如果上述几方面的主体职责和义务发生错位,则整个社会就会出现混乱,安全就不可能得到保障。许多安全理论的适用主体和对象也是不一样的,这里就不一一加以说明了。
当人们要讨论安全科学理论问题及其应用时,只有在共同的时空、共同的主体、共同的出发点和范畴的基础上,来谈安全定义、安全科学理论、安全科学研究对象、安全科学研究方法、安全实践问题,等等,才有了共同的语境和说法,否则就会争论不休,也毫无意义。另一方面,如果是开展创新研究,那就不必完全按照已有的安全理论体系而行,甚至可以完全抛弃原有的理论体系,另起一套新的。
当专家和同行评价安全科学理论的价值时,也需要先把上述问题界定清楚,思想才能统一,才能做出正确的结论,才不容易给出误判或相反的结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21: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