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末闲聊——游戏规则
多年来,全国人民都悟出一个道理,不要输在起跑线上。因此,孩子从出生就开始超前学习,从小就要超前一步。超前一步,步步领先。超前一步,积累在先。
多年来我国学术界的有些管理规则也在有意无意地鼓励支持这种潜规则。
比如,个人也算是评过他人的人才申报、项目申报、成果申报等等材料无数,但其中感觉到许多材料实际上是不需要由专家来做的,完全由计算机来完成还多快好省些。
具体举个实际例子,比如,一个创新项目申请表如果设计成这样:基本信息有“过去承担课题情况”、“已获得科技奖励”、“已获得荣誉称号”、“已取得的研究成果:论文、著作、专利”,专家也许经常遇到这样的表,但感觉如何?个人觉得这些与新申请项目有关系,对于工程项目招标肯定是关系很大,工程设计需要经验和成熟的技术及实力,但对于原始创新,特别是探索性的东西,就不一定有太大关系了,加进来对评审者审视申请项目的创新性反而是一种干扰,会造成误判,也造成上述所说的一步领先步步领先的局面。
申请表出现上述信息之后,再出现:“申报项目基本信息”、“申报项目的研究内容”、“申报项目的研究方法”、“资助金的使用计划”等。专家要从这一大堆沙子里寻找到一粒金字,早已已经眼花缭乱了。
还有,系统给定了评分规则:“1)基础条件,占20%;2)科研创新能力,占35%;3)前瞻性和实用性,占%25;4)可行性,占20%”。试想一个项目的创意再怎么出类拔萃,即使创新性给个满分,但别的一般,结果总分还是上不去,还是要被淘汰。
上述这种规则比较适合于工程和设计的招标,对于创新性来说,从基础条件、科研能力、实用性、可行性去判定它,不仅不起作用,反而会把创新性埋没了。根据上面的规则来给一个申请项目计分,结果肯定是原始积累多的、资源占得多的、团队大的总是高分的。
其实,本来能够真正有创新的思想就是极少的,而是这种稀缺的小苗混杂在茂密的大森林和灌木丛中,它还能被发现和得到支持吗?积分规则已经注定它被淘汰。而且当今不仅新苗稀奇,而且伯乐也同样稀缺,一颗稀奇的小苗要同时遇上几位稀缺的伯乐,这种概率实在是太小太小,以至于等于零。
工程思维和创新思维不能混为一谈,制订规则更不能一个标准。选拔创新应该有风险投资的意识和规则,选拔原始创新应该把原始积累推倒抹平。创新不能由评过去来评未来。先走一步步步领先的机制,不利于创新。
中国搞工程很了不起,很有一套,经验、积累、平台、实力、可行性、实用性等对做工程和设计非常重要。但如果以搞工程做设计的套路来制定规则和选拔创新思想,那就有很大的问题,工程的结果是可以知道的,而创新的结果是未知的,可以知道的东西会有多少革命性的创新?逻辑上可想而知。因此,用积累、经验、平台、实力、可行性、实用性等衡量创新,是离谱的规则。
如果用搞工程和设计的规则来筛选创新,它不仅埋没了极为稀缺的创新思想,而且带出了许多负效应。
一些人把重点放在提前起步之上,用歪门邪道的方法捞得第一桶金,用弯道超车违规方法先走一步,然后步步领先。
用基础业绩也造就了一些不平,既抑制了创新,又阻碍了青椒的生长。
使有些人良性循环,有些人恶性循环。这种机制不可取。穷人更穷,富人更富。这种机制也不可取。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23:1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