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科学本真,领悟人生真谛!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qujiangwen 格局决定人生的深度,眼界决定人生的广度,心胸决定人生的气度,人品决定人生的高度,知识决定人生的厚度。思想有多远,你才能够走多远。

博文

[转载]Science:感染Omicron并不能有效增强免疫力,而是免疫逃避剂

已有 2357 次阅读 2022-6-16 12:16 |个人分类:新发传染病|系统分类:科研笔记|文章来源:转载

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席卷全球,感染数亿人。由于奥密克戎导致的症状比德尔塔轻,自然感染又能带来一定免疫,有部分声音认为奥密克戎变异株是天然的加强针。然而最新的研究揭示其效果可能恰恰相反:接种疫苗后感染奥密克戎变异株未必能带来免疫加强,还可能削弱对之后新变异株的免疫能力。

以上结论来自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科学》杂志最新刊发了一项重磅研究《感染奥密克戎变异株的免疫加强效果取决于先前的新冠病毒暴露》(Immune boosting by B.1.1.529 (Omicron) depends on previous SARS-CoV-2 exposure)。

Immune boosting by B.1.1.529 (Omicron) depends on previous SARS-CoV-2 exposure

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ence.abq1841


science.abq1841.pdf


英国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主导的这项研究着眼于疫苗接种和先前感染后人群免疫力的复杂模式如何影响人们未来对SARS-CoV-2的保护。

英国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的官网表示,该研究发现感染奥密克戎带来的免疫力,在应对奥密克戎在感染本身提供的自然免疫增强就很差,对即使接种了3针疫苗突破性感染了奥密克戎的人们来说也是如此。

其中的核心问题是“免疫印记”( Immune imprinting)。通俗来说,人体针对新冠病毒的免疫模式会通过感染史“印在”免疫系统上。每一个人的免疫印记取决于其接受的疫苗剂量数量和其感染接触的变异株。这导致了人群中不同个体的不同免疫力。

个体先前的SARS-CoV-2感染史会通过称为“免疫印记”的过程影响对后续SARS-CoV-2感染的免疫力的能力,这也适用于奥密克戎的众多子变体,包括BA.4和BA.5。

感染早期的阿尔法变异株(Alpha,B.1.1.7)的“免疫印记”则导致针对奥密克戎的结合抗体的持续性降低。

论文作者、伦敦帝国理工学院免疫学和炎症系教授Danny Altmann表示,“我们发现,奥密克戎变异株远非大家之前可能认为的疫苗免疫力的天然良性加强针,相反它是一种特别隐蔽的免疫逃逸者。”

在那些接种了三针疫苗并且没有先前感染新冠病毒的人,奥密克戎感染对以前的变体(Alpha、Beta、Gamma、Delta和原始祖先毒株)能够提供免疫增强,但对奥密克戎本身的免疫力较小。而那些在大流行的第一波期间就感染的人,以及后来再次感染奥密克戎的人则没有任何增强作用。

该研究发现可能有助于理解为什么突破性感染和重复感染是奥密克戎变异株中的常见现象。不过研究强调,疫苗接种能继续提供针对重症和死亡的保护。

此前有分析认为即使针对奥密克戎的抗体识别能力较差,人体的T细胞免疫也可能准备好填补空白,以实现有效的保护。然而,该研究表明,在那些被奥密克戎感染的人,其T细胞对奥密克戎刺突抗原的识别较差。

论文的通讯作者、帝国理工学院传染病系的Rosemary Boyton教授表示,“感染奥密克戎并不能有效地提高未来对奥密克戎再次感染的免疫力。”

Altmann 表示,“奥密克戎不仅可以突破疫苗防御,而且看起来很少留下我们期望在免疫系统上的标志,奥密克戎比以前的变异株更隐蔽,免疫系统似乎无法记住它。”

在最新的研究中,他们研究了为什么有这么多的奥密克戎突破性感染,即使在已经接种了三次疫苗的人中也是如此;这是如何受到既往感染史的影响;以及奥密克戎感染是否真的是提供针对COVID-19免疫力的“天然加强针”。

该团队分析了英国医护人员的血液样本,这些医护人员接受了三剂mRNA疫苗,并且具有不同的SARS-CoV-2感染史,以研究针对奥密克戎的抗体,T细胞和B细胞免疫力。

他们发现,以前没有感染SARS-CoV-2的人,如果感染了奥密克戎,则对先前的变异株(Alpha,Beta,Gamma和Delta)表现出增强的交叉反应性免疫力,包括B细胞和T细胞免疫增强。但他们对奥密克戎刺突蛋白本身的增强程度则出现了降低。

既往感染过Alpha的医护人员对奥密克戎表现出的免疫较差。在第一波大流行期间感染新冠病毒原始毒株人,以及感染过奥密克戎的人,这两类人再次感染奥密克戎时,显示缺乏任何免疫增强,研究人员称之为“混合免疫衰减”。

免疫印迹的影响意味着,在感染了奥密克戎之后,以前在第一波中被感染的人对随后感染的变体以及潜在的亚变种BA.4和BA.5的免疫增强没有增强。

该研究表明,疫苗接种加自然感染的模式并不一定能改善免疫反应。如果早期感染的特定变异株与当前流行的变异株有很大的不同,它甚至可能抑制人体免疫系统对新变异株的反应。

https://kandianshare.html5.qq.com/v2/news/4453027923622420802?cardmode=1&docId=4453027923622420802&from_app=qb&sGuid=e72d44480e78695c4b6ad22913b788cb&sQueryId=1655342769189&sUserId=&sUserType=-1&sh_sid=5____e72d44480e78695c4b6ad22913b788cb&target_app=kb

https://www.antpedia.com/news/15/n-2771015.html


Science:感染Omicron并不能有效增强免疫力,而是免疫逃避剂

新冠病毒,通常通过呼吸道感染人类,并造成呼吸系统和人体各个器官的损伤。自2019年底首次爆发至今,新型冠状病毒仍在全球肆虐,对世界经济、社会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

随着新冠病毒的大规模流行,新的病毒突变株不断出现,目前全世界最关注的当属Omicron突变株。

一直以来,对新冠病毒的一个普遍假设是,通过感染病毒,可以获得自然的免疫增强,能够更好地识别病毒并抵御未来的感染。然而,事实呢?

2022年6月14日,英国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在国际医学顶级期刊" Science "上发表了一篇题为" Immune boosting by B.1.1.529 (Omicron) depends on previous SARS-CoV-2 exposure "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表明,感染Omicron并不能有效增强免疫力,即使在接种过三剂疫苗的人群中,感染Omicron,对Omicron再次感染的自然增强效果也很差。


具体来讲,在接种了三剂疫苗且之前没有感染过新冠的人中,Omicron感染提供了针对先前变体的免疫增强,包括Alpha、Beta、Gamma、Delta和原始毒株。但对Omicron本身的免疫增强作用较小。那些在第一波大流行期间被感染,然后又被Omicron感染的人没有得到任何加强。


image.png


该研究解释了,在Omicron流行期间,为什么突破性感染和重复感染一直是大流行的特征。

研究人表示,Omicron并不是一种良性的天然疫苗免疫增强剂,反而是一种特别隐蔽的免疫逃避剂。

在该研究中,研究人员分析了接受三剂mRNA疫苗且有不同新冠感染史的英国医护人员的血液样本,以研究针对Omicron的抗体、T细胞和B细胞免疫。

研究发现,在接种过三剂疫苗的人群中,之前没有感染过SARS-CoV-2人,在感染Omicron后,对先前的变异体表现出增强的交叉反应性免疫,增强了B细胞和T细胞对Alpha、Beta、Gamma和Delta的免疫力,但对Omicron棘突蛋白本身的增强作用减弱。


image.png



先前感染过Alpha的人对Omicron的抗体反应不太持久。在第一波大流行期间感染后,再次感染Omicron的人,没有任何免疫增强作用,研究人员将这种效果称为“混合免疫抑制”。

根据研究人员的说法,先前在第一波感染期间被感染的人,在感染Omicron后,不会对Omicron以及亚变体BA.4和BA.5进行免疫增强。

研究人员强调,尽管该研究突出了对Omicron感染性质的明确担忧,但疫苗接种可以预防严重疾病和死亡,应鼓励人们加强免疫,但疫苗对新冠后遗症的长期健康的影响尚不清楚。

总之,该研究浇灭了把Omicron感染当成“天然疫苗”的想法,Omicron并不是一种良性的天然疫苗免疫增强剂。


论文链接:

DOI:10.1126/science.abq1841

https://mp.weixin.qq.com/s/_MnGlpLPTYYVuLOBl1ijTw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29903-1343222.html

上一篇:[转载]200万英国人经历长新冠,奥密克戎占三成
下一篇:[转载]Nature:北大学者发现,极难实现Omicron群体免疫
收藏 IP: 111.167.169.*|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3: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