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闵恩泽(1924 ~2016 ),四川成都人。石油化工催化专家,中国炼油催化应用科学的奠基人,石油化工技术自主创新的先行者,中国绿色化学的开拓者。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3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94 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 世纪60年代参加磷酸硅藻土叠合、铂重整、小球硅铝裂化、微球硅铝裂化催化剂的研制,打破封锁,填补空白,奠定中国石油炼制催化剂制造技术的基础;70年代倡导分子筛裂化催化剂、一氧化碳助燃剂以及钼镍磷加氢催化剂等的研发、生产和应用;1980年以后,指导开展新催化材料和新反应工程的导向性基础研究,包括非晶态合金、负载型杂多酸、纳米分子筛以及磁稳定床、悬浮床催化蒸馏等;90年代开拓中国绿色化学领域,指导化纤单体己内酰胺成套绿色制造技术的开发。21世纪以来,指导建设生物炼油化工厂,研发从农林生物质可再生资源生产生物柴油及化工产品。科研成果大多已工业化,有些取得重大经济和社会效益。曾任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和中国石油学会副理事长。获2007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成长经历
1924 年2 月8 日,四川成都红照壁街上,已连生三女的闵建侯家分外喜庆,一个男孩出生了。闵建侯用漂亮的小楷激动地写下了儿子的名字: 恩泽。国民革命军21 军军长刘湘战胜刘文辉霸据四川后,给书信秘书闵建侯派了个乐山县征收局长的肥差,闵家日渐宽裕。闵建侯秉承“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的家训,请来廖先生教儿子学习。闵恩泽每天早上必须背熟一大段《古文观止》方可吃饭,上午临摹王羲之和赵孟的字帖,下午学算术。十岁时,闵恩泽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南薰中学。
刘湘死后,闵建侯开了家棉纱店,却因经营不善而家道衰落。全家靠微薄收入和闵恩泽的舅舅吴晋航每月援济的100元法币生活。吴晋航年轻时好学上进,后来在金融业成为颇有成就的实业家。舅舅给闵恩泽上的第一课是,树立目标、坚持理想、孜孜以求、顺应环境。闵恩泽上到初三时,母亲吴珮苍病逝。失去慈母比失去优越生活的打击更沉重,他决心在长江上建一座大桥来纪念母亲。
闵恩泽以优异成绩考入四川省立成都中学后,还不到一个学期,侵华日机的轰鸣声就打破了安静的课堂,学校被迫搬迁到成都郊外的东岳庙。在恶劣的环境下,闵恩泽坚持苦读,高中毕业后保送进了重庆国立中央大学。为实现建桥的愿望,他选择了土木工程系,后因舅舅想建化肥厂而在大学二年级时转学化工。
1946年5 月,闵恩泽大学毕业后,先在重庆一家肥皂厂实习,后又到上海第一印染厂参加培训。在前途暗淡和生活苦闷中,闵恩泽怀着求学报国的理想,考取了公派自费留学生。
1948 年3月,闵恩泽赴美求学。他依靠每月60 美元的奖学金完成学业,于1951年在俄亥俄州立大学化学工程系获博士学位,并与同年取得博士学位的陆婉珍女士结为至今已逾金婚纪念的终身伴侣。其后,闵恩泽进入美国芝加哥纳尔科化学公司,研究燃煤锅炉中的结垢和腐蚀等问题。
1955年10 月,闵恩泽夫妇冲破阻挠,绕道香港,辗转回国,分配到石油工业部北京石油炼制研究所筹建处。自此,闵恩泽一直工作在石油炼制与石油化工科研开发的第一线。
闵恩泽曾任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简称石科院) 副院长兼总工程师,中国石油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成员和化学学部副主任,中国工程院筹备小组成员,第三至八届全国人大代表,石科院高级顾问,中国石化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
鉴于他为中国石油炼制和石油化工工业的发展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为开拓新能源,保护和改善中国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等国家战略需求做出了卓越贡献,国务院授予他200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主要研究领域和学术成就
一、打破封锁,填补空白,奠定中国石油炼制催化剂制造技术基础
闵恩泽刚回国时,大型油田尚未探明或开发,石油炼制工业基础非常薄弱。催化剂产品全靠从苏联进口,先进的石油炼制催化剂制造技术又掌握在美国手里,对中国严密封锁。不能自主生产催化剂,石油炼制技术就缺乏核心。学化工出身的闵恩泽带领团队进入催化剂领域的研制。他们从北京石油学院借来几间平房和实验室,开始了全新的催化剂研制生涯。他心中有一个信念——国家的需要就是自己的责任。
小球硅铝裂化催化剂用于生产航空汽油,原从苏联进口。1960年,中苏关系紧张,苏联开始以次品供应,催化剂大量破损影响了装置运转。石油工业部决定自力更生,部长余秋里把建设小球硅铝裂化催化剂工厂的技术重任交给了闵恩泽。闵恩泽一面在石科院组织开展催化剂制造技术的研究,一面去兰州炼油厂设计室指导工厂设计,负责确定加工流程和设备选型。
1963年,苏联完全中断了对中国小球硅铝裂化催化剂的供应,国内库存又十分紧张。石油工业部紧急组织小球硅铝裂化催化剂生产会战。在对制备过程各步骤的摸索中,新上任的副总指挥闵恩泽认识到,胶球干燥工艺是整个小球硅铝裂化催化剂实验室研制中的技术关键。
经过多次试验,他们终于发现一种表面活性剂可以降低湿胶球内部毛细管的压力,又设计出多段控温控湿的移动式干燥带,还攻克湿胶球干燥不均等难关。生产的小球完整率超过92%,高于苏联同类产品86%的水平。总结这段工作经历,闵恩泽认识到,在从实验室到工业化的催化剂研制过程中,要从全局来部署各项科研生产工作。
三个月后,闵恩泽不幸罹患肺癌。但两片肺叶切除和一根肋骨抽离并没有击倒他,康复后不久,闵恩泽又投入到工作中。
20 世纪60 年代初,大庆油田的开发为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大好机遇。石油工业部决定要建设年加工能力250 万吨的炼油厂,并采用世界最先进的流化床催化裂化装置加工重油。这种工艺技术当时为美国所垄断,其核心为制造微球硅铝裂化催化剂。闵恩泽调研发现,美国戴维逊公司刚刚工业化一种制备微球硅铝裂化催化剂的二氧化碳法,比常用的分步沉淀喷雾干燥法和共胶油柱成型法生产成本低、技术先进。
1963年春节,石油工业部下达任务,要求在一年内提出建设催化剂厂的设计数据,并尽快建成投产。闵恩泽虽已在二氧化碳法上取得初步成果,但考虑到工业生产时另需建二氧化碳生产车间和回收系统,中试还要开发气液反应器。相比之下,若采用硫酸法先制备微球硅铝裂化催化剂的前体硅铝胶,不仅反应器比较简单,硫酸又易购得,科研与基建的工作量较少。为争速度、抢时间,闵恩泽果断选择硫酸法建厂。以后的实践证明,这条技术路线比较符合国情,加速了微球硅铝裂化催化剂的工业化进程。
在微球硅铝裂化催化剂研制开发中,闵恩泽逐渐掌握了从全局出发、整体部署科研的工作方法。他们开发出一种至今仍在使用的专用喷嘴,筹建起所需的中型喷雾干燥器,解决了通过喷雾干燥成型制得筛分组成和磨损强度合格的微球这一关键技术难题。他们在建立催化剂活性评价装置的同时,根据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孔体积等物化性质与活性的关系,利用物化表征方法及早开展了实验室催化剂制备的研究,赢得了时间。他们利用石科院中型装置培训催化剂厂的技术干部和工人,为开工做好人才准备。他们选用了真空转鼓过滤机、气流干燥器等先进化工单元设备,除成胶外,均实现了连续、高效的大规模生产。这些措施使微球硅铝裂化催化剂从研制到工业化仅用了四年多的时间。一座年产8000吨的微球硅铝裂化催化剂厂于1965年建成投产,使我国成为继美国和荷兰后另一个掌握这项技术的国家。
1960年前后,闵恩泽发明了“混捏浸渍法”制备磷酸硅藻土叠合催化剂,其强度和耐水性均优于进口产品,这项成果荣获1964年国家科技成果发明奖,第一套磷酸硅藻土叠合催化剂制造装置也于1962年顺利投产。他采用价廉易得的氢氧化铝代替价高、进口的高纯度金属铝,利用活性炭吸附脱除杂质生产高纯度氧化铝载体的方法,开发成功铂重整催化剂,并于1965年在抚顺石油三厂建成铂重整催化剂车间,该项成果1978 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到1965年,中国已经掌握了主要石油炼制催化剂的生产技术,建立了催化剂制造工厂,并成为少数几个能生产各种石油炼制催化剂的国家之一。这些石油炼制催化剂的相继开发成功,不仅填补了中国在石油炼制催化剂制造领域的空白,打破了国外技术封锁,而且“催化” 着中国石油炼制工业快速发展。
同时,闵恩泽也锻炼成名副其实的催化剂专家。他总结了十年来从催化剂实验到工厂建成投产的工业化成功经验: ①结合我国实际,选择适当的催化剂制造技术路线;②在实验室研究制备方法,掌握制备规律;③进行中型试验,采用高效通用的化工设备,研究专用的特殊机械,提供工厂设计所需数据;④建立原料、半成品、产品的成套分析评价方法;⑤研究使用催化剂的技术,包括装置开工方案、环境控制和再生方法;⑥考虑原料质量波动对产品质量的影响;⑦加强环保措施;⑧做好报废催化剂中贵金属的回收。此外,还要依靠科研、设计、生产紧密的三结合,大力协同,团结奋战。
1966年,踌躇满志的闵恩泽正待率领团队继续蓬勃发展时,却在“文化大革命”中被送进“牛棚”。在“牛棚” 里,他借写交代材料的机会,把以前催化剂研究过程中的得失成败都写了下来,那时的“不老实” 变成了他日后催化剂研究经验的宝贵积累。
走出“牛棚”后,他先在实验室当裂化催化剂评价装置的操作工,后又被派去抚顺参加沸腾床加氢等“三氢大会战”,去吉林扶余参加原油浸没燃烧炼油化工厂方案制订。直到“四人帮”被打倒之后,才回到北京。
二、开发新一代炼油催化剂,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实现跨越发展
1978年迎来了科学的春天,在3 月的全国科学大会上,闵恩泽主持的“稀土分子筛裂化微球催化剂” 等六项成果获全国科学大会奖,他个人也荣获“在中国科学技术工作中做出重大贡献的先进工作者”称号。在小组发言时,他用“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表达了自己的昂扬激情和旺盛斗志。
催化裂化是石油炼制技术的核心工艺。提高炼油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扩大原料反应物的来源。当时,大庆原油中只有350 ~500℃的馏分可以作为催化裂化原料,这仅占原油的30%,另有约40%的渣油被作为低附加值的燃料油。而要开发以渣油作为催化裂化原料的裂化催化剂和工艺,关键是研制出超稳Y型分子筛。
20 世纪80年代初,国外已开发出“水热法” 制备超稳Y型分子筛,即将分子筛中的Nay交换成NH4Y,再在高温流动水蒸气下焙烧处理。这种制备方法简单,但由于抽铝过程中晶胞收缩,形成过多空穴,易造成产品的水热稳定性差。闵恩泽指导研究生通过对RE(OH)3-SiO2-NH+4体系在高温水热处理条件下各种组分转换和迁移机理的研究,在Y型分子筛上沉积无定形SiO2来填补空穴,同时又沉积RE(OH)3来提高其水热稳定性,从而发明出一种新的超稳Y型分子筛制备方法。以其为活性组分的催化剂,1993年实现工业生产时命名为CHZ-2 型催化剂。这种催化剂经长岭炼油厂、广州石化分公司等炼油企业使用证明: 在转化率和焦炭选择性相当的情况下,CHZ-2 比常规分子筛催化剂的渣油裂化能力强,汽油收率提高了3.70个百分点。他又通过指导研究NaY 分子筛液相抽铝补硅机理,用化肥工业副产物氟硅酸代替氟硅酸铵作为抽铝剂,研制出骨架富硅Y型分子筛。以其为活性组分,长岭催化剂厂生产出CHZ-3 型催化剂。与CHZ-2相比,又进一步提高了渣油裂化催化剂的焦炭选择性和裂化大分子烃的能力,汽油和轻柴油总收率提高了1.10个百分点,液化气产率提高了0.63个百分点,而焦炭和干气产率均更低。
以上两种超稳Y型分子筛,不仅是渣油裂化催化剂的重要组分,也因其可降低催化裂化中氢转移反应的程度而成为生产高辛烷值汽油的裂化催化剂的重要组分,至今仍广泛用于多种裂化催化剂的制造配方中。
20世纪80 ~90年代,闵恩泽还主持开发成功采用苏州高岭土代替全合成硅铝,以铝溶胶为黏结剂的半合成分子筛裂化催化剂制造方法,至今仍被普遍使用。他指导研制成功的一氧化碳助燃剂,既提高了裂化催化剂的再生效率,又降低了能耗,直接经济效益每年超过1亿元,获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在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攻关项目“大庆常压渣油催化裂化”中,他主持开发成功了中国第一代常压渣油裂化催化剂,并获1987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目前,中国催化裂化能力为年加工3600万吨渣油,居世界第一,仅此一项每年给国家带来的经济效益即超过百亿元。另外,他通过指导研究加氢精制催化剂的制备规律而开发成功的高脱氮活性RN-1催化剂,获1989年中国专利局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联合颁发的专利金奖及1991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十几年来,他高兴地看到,中国炼油催化剂品种不断丰富和齐全,并形成系列,不但大大满足了国内炼油生产的需要,而且能与AkzoNobel、GraceDavison等世界催化剂生产巨头同台竞技;部分炼油催化剂出口意大利、韩国、印度尼西亚等地。中国也逐渐成为世界少有的裂化催化剂供应国之一。
三、自主创新,开发新催化材料和新反应工程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石油炼制催化技术已基本满足当时炼油工业的需求,但石油化工催化技术还依靠引进。石油化工是以石油及其伴生气(天然气) 为原料生产化学制品的工业,从20 世纪20年代起随石油炼制工业的发展而形成,并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迅速,在国民经济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世界各国都对与现代炼油和化工过程密不可分的催化剂与催化工艺给予高度重视。如何开发性能更优异的石油炼制催化剂和中国自主创新的石油化工催化剂及相应工艺等迫在眉睫的重大问题,使闵恩泽认识到根本出路是技术创新。
1978年,他在石科院组建了基础研究部,随后又主持中国科学院化学学部“催化科学技术促进国民经济发展” 的专题调研。在研究国外重大化工技术进步的历史规律,大量调研国外催化剂和工艺创新的经验以及总结中国内地的科研实践后,闵恩泽认识到: 技术创新领域的选择应围绕以企业生存、竞争或长远战略发展的有关科技前沿为核心;创新的途径是开展导向性基础研究,积累科技新知识,帮助形成技术新构思,然后开展开拓性探索,以考察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创新的基础是以企业为自主创新基地,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团队。
结合石化研究领域,他提出新催化材料是创造发明新催化剂和新工艺的源泉,新反应工程是发明新工艺的必由之路,新反应的发现和原有反应的新应用是发明新工艺的基础,新催化材料与新反应工程的集成往往会带来集成创新的石化催化技术。
对于新催化材料的选择原则,闵恩泽从1976年美国纽约州科学院“固态无机物的催化化学”专题讨论会报告中得到启示: 首先应分析催化材料的物质结构特点和对催化反应可能带来的影响;然后在催化材料物质结构稳定的前提下,允许材料元素、组成变化的范围要大,这涉及寻找优异催化剂范围的大小和成功的机会;最后还要考虑材料的耐热、耐水蒸气、抗氧化性能,这涉及新催化材料可以应用的催化反应种类的多少。
基于全面的调查研究,闵恩泽决定从新型分子筛、非晶态合金等新催化材料领域和磁稳定床、悬浮床催化蒸馏等新反应工程领域开展导向性基础研究,作为创新方向的突破口。十几年的埋头苦干,终于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其中,在他领导下发明异晶导向合成和磷酸铝改性的新方法,合成出含稀土、硅、铝及磷元素的ZRP-1新型分子筛,被评为1995年度国家十大科技成就之一。这种新型分子筛支撑了重油催化裂解制取低碳烯烃新工艺(DCC)的成功开发,实现了石油炼制向石油化工的延伸。它被列入美国Hydrocarbon Process(《烃加工》 杂志) 的Refining Handbook(炼油工艺手册) 专栏,并登上美国Oil & Gas ( 《油气》 杂志) 1998 年10 月的封面专题。中国内地利用DCC 已建成7 套工业装置,并先后将此工艺转让给泰国和沙特阿拉伯。
2005年,导向性基础研究又结硕果,“非晶态合金催化剂和磁稳定床反应工艺的创新与集成”获得2005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晶态型雷尼镍催化剂是镍铝体系,由美国科学家Murray Raney 于1925 年发明,一直广泛用于有机合成中的加氢反应。但其制造过程易污染环境,催化性能也有待提高;而且工业应用中只能采用釜式反应器,反应效率低,分离困难。受技术进步S形曲线的启示,闵恩泽认识到,要提高雷尼镍催化剂的加氢活性,必须转移其科学知识基础,把雷尼镍从晶态转移到非晶态。
1984年,闵恩泽与在纯金属催化剂表征方面具有优势的复旦大学化学系和在急冷法制备非晶态合金方面具有优势的东北工学院材料系合作,采用冶金工业急冷法,首先合成出共熔点低、相对合成难度较小的镍硼、镍磷非晶态合金。虽然它们结构是非晶态,但比表面只有1m2 /g,达不到140m2 /g 的晶态雷尼镍的加氢活性,但这前期实验的初步成功给了他们很多实际经验,为后来用镍铝体系制备非晶态镍合金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为克服镍铝体系熔点高、黏稠、易氧化,用一般急冷法制备合金难度大的困阻,他们设计了特殊的坩埚、喷嘴和铜辊。为提高镍铝非晶态合金的比表面积,他们采用催化剂制备中化学抽铝的办法。但在抽铝时,迅速释放出的大量氢气非常容易爆炸,而且抽铝废液还污染环境。他们不断调整、优化制造工艺,终于利用抽铝生成的偏铝酸钠废液合成了分子筛,不但提高了成品率,还实现了零污染排放的清洁生产。曲折的研发经历中,每一个小小的进步都能给他们极大的鼓舞,直到开发成功具有工业化价值的非晶态雷尼镍合金催化剂。
接下来,闵恩泽开始思考如何开发配套的新反应器。由于非晶态镍合金具有优异的低温加氢活性,同时又具有磁性,正符合磁稳定床加氢催化剂的要求,他联想到将非晶态镍合金与磁稳定床集成。虽然有关液固磁稳定床的文献报道极少,但他们从头做起,通过大量的冷模试验得到了磁稳定床的操作相图,设计出均匀磁场的磁稳定床反应器的结构。最后,他们终于实现了将非晶态镍合金催化剂与磁稳定床反应器应用于己内酰胺加氢过程,开发成功这种独特的新工艺,在国际上的首次工业化。
回顾这段开发历程,闵恩泽指出,实现技术自主创新,一要转移现有技术的科学知识基础;二是创新来自联想,联想源于博学广识和集体智慧;三要发挥优势单位优势人才的力量,形成团队,具备不断战胜困难坚持到底的精神。
四、开发绿色石化技术,为根治环境污染不懈努力
20世纪,化学工业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国际科技界已经提出,化学工业在21 世纪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是开发从源头根治环境污染的绿色化学技术。
1995年,已年过七旬的闵恩泽率先进入绿色化学领域,担任了中国科学院化学学部“绿色化学与技术——推进化工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院士咨询课题组组长。结合国内情况,咨询组提出了发展绿色化学与技术、消灭和减少环境污染源等7条建议。同时,他逐步将自己在石油化工催化方面的科研活动引上了绿色化学化工之路。
1997年,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联合资助的“九五”重大基础研究项目“环境友好石油化工催化化学与化学反应工程” 正式启动,闵恩泽任项目主持人,他组织相关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的优势研究力量,围绕开发绿色石油化工工艺技术的科技前沿,在新催化材料、新催化反应和新反应工程三方面开展导向性基础研究。
“喷气燃料临氢脱硫醇”就是利用新催化反应导向性基础研究成果开发的典型绿色炼油工艺技术之一。喷气燃料中的硫醇不仅使油品发出臭味,而且对飞机材质有腐蚀,还影响燃料的热稳定性。为脱除硫醇,国外先是采用液体碱催化剂的方法,但排放的废碱对环境污染较大;后又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尝试开发固体碱催化剂以求缓解污染,效果仍不明显。为了根治污染问题,利用喷气燃料中的硫醇最易加氢脱除的原理,闵恩泽另辟蹊径,提出低压、低氢/ 油比、低温等缓和条件下加氢脱硫醇的新构思,并在短时间内开发成功喷气燃料临氢脱硫醇(RHSS)新工艺,使得废渣排放降低99.8%,且显著降低操作费用,还特别适合从多种原料油生产合格的喷气燃料。目前中国内地利用该工艺,已建成7套15万~100万吨喷气燃料的工业装置,年总加工能力420万吨,占国内新建或改建装置加工能力80%的份额。
己内酰胺成套绿色制造技术是运用新催化材料、新催化反应和新反应工程导向性基础研究成果开发绿色石化新工艺的集中体现。中国石化巴陵分公司和石家庄化纤公司在20 世纪90 年代初共花费62亿元人民币,从国外引进两套年产5 万吨的己内酰胺生产装置,生产中产生了大量污染物。2000年前后,由于国外己内酰胺倾销等原因,两套装置年亏损合计近4 亿元。2002年,闵恩泽担任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十条龙” 科技攻关组副组长,利用一系列导向性基础研究的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的绿色技术,策划、咨询、现场指导两套己内酰胺生产装置的绿色化扩能改造。
这些技术包括石科院的环己酮氨肟化、磁稳定床加氢、超临界CO2再生催化剂,湖南大学的环己烷仿生氧化和湘潭大学的苯法甲苯法组合工艺等。改造后,两套装置分别扩建至年产14万吨和16万吨,设备改造投资分别为原引进装置的1/4 和1/5。
2005年,不仅实现了年盈利共2亿元的扭转,而且消除了废渣、废气排放对环境的污染。己内酰胺成套绿色制造技术作为中国石化的世界领先技术在国内外展览,引起业内生产企业的密切关注和高度评价。
在绿色化学的道路上,闵恩泽不仅科技成就丰硕,还于2005 年11 月组织筹建中国化学会绿色化学专业委员会,积极推动绿色化学在中国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又形成了系统的发展绿色化学的学术思想: 促进人类社会,尤其是化学工业可持续发展,根本途径是大力发展绿色化学;发展绿色化学技术需要依靠技术自主创新,利用无毒无害原料和可再生资源,开发无毒无害催化剂、溶剂以及原子经济反应和高选择性反应,实现从源头根治环境污染;产品环境友好,可生物降解,回归自然。
2001年起,近80岁高龄的闵恩泽指导博士生开展生物柴油生产工艺研究。目前已开发成功了利用餐饮业废油为原料,环境友好的“近临界醇解”生物柴油生产新工艺,2008年已建成工业示范装置。2006年,他主编出版了《生物柴油产业链的开拓——生物柴油炼油化工厂》 (中国石化出版社),系统介绍了生物柴油产业的现状以及原料、技术和产品的开发与发展趋势,提出了发展中国生物柴油炼油化工厂的设想。为开发以可再生生物资源为原料生产高附加值、可生物降解环境友好专用化学品技术,2008年10月闵恩泽在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创建了“恩泽生物质精细化工实验室”,并亲自担任实验室主任,指导相关基础和应用研究。2007年,他主持中国科学院学部咨询项目“生物质炼油化工厂——推动能源化工迈上碳水化合物新时代”。通过对国内外生物质产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的调研,结合中国国情,提出建设木质纤维素、淀粉和油料等不同原料类型生物质炼油化工厂的模型、需要开发的关键技术和相应技术开发方向。项目的研究成果将为中国生物质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支撑,推进中国可再生能源研究向可再生资源研究的转变,将中国生物能源化工引领到一个新高度。
1955年,中国只有三座年产各10万吨的炼油厂,被国外讥为“小茶壶”炼油,石油炼制催化剂领域是一片空白。在石油工业部正确决策的引导下,闵恩泽持续50多年直接参加、指导或组织领导石油炼制和石油化工催化剂研究和开发,为建立和发展齐鲁、长岭、兰州和抚顺四大催化剂厂打下坚实的基础。它们的产品占据国内绝大部分市场份额,为50多家炼油厂的1.5亿多吨油产品和5000万吨化工原料提供生产上必需的各种催化剂。石油炼制催化剂生产技术的发展,有力地支撑了中国炼油工业整体水平的提高,炼油厂规模已发展至年产千万吨,中国炼油能力和催化裂化装置加工能力均列世界第二位。进入21世纪,喷气燃料加氢精制、己内酰胺成套绿色制造技术等,中国首创的绿色炼油和石化新工艺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在辛勤工作、不断钻研科学的同时,闵恩泽始终没有忘记积极培养中国科技发展的后继力量。从1987年起,他先后指导了50多名学生,包括博士生20多名,博士后10多名。他通过实践认识到,进行催化剂研究的人才有了,但真正能够把催化剂从实验室做到工业化的人才还要经过长期的锻炼才能成长起来。耄耋之年的他不仅没停止在科研域的耕耘与播种,还把自己50多年自主创新的经验和教训写下来,编撰成《石油化工——从案例探寻自主创新之路》一书,2009年1月由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所选案例真实生动,容易理解,有助于培养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创新型人才。
回味多年科研和生产工作的风雨曲折,闵恩泽觉得,要成功,先做人。他常对学生说,做人首先要勤奋,资历浅陋没关系,只要肯下工夫,花两倍、三倍的时间和精力,总能把事情做好;还要严谨做事,开拓创新。在处事上,要诚信、宽容和谦虚,这样才能团结别人、使自己融入集体,发挥团队的力量,共结硕果。
2016年3月7日5时,闵恩泽先生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
沉痛悼念闵恩泽先生
愿闵先生一路走好!
闵恩泽先生为科学出版社55周年社庆题词
本文由刘四旦摘编自白春礼主编《20世纪中国知名科学家学术成就概览(化学卷 第四分册)》一书姚志龙撰写“闵恩泽”传记部分。
用您的手指点亮科学!
欢迎转发分享朋友圈,
您的鼓励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9 07: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