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12月10日,屠呦呦研究员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音乐厅接受了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颁发的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奖章和证书。这是中国本土科学家第一次摘取诺贝尔奖,这一天也成为中国科技发展史上值得纪念的日子。
几乎与此同时,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中、英文版(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s) 在线发表了北京大学昌增益教授的News and Views文章,深度解读青蒿素作为有效抗疟药物这一历时十年的重大发现。他依据20世纪70-80年代发表于中国学术刊物上的多篇同行评审文章,讲述了那些关于青蒿素的令人入迷的科学发现。文章题为:The discovery of Qinghaosu (artemisinin) as an effective anti-malaria drug: A unique China story(青蒿素作为有效抗疟药物的发现:一个不同寻常的中国故事)。
昌增益教授从疟疾这种灾难性的寄生虫病写起,概括了历史上对疟疾病因的研究(包括1902和1907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以及疟原虫不同寻常的生活史;介绍了在青蒿素之前的抗疟疾治疗药物的使用情况(20世纪20年代之前使用奎宁,在耐奎宁疟原虫株出现后转用氯喹);到20世纪60年代,抗氯喹疟原虫致病株出现了再次肆虐。
文章着重论述了在这一历史背景下,中国政府为寻找有效抗疟药物在20世纪60年代启动的“523项目”,发现青蒿素为抗疟活性成分并鉴定其独特化学结构的艰难过程。屠呦呦等中国科学家发现,只有通过合适途径获得的青蒿素抽提物才具抗疟效应;那些表现出毒性但无抗疟活性的成分可以通过氢氧化钠萃取步骤而被有效去除;利用硅胶柱层析法将青蒿素成功纯化为可结晶的单一成分。有关青蒿素为一种不含氮、而是含有一个过氧基的新型倍半萜内酯的研究于1977年在《科学通报》发表,这是“523项目”有关青蒿素的第一篇公开发表论文。有关青蒿素的系统抗疟活性研究结果于1979年首次在中国的学术刊物公开发表。同时,中国科学科学家还通过X射线衍射方法测定了青蒿素的三维空间结构,结果于1979年在《中国科学》发表。中国科学家后来的工作表明,二氢青蒿素和其他青蒿素衍生物表现出更强的抗疟效用。
文章最后介绍了青蒿素从中国走向国际,最终被世界卫生组织认可的历史过程,并对青蒿素抗疟研究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了解具体内容,请登录《中国科学:生命科学》网站免费下载全文:
中文版:http://life.scichina.com:8082/sciC/CN/abstract/abstract519438.shtml
英文版:http://life.scichina.com:8082/sciCe/EN/abstract/abstract519419.shtml#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16:1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