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出版社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ciencepress 中国最大的综合性科技出版机构之一,科学家的出版社!

博文

《科学通报》解读2014年度拉斯克奖

已有 7421 次阅读 2015-1-7 16:37 |个人分类:《科学通报》|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解读, 拉斯克奖

 

 

       2014年度拉斯克医学奖将“基础医学研究奖”授予了日本京都大学的Kazutoshi Mori和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Peter Walter,以奖励其对未折叠蛋白响应的先驱性研究;“临床医学研究奖”授予了法国约瑟夫傅里叶大学的Alim Louis Benabid和美国埃默里大学医学院的Mahlon R. DeLong,表彰他们在丘脑下核脑深层刺激法方面的研究贡献;“特殊贡献奖”则被颁给了美国华盛顿大学为医学和人权做出诸多贡献的遗传学家Mary-Claire King

《科学通报》2014年第36期组织出版了专题:解读“2014年度拉斯克奖”从不同角度向读者阐释了这一美国最具声望的生物医学奖,正如专题中提到的“《科学通报》有理由为‘拉奖’而感到骄傲与自豪——我国科学家有关青蒿素的研究,早期即发表于《中国科学》与《科学通报》上,华人华裔科学家也已有多人获得拉奖。因此,《科学通报》对拉斯克奖进行密切的跟踪与深入的解读,也是历史促成的渊源。”

解读“2014年度拉斯克奖”专题

未折叠蛋白响应: 2014 年拉斯克基础医学研究奖解读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王志珍院士在蛋白质折叠研究领域提出并证实了“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既是酶又是分子伴侣”的假说, 被国际学术界广泛接受,近年来研究方向又拓展到内质网蛋白质氧化折叠系统及其调控以及与疾病和衰老的联系。王志珍院士及其研究团队通过介绍Kazutoshi MoriPeter Walter等人分别独立研究并且逐步取得突破的过程始末,回顾了国际上未折叠蛋白响应研究的发展历程,以及该领域曾经获得诺贝尔奖和拉斯克奖的重要发现,并对该领域研究未来的方向及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蛋白质的盘曲折叠与生命体的生死存亡——

2014 年拉斯克基础医学研究奖解读

《科学通报》张华堂编委等人以深入浅出的笔调,从多个层面对未折叠蛋白质反应研究相关问题进行了剖析。文章指出,蛋白质折叠已成为后基因组时代生命科学研究的根本问题和终极问题,蛋白质错误合成与错误折叠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分析了该研究获奖的理由——未折叠与错误折叠后的感知、信息传递与反馈控制是其价值所在,总结了获奖研究的3大亮点;对拉斯克奖的未来进行了展望,指出:一个多肽链是如何经过复杂的盘曲折叠、最终形成具有特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仍是生命科学研究中最为高深玄妙与艰难的问题,生命体是否具有一套“折叠密码”与“终极编码”,必将是今后“拉奖”和“诺奖”的热点。

坚持方见惊喜: 评“2014 年拉斯克奖”

《科学通报》冯友军编委等人总结了2014年获得拉斯克奖的5位科学家的各自的研究工作及获奖原因;回顾了拉斯克奖的历史以及李卓皓、屠呦呦等若干位曾经获奖的华人科学家的研究历程;将2001~2014 年度颁发的拉斯克奖和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进行了汇总对比。特别指出:科学并非一蹴而就, 每一位拉斯克奖和诺贝尔的获奖者都在一个领域里持之以恒、心无旁骛地钻研,才成就了人类生命科学史上一个又一个里程碑。

----------------------------------------------------------------------------------------------------

拉斯克奖(Lasker Awards) 1946年由被誉为“现代广告之父”的阿尔伯特·拉斯克(Albert Lasker)及其夫人玛丽·沃德·拉斯克(Mary Woodard Lasker)共同在美国创立,旨在表彰医学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医生和公共服务人员。拉斯克奖设有基础医学研究奖(Albert LaskerBasic Medical Research Award)、临床医学研究奖(Lasker~DeBakeyClinical Medical Research Award)、公共服务奖(Lasker~BloombergPublic Service Award)和特殊贡献奖(Lasker-KoshlandSpecial Achievement Award in Medical Science)。据统计,该奖项的得奖者近50%先后获得诺贝尔奖, 因此又被称为“诺贝尔奖风向标”。

 

欢迎至《科学通报》主页阅读原文~

 

 

 

 

了解最新科研进展,请关注《中国科学》杂志社公众微信

搜索:scichina1950  或  中国科学杂志社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28739-857283.html

上一篇:地球科学新的研究机遇:碳、氮和水循环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和反馈
下一篇:科学出版社2015图书订货会重点图书推荐
收藏 IP: 219.238.6.*| 热度|

1 杨正瓴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9:5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