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形成严峻挑战, 随着世界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经济规模的日益扩张, 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大气中CO2 浓度升高带来的全球气候变暖已经引起了全人类的高度关注;生产过程中粗放地使用能源、资源, GDP 单位能耗和单位资源耗量过高, 这些都加速了自然资源枯竭的进程。作为生态文明的主要载体,我国城市在其发展过程中遇到了土地紧张、能源短缺、交通拥堵、空气污染等诸多问题。
目前,我国城镇化仍在以惊人的速度与空前的规模快速推进。然而, 在过分强调城市经济属性、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 却忽视了其生活功能与城市主体自身的满意度, 高速发展的工业化和日益膨胀的物质财富与市民的生活质量、幸福指数、舒适度及认同、归属感并不完全同步。因此, 在城市迅猛发展、城镇化快速推进时, 大量的“城市病”接踵而至。原本令人神往的城市居民生活日益受到污染的环境、拥堵的交通、稀缺的资源、飙升的房价、孩子入托困难、家人就医无门、工作环境日益恶化、生活压力骤然加大等诸多困扰与挑战。
这些“城市病” 如果得不到及时缓解与清除, 不仅严重影响到居民的幸福指数与生活质量, 还会大大降低城市的吸引力与活力, 这与我国目前正在推进的城市化进程背道而驰, 最终将成为我国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的绊脚石。因此, 发展低碳经济, 倡导低碳生活, 提升居民的幸福感与认同感, 不仅顺应了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大潮流, 也是摆脱城市生活困境、治愈“城市病” 的根本之道。
作为人们政治、经济、文化等活动的中心, 低碳城市环境是公众的普遍追求和权利, 是低碳城市建设的原动力。低碳城市是指城市在经济快速发展、物质财富迅速扩张的基础上, 城市消费主体在满足自身需求时, 以低碳经济为发展模式及方向, 通过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到集约的转变, 研发并有效利用低碳技术, 最大限度地减少CO2 等有害气体的排放; 市民以低碳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作为自身的全新理念和行为特征, 通常选择CO2 排放较低的消费资料或者消费方式; 政府机构及其公务人员以低碳社会为建设目标, 政府、企业、个人三位一体, 通过发展低碳经济, 创新低碳技术, 改变生活方式, 最终实现城市的低碳、生态、绿色及可持续发展。然而, 在我国城镇化进程迅速推进之时, 政府失灵、市场失灵等问题的存在严重阻碍了现代城市的低碳建设。建设低碳城市不仅是政府的责任,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因此, 作为城市低碳发展最重要的利益相关方与受益主体, 公众参与低碳城市建设迫在眉睫。
1. 低碳城市的公众参与主体
根据分类方式的不同, 公众的涉及范围广泛, 其主体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类。
2. 低碳城市公众参与的方式
公众参与低碳城市建设的方式多种多样, 贯穿于城市主体日常行为的所有方面,具体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对于公众而言, 在全球气候恶化、资源能源枯竭的大背景下, 作为城市生存环境最为直接的利益相关者, 我国公众树立低碳环保新理念的意识正在逐步觉醒, 践行低碳生活方式的需求日益强烈。个人普遍参与, 在全社会弘扬低碳理念, 倡导低碳生活, 树立低碳减碳的新理念, 实施绿色低碳消费。
但是,目前公众参与低碳城市建设也存在以下问题。
1) 公众参与低碳城市建设的功利性强、热情不高
在城市化推进过程中, 我国公众主动、自愿参与低碳消费方式的理念淡薄, 行动更少。究其原因,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地域差距。就地域而言, 一般情况下, 与生活在中小城市相比, 市民生活在大城市拥有更多的资源与先发优势, 如作为利益相关者, 最先感受到这种环境恶化的危机意识, 最先拥有低碳消费新理念, 最先占据践行低碳消费方式的平台。
第二, 收入差距。与收入较低且收入来源单一的公众相比, 拥有更高的工资与收入来源的消费主体在践行低碳消费方式不仅拥有坚实的物质基础, 而且更注重自身健康, 因此, 更愿意接受并践行这种低碳消费方式。
第三, 受教育程度差距。就自身素养而言, 拥有更多的教育资源, 自身文化层次较高的消费主体更容易接受这种新理念。
2) 公众参与低碳城市建设的形式单一、渠道不畅
公众参与低碳城市建设的形式单一、途径不畅。就目前而言, 受国情影响, 我国公众参与的主要渠道依然是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式的参与, 尽管该方式拥有政府主导组织力度较强等优势, 不过存在的缺陷也相当明显:
第一, 公众参与的方式受到行政部门的诸多牵制。各级部门在执行相应的决策时, 由于缺乏相应的竞争机制, 官僚气味浓重, 办事效率低下, 这不仅影响到低碳城市建设的进度, 而且也打击了公众参与的热情。
第二, 在参与低碳城市建设过程中, 公众自身功利心理较强。受几千年传统文化的影响, 公众普遍拥有“随大流” 的心态, 目光短视。关系到自身切身利益时,大声呼吁, 积极行动; 短期内不受直接影响时,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不会轻易表达自己最真实的想法与利益诉求, 严重缺乏对低碳城市建设的有效参与监督。
第三, 公众参与低碳城市建设中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政府等部门的主导下,我国公众多以调查问卷、座谈会等方式参与, 有关部门在后续的汇总信息、书写调查报告, 甚至起草相应的政策法规时, 公众知晓的信息越来越少, 对有关部门这种表现出来的“雷声大、雨点小” 的运作模式产生反感, 感觉自己并未受到尊重, 提出的意见可有可无, 久而久之,公众参与热情受到相当大的打击。公众参与低碳城市建设的优势难以得到充分发挥。
3) 环保NGO发展滞后、支持度不高
近年来, 我国环保NGO 发展势头迅猛, 已经成为公众推动城市低碳建设又一重要力量。然而, 随着低碳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在推动生态城市建设的过程中, 一方面, 公众主动参与的意识淡薄, 功利性较强; 另一方面, 政府失灵及政府主导模式存在诸多缺陷, 这些复杂因素的存在促使环保NGO 的发展遭遇诸多瓶颈:
第一, 在制度方面, 环保NGO 的地位“尴尬”。目前, 由于政府部门的主导方向不明朗, 环保NGO缺乏明确的法律保护与政策扶持。与经济粗放发展相比, 低碳发展模式的转型成效在短期内难以立竿见影, 各级政府出于自身业绩与所谓的“面子工程” 考虑, 对环保NGO 的发展存在扶持力度不够、信息不够通畅、激励不完善等问题, 这些都极大地限制了环保NGO 功能的进一步发挥。
第二, 在经济方面, 环保NGO 资金不足、筹资能力低下。目前, 我国绝大部分环保NGO 缺乏财政扶持, 资金不足, 经济拮据, 没有固定的筹资渠道与收入来源,此外, 我国部分消费主体目光短浅, 看不到可持续的长远收益, 因此, 社会公益捐助意识淡薄。这些因素使得环保NGO 的运作缺乏坚实的经济保障。
第三, 在内部管理方面, 由于我国环保NGO 的资金紧缺, 造成的后果是人力资源匮乏及其对本机构的管理运作能力低下。从事环保NGO 工作收入较低, 工作环境条件不高, 因此, 难以吸引并留住高层次的管理与技术人才, 人力资源短缺并且层次不高的直接影响就是环保NGO 运作能力低下, 管理不完善, 其存在及相应的成效难以得到政府部门与公众的普遍认可与大力支持, 从而导致恶性循环。
目前, 我国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 然而, 在倡导公众参与低碳城市建设时, 理应根据不同的情况, 选择不同的消费行为与消费方式。城市发展所处的阶段、地域、层次、人文环境等各不相同, 人们在选择低碳消费方式时, 应因地制宜、因时制宜。
一方面, 北京、上海等经济发达的一线城市, 城市现代化程度高, 市民的工资水平高, 收入来源多元, 消费能力强, 应树立全新的低碳消费理念, 调整自身的消费结构, 采取低碳、环保的健康消费方式, 承担低碳城市建设的责任义务; 另一方面, 在一些二、三线甚至经济发展水平更落后一些的城市, 在低碳城市的建设中,政府主导部门应加大对城市公共基础设施的财政投入与政策倾斜力度, 而且政府应采纳绿色采购, 秉承节约精神, 采用低碳环保的建筑材料, 以基础产业带动整个供应链的需求, 以此带动相关行业发展, 在推动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同时, 增加居民的收入与消费能力, 最终为低碳城市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文摘编自黄伟光 汪军主编的《中国低碳城市建设报告》一书。
敬请关注科学出版社,搜索微信ID:sciencepress-cspm 或“科学出版社”公众号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5: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