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是《中国科学》和《科学通报》创刊70周年,我们特别策划了“我与《中国科学》/《科学通报》”系列访谈,邀请曾经关心指导或亲身参与“两刊”编辑出版工作的管理者、科学家、作者和读者等回顾期刊发展历史,同时展望未来,提出期望和要求。
使命历久弥坚,同心砥砺前行,“两刊”将以70年作为新起点,继往开来,实现更大飞跃。
陈晓亚, 植物生理学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以下简称“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中科院上海辰山植物科学研究中心主任, 兼任上海辰山植物园园长, 主要从事植物次生代谢调控及表皮细胞发育研究。2008年起至今担任《中国科学: 生命科学》编委; 2014~2017年担任Science Bulletin (《科学通报》英文版)主编, 2018年起担任顾问委员会委员。
2020年, 《中国科学》《科学通报》(以下简称“两刊”)迎来创刊70周年。《中国科学》杂志社专访陈晓亚院士, 讲述他与“两刊”的缘分和故事, 共同探讨中国科技期刊的发展问题。
陈晓亚 院士
“两刊”在我心里留下了美好、崇高的印象
今年, 恰逢“两刊”创刊70周年, 可否回忆一下您最初对“两刊”的印象以及后来发表文章的经历?
陈晓亚:记得我在南京大学生物学系读大学本科期间,大概是1979年,物理系老师在《中国科学》发表了一篇论文,一时间成为学校的大新闻。同学们热烈议论,“两刊”因此在我心里留下了最初的、也是非常美好、崇高的印象。若干年后,这位物理系教授当选为中科院院士。
1994年,我结束了在美国普渡大学的博士后研究工作,回国后到当时的中科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工作。2000年开始,我的研究组陆续在“两刊”发表研究工作和综述、评论文章(计17篇)。“两刊”为学术交流合作和科学知识普及提供了极好的平台,对科研工作者的学术成长发挥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还记得您在“两刊”发表的第一篇论文吗? 当时投稿是怎样的一种经历和心情?
陈晓亚:1997年,中科院副院长许智宏先生推荐我到日本奈良尖端科学技术大学进行了半年访问研究。Yamada校长和Hashimoto教授是植物次生代谢领域的知名学者,日本奈良尖端科学技术大学又是刚刚成立,起点高,条件好。我在奈良除了开展棉酚生物合成途径研究,还有了深入交流切磋的机会。之后,结合课题组在上海的实验结果,我们整理了一篇题为“亚洲棉(+)-d-杜松烯合成酶基因CAD1-A的分离及其在幼苗中的表达特征分析”的研究论文[1]。《中国科学》是我心目中最好的中国科技期刊,在许智宏老师的鼓励下,我们决定将论文投到《中国科学C辑: 生命科学》。2000年,我们课题组在《中国科学》发表了两篇研究论文,一篇是上述棉酚途径酶基因的论文,另一篇是和许智宏老师合作的“陆地棉徐-142种子无毛突变体的比较研究”[2]。
有志者事竟成
多年来,您担任“两刊”的编委工作,特别是2014~ 2017年,您担任了Science Bulletin 的主编,这是这本期刊发展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您是如何担任这本期刊主编的?
陈晓亚:2014年,朱作言总主编找到我,邀请我担任Science Bulletin 的主编。我了解到当时主办单位中科院已经明确了以《科学通报》为试点对“两刊”进行深化改革的要求,并决定分别设立新一届中文版和英文版编委会,两个版本各自分开,不再对照出版,以此来推动两个版本各自更好地发展。当时《科学通报》中文版已经邀请到高福院士担任主编,并组建了编委会。我认为这是一件大好事,对《科学通报》这样具有厚重的历史、同时倾注了很多科学家心血和感情的期刊来说,敢于尝试新的办刊模式,进行国际化发展探索,迎来了一个非常好的发展机遇。
然而,机遇总是与挑战并存。担任这样一本综合性“老刊”的主编,要对期刊进行国际化的定位和思考,开展全方位的改革和创新,并不是一件轻轻松松的事,一开始我还是有些紧张。5月30日,我参加了中科院召开的《科学通报》改革工作研讨会。李静海副院长、朱作言总主编以及科学传播局、学部工作局和《中国科学》杂志社的相关同志出席了会议。会议研讨并认可了《科学通报》分设中、英文版编委会、英文版变更刊名和刊期等事宜。这个会议让我看到了上下同心的支持和改革信心,好像给我吃了定心丸,我对办好这本刊物充满了信心! 那一段时间,我频繁从上海到北京,与杂志社、编辑部的同志交流; 通过电子邮件不断和执行主编、编辑部沟通编委会组建的细节和定位目标,就这样,担子一挑就是3年多。
您担任主编期间的办刊愿景以及采取的主要措施是什么?
陈晓亚:我们当时拟定了一个期刊发展目标,并作了5年发展规划: 确定了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在2015年启用新刊名Science Bulletin,改为半月刊,逐步使其学科内涵接近国际同类大刊的发展现状,在稿源、编委、出版发行国际化方面取得新的突破,有效提升刊物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在3年左右的时间里,努力使期刊的主要学术指标进入国际同类综合性期刊的前15%(影响因子(IF)接近3); 在5年左右的时间里,使其学术指标进入前10%(IF接近5),成为国际同类期刊的知名品牌,也就是后来所说的“3年3,5年5”的目标。提出这样的目标,一是我们要树立破茧成蝶、重新起航的信心和勇气; 二是基于当时《科学通报》英文版IF只有1.319的考虑。这样一个目标的提出,我们也是经过了充分的讨论,甚至是自我审视和质疑。讨论中有执行主编提到: “我们要考虑,如果IF>3,作者为什么不投国际上熟悉并广泛发表、引用的国际期刊,而投(C)SB? ——我们自己要回答这个问题。”
我想这段对期刊的描述反映了我们当时的办刊愿景: 更名后的Science Bulletin,将以快速发表自然科学与技术各领域的原创性研究成果、有洞察力的综述、前瞻性展望以及对热点科学问题的报道和评论为己任,致力于提升发文品质,增强国际影响力,使其报道内涵与我国科学发展态势与水平相适应,成为国际同类的知名品牌,促进我国乃至世界科学技术的传播、交叉与进步。
从刊物的发展现状看,这些目标有没有实现? 您如何评价5年来Science Bulletin的成长轨迹? 您对Science Bulletin 的未来发展有何建议和期望?
陈晓亚:非常欣慰的是,从期刊发展现状来看,我们做到了。经过3年多可以说艰苦卓绝的努力,2017年,期刊获得了更名后的第一个IF为4.093。现在刊物一直保持跨越式发展的势头,其学术影响力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认可。Science Bulletin 的茁壮成长离不开中科院和学部领导的关心,离不开全体编委和编辑部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也离不开广大科研人员的支持。我认为期刊仍要坚持快速发表自然科学原创性研究成果,汇集科技前沿和热点的特色。我衷心祝愿Science Bulletin 越办越好,向世界一流综合性科技期刊奋进!
这是一个团结、温馨、奋进的集体
在与“两刊”打交道期间,有没有让您印象非常深刻的人或事?
陈晓亚:2014年8月21日,第一次召开执行主编会议,我至今仍记忆犹新。记得那天会议,我和龙桂鲁、赵宇亮、牛耀龄、王连洲和赵天寿几位执行主编第一次碰头。虽然大多是第一次见面,但是感觉已然像是老友重逢。因为之前通过电子邮件大家已经进行了频繁的沟通交流,对办好Science Bulletin 已取得了思想上行动上的一致。会议的过程也体现了坚定的信心、务实的讨论和立竿见影的行动。会后,大家到科学出版社餐厅一起吃午餐。餐间服务员突然端来一个生日蛋糕,这令我非常惊喜。因为当天恰好也是我的生日,大家在这样一个机缘巧合的时间共同为我送上生日祝福,我至今难忘。
2014年执行主编会议合影
为“两刊”更加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奋斗
近期,《关于深化改革 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给中国期刊定出了明确的发展时间表: 到2035年,我国科技期刊综合实力跃居世界第一方阵。您认为要实现这一目标,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陈晓亚:这个意见的出台对中国科技期刊来说,确是迎来了大好的发展机遇。包括“两刊”在内的中国科技期刊,应紧紧抓住机遇,发展好自己。除了要不断学习国际先进刊物的成功经验,也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适合我国科技期刊的发展之路。我国科技期刊要大力吸引国内和国外的优秀科研论文,强化快速、专业、公正的审稿机制,进行国际化的运营管理,开展丰富多样、深入人心的宣传工作。在“两刊”工作的期间,我也深深感受到了大家对办好刊物的坚定信心和默默奉献、坚持不懈的努力,相信我国科技期刊一定能在国际一流期刊阵营中占有一席之地。
在“两刊”创刊70周年之际,您对“两刊”有什么寄语和期望?
陈晓亚:展现创新成果,鼓励大胆突破,引领发展潮流。为“两刊”更加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奋斗!
相关文章:
[1] 亚洲棉(+)-d-杜松烯合成酶基因CAD1-A 的分离及其在幼苗中的表达特征分析. 梁婉琪, 谭晓萍, 陈晓亚. 中国科学C辑: 生命科学, 30卷, 2期: 145-152(2000)
[2] 陆地棉徐-142种子无毛突变体的比较研究. 于晓红, 朱勇清, 卢 山, 张天真, 陈晓亚, 许智宏. 中国科学C辑: 生命科学, 30卷, 5期: 517-522(2000)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21: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