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辛勤(1939—),生于哈尔滨,原籍山东省安丘,催化学家。1962 年7 月毕业于吉林大学化学系,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工作至今。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
本期,小编为大家节选了《催化人生:辛勤回忆录》中的“中国催化界走向国际学术舞台的艰辛历程”。字里行间,让我们再次感受到了辛勤教授那浓厚的家国情怀。
第十六届国际催化大会在以李灿、包信和、张涛、申文杰为代表的中国催化精英及其团队的精心策划和操办下终于于2016 年9 月在北京成功召开。可以看出:参会科学家都是各国催化界的精英和泰斗级人物;大会报告、Keynote 报告、口头报告的选题和分布体现催化科学技术前沿和举办者的大度;大会设施和服务尤其是志愿者堪称世界水平,大会传承了世界催化大会的传统风格,会上播放的历届国际催化大会的简要视频回顾和国际上诸多催化大师对这次盛会的期许和祝愿,也使我见到了许多熟悉的面孔。此次会议还恰当地加入了一些中国文化元素,使参会者置身于文/理交融情景之中,备感亲切。所以这次北京大会是一次高水平的盛会。这次会上我见到了老朋友(法国的Michel Che 教授、J. Vedrine 教授;美国的A. T. Bell、B. C. Gates、G.L. Hall 教授;日本的K. Domen、S. T. Oyama 教授;俄罗斯的V. N. Parmon 教授;西班牙的C. C. Vicente 教授;保加利亚的L. A. Petlov)以及国内老同仁(徐如人、谢有畅、李宣文、黄仲涛、刘化章、陈诵英、陈庆玲、何鸣元、吴清辉(香港)刘尚斌(台湾))。
在这盛况空前的大会上,我浮想联翩。这是几代中国催化界同仁的梦想,上了这个台阶,也就是中国从催化大国开始向催化强国迈进的新起点。这次盛会也是经几代人的努力、争取才在这代人身上实现的。
触景生情,回顾往事要从半个多世纪前说起。
1962 年我从吉林大学化学系催化专业毕业,在20 世纪50 年代后期,国内大学开设催化专业的只有吉林大学、厦门大学、北京大学。其中北京大学和吉林大学由苏联专家德鲁思和波力波夫、札哈罗夫开课。记得50 年代后期还分别在厦门大学和吉林大学举办了两次催化研讨班,培养了一批人才。在中国科学院石油研究所(现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和前苏联专家联合培养了一批“副博士”研究生。
20世纪60年代初从苏联留学的副博士研究生回到了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领域涵盖了催化学科的全部六大理论。催化课内容几乎全部是苏联人的工作:巴兰金的多位理论;伏肯斯坦的半导体电子理论;柯巴捷夫的活性集团理论等六大理论。当时大家的脑袋里的催化全都是苏联的,全然不知道催化世界还有另一半。
后来,在实验室同老先生们讨论工作时,他们经常谈到日本科学家培养、成长的情况:一大批日本名教授如:庆依福长、米田幸夫、管孝男、山中龙雄、掘内寿郎、斯忠波夹、多罗间公雄、深川.清(Mulikawa)……这些人都是日本催化界第一代的著名教授,培养了一批享誉世界的科学家,如田丸谦二、田部浩三教授……他们又培养造就了一大批更年轻的日本催化界的精英(科学是要传承的)。
在“文化大革命”前,由于教育、科研的“不对称性”再加上经济上紧张、封闭落后,我们对外界了解甚少,同时外界对我们也知之甚少。但是,从图书馆不多的影印杂志和三五本原版西方期刊中我发现尚有很大一个领域我们很少涉足。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科学的春天来临,国家对科学的重视和支持加强,国际学术交流也就提到台面上来了。为了解国际催化学术界和向国际催化学术界介绍中国,经过同中国科学院、高校和企业科研部门的协调,中国大陆派出闵恩泽、蔡启瑞、郭燮贤、林励吾等,首次参加了1980 年在东京举行的第七届国际催化大会。郭燮贤应邀在第七届国际催化大会的Post Symposium 做了《中国催化研究概况》的报告。报告介绍了中国催化研究历史、现状、队伍、研究领域、实验设备……
由此开启了中国催化界同仁走向国际催化学术交流平台的新阶段—了解和学习阶段。为此,国家开始向美国、欧洲、日本派出大批访问学者、留学生。邀请国外知名科学家访问中国,我所前后派出上百名时间长短不等的不同层次的访问学者、留学生。这些人中有些人留在国外,其中有的已成为知名教授或事业有成,大部分学成回国,很多人现已成长为栋梁之才和催化学术界的精英。
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乃至中国催化学术界如何尽快走向国际催化学术交流舞台,这是当时中国催化学术界正在考虑的问题。鉴于当时条件和形势,郭燮贤先生等筹划:先后开展同以美国加州大学的A. T. Bell 教授(加州大学化工系系主任,国际催化委员会主席)为代表;以日本东京大学田丸谦二教授(东京大学副校长,国际催化委员会主席)和北海道大学的田部浩三教授(北海道大学校长)为代表;以比利时新鲁汶大学的B. Delmon 教授为代表的以及后来以法国巴黎第六大学M. Che 教授为代表的欧洲方面的国际学术合作。方式以举办和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先后主办了中日贵金属学术会议、中日美催化会议、第四届国际溢流会议(这是我国催化界组织的第一个十五个国家参加的国际学术会议)、第五届无机膜国际会议、中石化主办的第三届世界石油大会、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等主办的中日C1 化学会……]和签订协议开展实质性国际学术合作(以这种方式实验室派出了上百名学生和访问学者)。
其中,中日美催化会议的组织、筹备,郭燮贤教授等煞费苦心,竭尽全力促成。第一届在大连召开的中日美催化会议非常成功,三国的精英聚会开了个好头,随后在北海道(札幌)、厦门、芝加哥、札幌、北京,连续召开了六届中日美催化会议,该会议成为系列国际学术会议,终于在2000 年西班牙格拉纳达国际催化大会时拓展为亚太催化大会(Asia-Pacific Congress on Catalysis,APCAT),常设秘书处(大连),肖丰收教授任秘书长。后来,分别在韩国、日本、中国、澳大利亚、新加坡、印度这些国家主办APCAT 会议。这个系列会议已连续举行了十三届,它已经与北美催化会议、欧洲催化会议并列成为世界催化三大区域性系列会议。它仅次于四年一届的ICC 的国际催化盛会,这些参会者来自世界各地知名科学家,这也说明中国催化学术界在世界催化界有了一定的影响。
改革开放的一系列措施,带来与国际催化学术界的这种频繁紧密的人员往来与学术交流,不仅加强了我们与国际的联系,使我们完全融入了国际催化学术界,并且也逐渐在国内外赢得了学术声望与地位以及学术交流的话语权。
第七届以前的国际催化大会上几乎见不到中国人的身影,第九届会议以后参会的中国人逐渐多起来,从几十人增加到上百人。记得我刚出国时,最初人们问起来,首先问你是日本人吗,然后问你是从台湾来的吗,最后才问你是从大陆来的吗,现在全然没有这样问的了,可见我们的影响在增长、强化。
1984 年蔡启瑞、郭燮贤教授被推举为国际催化理事会理事(第二任是郭燮贤、陈懿,第三任是李灿、何鸣元,现在是包信和、王野),中国开始介入国际催化理事会了。
与此同时,郭燮贤等一些老先生开始考虑申办国际会议,记得他曾让我去北京找中国化学会办公室的方智、邱郗白了解办国际会议的手续、条件、要求……但了解到当时中国办这样的大会要由中国化学会出面主办,当时各方面条件很差交通、食宿、会议设施,尤其是经济实力等诸方面难度很大。所以我们在第九届国际催化会议上只是口头讲有意愿,但没有实质性的动作。
中国正式提出申办国际催化大会是在西班牙格拉纳达召开的十二届国际催化大会上。但当时法国提出在巴黎举办(当时欧洲催化界的老人(一些名教授和理事们)面临退休,虽然巴黎曾开过一次国际催化大会,但他们很想再圆一次催化梦),并得到绝大多数欧美国家的理事支持。中国得票很少,况且我们准备得也不充分。
在十三届国际催化大会前,石化总公司举办过第三届世界石油大会。催化委员会部分委员专门在北京石油科学研究院召开会议,会上闵恩泽、李大东院士详细介绍了他们举办国际学术会议的经验,闵先生出了很多主意和注意事情。
在筹备申请报告时,陈懿老师、高滋老师几次来到大连逐字逐句的修改,虽然那时陈老师是南大代校长,高滋老师是复旦大学资深教授,其精神真像小学生做作业!定下来陈老师主讲,尽管陈老师英语水平十分好,但他还是认真预讲,让大家提修改意见。关于会标如何选才能体现中国的悠久历史和宏大,最后选定长城,又从许多长城的造型选出体现博大精深(第十六届国际催化大会仍然选用长城作为中国文化主元素)。这些虽然己成历史但确给人留下美好的回忆。
到了第十三届巴黎国际催化大会,中国的催化实力大增,参会代表超过百人,催化研究的水平明显提升,我们也做了充分的准备,做出了势在必得的姿态。这次我们的主要竞争对手是韩国。我送陈懿老师(陈老师主讲)、李灿去催化理事会场时只有我们三人,而韩国人则有一个大团队列成一排,每人手拿一束鲜花送给开会的理事。这种场面使我有了一种不祥的感觉是我们怎么没有这样的团队?会议结束后的表决结果是韩国胜出。我久久不得其解,或许是中国精英的团队精神不够,当然这不是唯一的原因!
虽然申办未成功,但李灿获得国际催化大会奖并被选举为理事会副主席也使我们得到了一些慰藉(按国际催化理事会章程,当选的副主席下一届自动进升为主席,这说明中国人已进入催化界国际学术交流的核心层次)。在大会闭幕式后,大会主席团还同出席会议的中国代表合影。我参加多次国际催化大会,这种场面我从未见过。
这也说明国际催化大会的中国元素增大,给未来申办成功打下了坚实基础。直到在德国慕尼黑召开的第十五届国际催化大会上,包信和、李灿、张涛、王野、申文杰组成中国申办小组,在催化理事会上包信和研究员主讲、张涛研究员补充发言后,中国没有任何悬念地申办成功。由此看来,多年来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使这已成为水到渠成的事。
在中国催化界成功举办第十六届国际催化大会,并颇有成就地走上国际学术交流舞台时,往事萦怀国际友人的全力支持。这些人当中美国的A. T. Bell 教授,日本的田丸谦二教授、田部浩三教授;比利时的B. Delmon 教授;法国的M. Che 教授;匈牙利的P. A. Petlov 教授等对我国的催化事业发展给予了很大的帮助。
B. Delmon 教授是国际催化学术界的知名科学家,比利时皇家科学院和工程院两院院士,他曾同时兼任欧洲近十个国家催化协会主席。由于他对中国催化科学走向世界舞台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为中国培养了一批博士、博后、访问学者;积极推介中国催化成就,推荐中国主办国际学术会议;推荐中国科学家任国际学术杂志编委;Delmon 教授先后同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厦门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等单位合作,是中国催化界十分熟悉的合作者和老朋友。同时也基于他本人在国际催化界的学术贡献和地位,(如由B. Delmon 教授和美国的J.T.Yates 教授策划主编的Studies in Surface Science and Catalysis 催化丛书已出版了177 卷,其中四卷由中国催化科学家主编(170、165、147、112 卷),是目前全世界最全的一套催化丛书)。
A. T. Bell 教授是美国加利福尼业大学化工系主任、国际上催化协会主席。早在1982 年筹备第一届中日美催化会议并作为美国代表团长率十余位知名教授参会。他曾几十次造访中国大陆并为中国催化界培养了一批高级人才。
Michel Che 教授早在20 世纪70 年代就同法国分子筛研究方面的元老C.Naccache 教授访问化学物理研究所,和中国科技界的情谊源远流长。他同J.Vedrine、M. Breysse 等教授一起组建中法催化联合实验室,在推动中法科技合作和推荐中国科学家走上国际交流平台做了大量工作。为此,他于2009 年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从1982 年第一届中日美催化会议以日本东京大学田丸谦二教授(东京大学副校长,国际催化委员会主席)和北海道大学的田部浩三教授(北海道大学校长)为代表团团长参会以来互访、派留学生、访问学者、合作研究来往密切,田丸教授、田部教授以及他们的弟子们,多次访问SKLC,是我们十分熟悉的老朋友。
本文摘编自辛勤著《催化人生——辛勤回忆录》文前及第一章,内容有删减。
催化人生——辛勤回忆录
辛 勤 著
责任编辑:李明楠
ISBN 9787030569288
北京:科学出版社
长按二维码 购买本书
由于作者多年担任中国化学会催化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并负责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学术委员会工作,本回忆录的内容从一个侧面反映了20世纪中国催化学术界的历史。它可以让青年学子了解20世纪催化界同仁的学习、工作、生活、教书育人情况和严谨治学的精神,以及他们是如何为中国催化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呕心沥血,做出重大贡献的。
关注《催化人生——辛勤回忆录》,您还将关注“催化与材料化学研究生教学丛书”系列:
(本期编辑:安 静)
一起阅读科学!
科学出版社│微信ID:sciencepress-cspm
专业品质 学术价值
原创好读 科学品味
更多好素材,期待您的来稿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31 04:0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