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出版社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ciencepress 中国最大的综合性科技出版机构之一,科学家的出版社!

博文

学术研究者,不可缺乏体育精神

已有 1797 次阅读 2018-7-11 10:55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孔子强调的是内外兼修,身心和谐,身与心的发展不可偏废。孔子所说的“质”,就是人本身的朴素本质,包括人的体格,而“文”就是一个人各方面积累起来的知识素养由内而外的表现。一个人如果质多文少,就好像野蛮人一样,显得粗鄙;反过来说,一个人如果文多质少,就显得虚弱酸腐了。一个既有内在的文化修养又有健康的外在风貌的人,才是孔子心目中完美的君子。

 

欢呼(朱颖弢)

本插图原画为油画《欢呼》,作者朱颖弢。该画于2015年11月入选“2015中国体育文化博览会美术作品展览”,后被江苏省发展体育基金会收藏。


在日复一日的体育运动中养成的自律精神,对于在繁琐的学术研究中保持高效的工作节奏,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学者要对案枯坐、集中心力,这需要的是求胜心、无惧失败、专注力和对潜在竞争者的尊重等品质。那么学者该如何保证对案枯坐时的心力呢?最简单的做法是养足基础体力,让身体站在自己这边,成为“友军”。村上春树在日复一日的写作过程中,为了保持持久的写作能力,三十年如一日地坚持每日跑步,跑步中产生的极其细微又稍纵即逝的想法都被他一一捕获,毫不含糊地写在了纸上。为此,他还写了一本书—《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村上春树,2015)。

 


完全人格,首在体育


 一个人只有身心协调发展,方有更大的可能实现抱负,而这一切的基础便是健康的身体。有些人认为,学者的工作无非是坐在书桌面前写字、备课,大概跟体力活动没有什么关系,只要有那么点敲击电脑键盘的指力,不就绰绰有余了吗?实际上,学者要每天六七个小时枯坐在书桌面前,孑然一身面对电脑显示屏,集中心力、搭建研究框架,这需要非同寻常的体力。李建斌教授给笔者分享他的学术团队建设的经验之一是,每周四雷打不动地组织羽毛球运动,希望学生胖的变瘦,瘦的变壮,从而有充沛的精力投入到繁重的学术活动中。

 

孔子具有极佳的体力,他周游列国时已经55岁,天天坐在木轮马车上,一直颠簸到68岁才回家,若身体不好,恐怕早就无法承受了。无独有偶,很多颇有成就的学术大家也是健身达人。体操运动员出身的沈乐群老师提及,刚工作时,打球时总会遇到一位年约六旬的教授,在一起打球,难免会有碰擦,有一日身手矫健的他将这位教授重重地碰倒在地,这时熟知他与这位教授的同事连忙走过来,向他解释道:“这位教授是学校的校长,因年龄缘故,请你多承让。”多年后,当笔者向沈乐群老师请教有哪些身心协调发展的榜样时,他便首先提到了这位教授——曾任南京大学校长的蒋树声。

 

健康的身体主要通过体育获得,但是体育却不仅仅提供身体方面的锻炼,还能提供心理方面的锻炼。体育的核心是挑战自我、超越自我。一个人在体育中,学会赢,也学会输;学会领导,也学会被领导;学会发扬自我,也学会做团队的一员;学会何时去奋争,也学会何时去承认失败。

 

完全人格,首在体育,知易行难。周而复始,坚持锻炼的理由只有一个,但是不去锻炼的理由却有千万个。笔者曾参加丁和根教授负责组织的一次大型学术会议,在多天烦琐的会务和高强度的学术活动后,他依然能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笔者事后方了解到,在丁和根教授心中,学术和体育的重要性各占50%,这并非是指两者在时间分配上的占比,而是指两者在个人发展中的战略性意义。唯有如此,才能胜任高强度、快节奏的工作吧!

 

求胜

 

在体育锻炼过程中,需获得的最重要的精神之一是求胜。求胜的本质是将每一件事都要做到尽可能地完美。

 

体育精神要求人们具有坚忍不拔的进取精神和克服一切困难的英雄气概。休斯敦火箭队主帅鲁迪·汤姆贾诺维奇率领球队成功反败为胜,淘汰太阳队进入分区决赛,便体现了这种精神。随后,他说道:永远不要低估一颗争夺冠军的心。这就体现了体育精神的核心——求胜精神。在篮球运动中,正是因为这种精神,运动员方能以全面持久的日常训练为基础,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始终保持精力集中的状态,也正是因为这种精神,运动员才更有集体荣誉感,才会坚决服从命令,才明白如何将有限的资源通过分配达到效率的最大化。

 

当遇见不可抗力时,一个人尽管拥有求胜心态,也可能达不到最初设定的目标,尽管如此,笔者认为还是要设定一个远大的目标,万一达不到,起码还可以退一步。在做研究的过程中,学者可能会同时做多个研究选题,若关于这些研究选题的论文都打算在顶级期刊上发表,那么自己的目标就是要做达到顶级期刊要求的研究。

 

学者生活中总会有预想不到的事情发生,比如,身体不好了,家里发生变故等,这样就会导致无法兼顾论文的研究品质,很可能论文最后会落到稍差些的期刊上去了。然而,若自己的目标一开始就设定在稍差些的期刊上,那么论文最后会落到哪里去呢?不可想象。恰如《易经》所云:“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 并且,论文投稿到顶级期刊上后,即便被拒稿,也可以获得一些有价值的反馈意见,将论文修改后再投到稍差些的期刊上,也能提高论文的质量和被接受率。校读书稿到此的唐讴教授点评道:“格局可以再大一些,学者应该先有一个生活目标,再确定一个学术事业目标。”

 

再退一步讲,求胜心只是表现为不放弃。对行进在学术研究道路上的学者而言,智商也许很重要,勤奋也许也很重要,但是中途发觉自己“不合适”,退出学术界的更多。在这样一个淘汰惨烈的环境里,不放弃的求胜心反而可能是最重要的品质。

 

无惧失败

 

刘乐行同学曾观看一部电影《一念无明》,该电影描绘了一位因频繁遭受来自生活的失败而患上抑郁症患者的内心世界。观影后,运动员出身的刘乐行同学说,看这部电影时,连爆米花都吃不下去,无法与影片中人物的情感产生共鸣。一些运动员会参加很多大型赛事,成功与失败参半,也就习惯了失败。况且,多数时候,奖牌只有三块,而参赛人众多,只有少数人会有成功的感受,而多数人只有失败的经历。

 

失败不起的运动员,不仅会采取攻击对手的行为,还有可能将现阶段的失败带入到下一阶段的竞技运动中,将自己打倒。

 

失败得起的运动员可以通过自我对抗,释放失败的负面情绪。譬如,刚刚经历失败的羽毛球运动员,对自己的竞技状态比较懊恼,他在球场通过摔拍子的方式释放对自我的懊恼,从而保持高水平的竞技状态。不过,唐讴教授认为,这种摔拍子的行为并不好,一些优秀运动员在遭受失败的时候依然举止优雅,表面上是所谓的文质彬彬,实质上应该是对体育精神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吧!

 

学者若失败得起,那也就无惧失败;若无惧失败,便会敢于创新,释放自己的好奇心,尝试一些新的研究选题。笔者对一些每科都拿第一名的传统好学生,最放心不下。总拿第一的好学生,可能没有放胆去做更重要、更有价值的事情,因为只有通过犯错与创新,才有可能去做更重要、更有价值的事情。

 

在学术研究过程中,难免会遭遇各类失败,学者可以通过适当地闲着,如看电影、阅读小说、参加体育运动等,从而释放失败带来的挫败感。

 

能坚持

 

体育运动比较枯燥,如跑步,不过就是同样动作的不断重复,运动员常常会感受到肌肉的酸痛、呼吸的困难及身体的疲惫。但是,体育运动也不是什么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闲闲散散的事情,运动员是非常自律的,在日复一日且枯燥、单调的训练过程中,不断地触及自己身体的极限并突破,渐渐地,就能够于简单的、重复的、烦琐的日常中发现乐趣,感受自身的成长,自然而然地形成强大的自我控制能力。

 

叶勋垒同学曾经做过职业游泳运动员,他回忆了自己在体校训练的一天:每天7点起床,8点下水训练,一直到11点半;中午稍事休息后,要从下午2点一直训练到下午6点左右,晚上修读一些文化课程。这样的生活方式,他坚持了多年,凭借过硬的身体素质成为国家一级运动员,又凭借过硬的文化课成绩进入南京大学继续深造。

 

身心协调发展的张峻栋博士分享道:“无论做什么事情,每天坚持做一点,就会比前一天多积累一点,多进步一点,哪怕再小,成年累月也很可观了。比如,每天阅读文献、非专业类书籍、媒体报告,或是运动锻炼,就是一个人内外提升的过程,而非结果。拿健身减脂来说,我很反对动不动几十天瘦身塑形之类的宣传,乍一看很励志,但一旦短期内看不到多大成果,人就会沮丧放弃。所以,我更愿意把它培养成一种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一个漫长的、可以一点点享受进步的过程。”

 

叶勋垒同学和张峻栋博士能够在体育训练中坚持,持续改善自我身体素质,当他们将这样的体育精神移植到学习领域时,也能够实现自我激励,不断提高研究的质量。笔者未曾有过类似的专业体育训练经历,不过日常中尽量规律性地用打羽毛球的方式锻炼,不过若要出去调研、参加学术会议,是没有办法打羽毛球的。笔者曾被称赞身体素质强,能够坚持锻炼。其实,并非笔者的身体素质有多强,只是尽量坚持而已。源于内心的自我坚持,或许会对笔者的研究工作有所帮助吧!当笔者与尹淑娅教授谈及这样的体会时,令她回忆起攻读博士学位的那段岁月,在研究遇到挑战之时,是中国女排的拼搏精神鼓励、陪伴着她。

 

在学术之路上遇到困难,是否总要坚持下去呢?唐讴教授言:“人们通常鼓励坚持,然而,有时候放弃也是一种选择,更需要智慧。”这让笔者想到刘邦,被项羽打败无数次,每次都选择逃亡,谋求东山再起。反观项羽,面对战败,他惨笑曰:“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最终项羽在乌江边自刎身亡。

 

可专注

 

学术研究虽然不如看美剧、逛街等休闲娱乐活动有趣,但比起每天挥汗如雨的体育活动来说可能还是有趣一点的。不过,虽然有那么一些趣味,倘若学者缺乏专注力,不懂得约束自己,也很容易随波逐流,迷失自己。也就是说,缺乏专注力的学者可能无法在学术界长久生存下去,毕竟外界的各类诱惑太多。陈剑教授颇为感叹地言及,学者本应坚守在清净的书桌前,而要拒绝一些当下的及时享受与诱惑;然而,在漫漫的学术道路中,寻找全局最优解,知易行难,局部最优解却能带来当下的快乐,也就是说,即便一些学者知道全局最优解,也可能无法抗拒局部最优解的诱惑;那些在学术擂台上十几年如一日坚守的学者必有一种专注力,方可守得住一方安静的书桌。

 

在学术界的擂台上坚守30余年的宋京生教授回忆起自己的早期学术生涯,与笔者分享到,在做饭和照顾年幼的孩子时,她都在思考着正在进行的研究选题。虽然从表面上看来一天的时间被分割成了学术型和非学术型的多个片段,但是从本质上而言,她在这一天内都是处在不间断的思考过程中。依笔者理解,宋京生教授之所以能够如此专注,或源于她对所研究选题具有强烈的好奇心。

 

除了源于内心的强烈好奇心,还有何种外在方式能帮助学者提高自己的专注力呢?参加体育运动或可以培养专注力。张峻栋博士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过着一种简单的生活:练好身体、做好研究和照顾好家人。他说自己在练习每一个运动动作时,都是心无旁骛地思考动作要领,力求做到持续改善;半小时专注地锻炼比两个小时心不在焉地锻炼效果强很多,更不用提还可以省出时间做其他事。唯有专注力强的学者,才能理清楚研究生活中的细枝末节,让其各安其位,稳当妥帖,串联起井然有序又自在轻盈的学术人生。

 

尊敬对手

 

常言道:“友谊第一,比赛第二。”在赛场上,运动员是针锋相对的竞争对手,但在赛场之下则是惺惺相惜的好朋友。在泳坛,傅园慧在参加完奥运会游泳比赛后,说道:鬼才知道我这几个月经历了什么,训练简直生不如死!笔者想,只有她的竞争对手才真正知道她能做到现在这一步到底付出了多少。在羽毛球的赛场上,林丹与李宗伟既是惺惺相惜的对手,也是最懂彼此的朋友。

 

在竞技性质的体育比赛中,有些运动员过于看重位次和名誉,甚至为此而不择手段。不尊重他人行为的主要方式之一,是服用兴奋剂。袁伟民在《袁伟民与体坛风云》一书中披露(远山,2009),2000年,悉尼奥运会开幕前1个月,中国国家体育总局对各运动员进行药检,其中某田径队获奥运参赛资格的7名运动员中,2人尿检呈阳性、4人血检超标,证实共6人服用了兴奋剂或有强烈的服用禁药嫌疑,遂即解除该队伍奥运会参赛资格。

 

将尊敬对手的精神具象化,就是尊敬劳动成果的精神。2014年彭帅杀进大满贯美国网球公开赛半决赛,当时彭帅因为伤病,在场上抽筋,泪流满面,最终被轮椅推出场外。她的对手前世界第一的选手卡洛琳·沃兹尼亚奇具有丰富的参赛经验,对于对手受伤的情况司空见惯,但在看到彭帅掩面哭泣时,她也哭了。

 

在学术界同样如此,真正的学者对他人的遭遇能感同身受,对他人的成功也会发自内心地鼓掌。在电影《美丽心灵》中,主人公约翰·纳什获得诺贝尔奖之后,一群数学家在会议厅里纷纷向他献上钢笔,作为一种致敬的方式。这个场景虽然是电影导演虚构出来的,但也不失为一种向学术圈中同行的研究成果表达尊敬和认同的方式。

 

在学术界,笔者经常能看到一些学术不端行为,以及借鉴了他人文章却并未将其列入参考文献等一系列不尊重他人劳动成果的行为。葛冬冬教授看着修课学生交来的课程大作业,不由地叹息,按照他当年在斯坦福大学读书时老师的教导,若引用他人文献中六个连续单词就要进行文献标注的要求看,那么这些课程大作业多数都可以被判为抄袭之作了。

 

在体育运动领域,运动员希望每天训练所付出的汗水都有圆满的收获,但是不可能所有运动员都在国际性赛事中斩获奖牌。如同在学术研究领域一样,在顶级学术期刊发表自己的研究文章,是对自己曾经付出的最大褒奖,但是顶级学术期刊的发表空间有限,并非学者的每一项研究成果都能够被发表。若不是为了功名利禄,而是真正地热爱研究项目,那么学者在学术研究的过程中,会尊敬同样热爱这个项目的同行。

 

真正的体育精神是通过运动加深对学术的理解和热爱。现实中,有些学者会喜欢体育运动,有些学者可能还不知道自己喜欢体育运动。若学者能够主动开发自身的体育运动精神,那么在一项项艰苦的、清净的、孤独的学术工作中,会将一个个阶段的小目标当作自己可以击败的对手,从而竭尽全力、不受外部环境干扰地去实现它。

 


本文摘编自李娟学术的阶梯:师生相处之道与学术研究入门一书,有删改。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学术的阶梯:师生相处之道与学术研究入门

李娟 著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8.2

ISBN 978-7-03-055928-9

责任编辑:朱丽娜 高丽丽


学术的阶梯:师生相处之道与学术研究入门以诚朴的笔触勾勒出学者创造研究成果的漫长艰辛却又沉迷其中自得其乐的过程。本书适合管理学、社会学等领域的在读学生、高校教学科研人员,以及对相关问题感兴趣且善于思考的人士阅读。


 (本期编辑:王芳)


一起阅读科学!

科学出版社│微信ID:sciencepress-cspm

专业品质  学术价值

原创好读  科学品味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28739-1123399.html

上一篇:科学家是什么样的,你真的确定知道吗?!
下一篇:压电能量收集器丨能源危机之下能否实现“无能耗供电”?
收藏 IP: 124.17.26.*| 热度|

2 蒋永华 罗祥存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13: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