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寻芳草——周浙昆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周浙昆

博文

风格兄弟,你还好吗? 精选

已有 8772 次阅读 2021-2-8 17:00 |个人分类:墨脱考察追记|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墨脱植物学考察追记》(后称《追记》)这本小书出版后,我最想让墨脱的乡亲们读到这本小书。遗憾的是1993年的墨脱,墨脱不通邮,不通电话,和外界的联系主要靠电报。离开墨脱后,我和乡亲们的联系就断。每当有人提起墨脱,我就会不由自主地想去墨脱的乡亲们,墨脱一直是我魂牵梦绕的地方。

2018年完成西藏南木林的考察,我选择乘车从拉萨乘车返回云南。途径八一镇的时候,我选择在嘎隆拉大酒店住宿。吸引我的不是酒店的设施,而是酒店的名字,更关键的是酒店门前,有一个墨脱县驻八一办事处的牌子。晚上在酒店吃饭的时候,听到隔壁桌子的几位女士的谈话,知道他们是墨脱的老师。我想过去搭讪,又觉得太过于唐突就做罢了。

一天我突然在朋友圏看到一张照片。照片中,一对夫妇在翻看《追记》虽然岁月在他们的脸上留下了痕迹,我还是一眼就是认出这是风格夫妇。看罢照片我非常惊诧,忙问同事照片是那里来的,同事回答,照片是杨斌提供的。杨斌是版纳园的一位青年同事,我连忙打电话给杨斌询问缘由。杨斌说,他正在墨脱采集树萝卜标本,照片中的人物就是风格夫妇。

风格是墨脱希让村的门巴族乡亲,民兵队长。在我们的墨脱植物考察中,给了我们极大的帮助。在我的《追记》中多次记述过他,他陪同我们开展了希让村周边,更巴拉山和德阳沟的考察。考察中,他有一把随身不离的门巴砍刀,他带领我们在河滩上湿滑的石头阵上跳跃,在德阳沟的茫茫林海中穿行,爬上30-40米高的大树,为我们采集标本,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也为我们顺利完成考察任务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希让考察的时候,我们就住在他家中。他的太太每天为我们做饭,招呼我们喝酒。离开墨脱,我们便和风格断了联系,风格兄弟一直是我想念的门巴族乡亲。在写作《追记》的时候,我常想什么时候能再见到风格兄弟。所以看到杨斌的照片,我格外激动,向杨斌打听风格的情况,随即问杨斌要了风格的电话。

有了风格的电话,我迫不及待地打了过去。电话一接通,我问你是风格吗?他说我是,很快风格也从电话中听出了我的声音,问我:“你是周老师吧”。我们在电话里嘘寒问暖,聊了好一阵子。然而,但是隔着电话聊天,还是有一种陌生感。墨脱有了网络,风格也微信了,通过他儿子的帮助,我们成了微信好友。

接着我又问杨斌要了一些他拍摄的风格的照片。照片中的风格虽说在脸上留下了岁月的沧桑,但腰板仍旧挺直,那把门巴砍刀依旧随身不离。29年前他就有5个孩子,现在是儿孙绕膝。也就是通过这次通话,我才知道,风格原来叫白马次仁,他的夫人叫做德吉。

我离开墨脱后的29年,墨脱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公里通到希让村,原来从背崩乡走到希让村要整整一天的时间。政府为每户希让村的门巴族乡亲建起了新房。从照片上看风格家的新房是一栋漂亮的二层小楼,有8个房间。他们一家暂时居住在一个过渡性的住房中,风格告诉我,他们马上就要搬到新房居住。

我原来最担心的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墨脱的青山绿水会受到影响,从照片上,墨脱的水仍旧那么清,山仍就那么绿。

时光荏苒如白马过隙29年转眼即逝,我仍然在想念这墨脱的乡亲们,风格兄弟,我今年会来看你。

我希望能够联系上更多墨脱的乡亲们。

1-2.jpeg

图1. 风格夫妇在看《追记》

图2. 29年前的风格夫妇

2.jpeg

图3. 母亲在给儿子讲述着当年的故事



4.jpeg

图4. 门巴砍刀仍就不离身的风格兄弟


5.jpeg

图5. 杨斌(右1)等人和风格在一起

3.jpeg

图6. 风格一家和《追记》

7.jpeg

图7. 希望小姑娘今后成为植物学家

6.jpeg

图8. 风格兄弟和他的新房子

文中照片除图2外,均由杨斌提供,在此鸣谢。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2727-1271297.html

上一篇:青藏高原与江南水乡的隔空呼唤
下一篇:盘点云南植物的家底—— 写在COP15即将在昆明召开之际
收藏 IP: 112.117.190.*| 热度|

28 刁承泰 蔡明 孙颉 汪育才 张红光 杨洋 李玉辉 黄永义 张珑 尤明庆 冯大诚 郑永军 张勇 蒋金和 张晓良 黄彬彬 李东风 朱朝东 张士宏 廖志勇 徐耀 黄河宁 周忠浩 郑强 张叔勇 强涛 杨正瓴 陈静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1: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