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路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redrum 纳米领域的知识,前人大牛的经验,读博过程的心路,偶尔的消遣。。。

博文

中学生能做出这样的科研?还是人么?深表怀疑! 精选

已有 12860 次阅读 2011-12-2 20:01 |个人分类:随心录|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博士, 科研, 中学生, 初中, 名牌大学

      刚才看到小木虫一个帖子:读到博士了,看了这个,才感觉自己真的不是做科研的料 
      恍然大悟,怪不得前两天有个私企老总通过关系找到我,让我帮他读初中的儿子想个创新实验,说要参加什么实验创新大赛,得奖就可以高考加分甚至保送名牌大学。虽然我读到了博士,但还是第一次听到还有这事儿。我婉言谢绝了,因为我觉得这是一种作弊的行为。但看到本文开头那个帖子之后,我倒释然了,呵呵,恐怕即使我帮了他也是白帮,甚至以我的水平根本达不到获奖的要求,这哪是中学生的科技创新大赛?这怎么可能是中学生能做的出来的科研?
      这是参赛获奖项目的链接:http://castic.xiaoxiaotong.org/Query/MSubjectQuery.aspx
      别的不说,就说我最了解的化学类,更具体一点儿,到无机纳米类。举一个例子:
      CH11008 铁元素掺杂TiO2纳米薄膜光物理性质和光催化活性研究
      摘要:制备一系列铁元素掺杂TiO2纳米薄膜,膜的紫外可见光谱研究表明铁元素的掺杂可以大大地拓展膜对可见光的吸收范围,其间接吸收边缘最大可达544nm。由于铁元素的掺杂,不但拓展了对可见光的吸收,而且可以促进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分离,提高光催化反应的效率。以甲基橙为模型反应物的可见光催化降解反应结果表明,未陈化涂覆10次的掺铁TiO2纳米膜具有非常高的可见光催化降解反应活性。选题确定:目前,市场上各种以纳米材料为噱头的商品随处可见,但是人们对纳米材料的相关知识知之甚少,纳米材料是否像商家宣传的那样神奇,查阅资料后,发现掺杂纳米TiO2材料能够表现出一些特殊的物理性质,提高其化学催化活性,对此,我进行了铁掺杂纳米TiO2薄膜的研究。基本思路:制备一系列铁元素掺杂TiO2纳米薄膜,使用可见分光光度计测量TiO2纳米薄膜和铁元素掺杂的TiO2纳米薄膜的紫外可见光谱,研究铁元素掺杂对TiO2纳米薄膜对可见光吸收的影响;以甲基橙为模型反应物,紫外分光光度法研究在可见光照射下,TiO2纳米薄膜和铁元素掺杂TiO2纳米薄膜的光催化降解反应活性,研究不同膜上光催化反应的机理和活性。创新点:1、运用反胶束法制取TiO2纳米溶胶;2、可见分光光度计测量TiO2纳米薄膜和铁元素掺杂的的紫外可见光谱,研究铁元素掺杂对TiO2纳米薄膜对可见光吸收的影响。3、紫外分光光度测量附有甲基橙TiO2纳米薄膜的紫外可见光谱,研究不同膜上光催化反应的机理和活性。同类研究调查:目前国内虽然有许多关于铁元素掺杂TiO2纳米光催化材料的研究报导,但还没有见到有关铁元素掺杂怎样影响TiO2纳米光催化材料直接跃迁和间接跃迁性能,进而从深层次解释对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的报导。完善设想:可见光范围约为400至800nm,铁掺杂拓展到544nm,所以实验中应寻找更合适的元素掺杂TiO2纳米薄膜,进一步拓展对可见光的吸收。
    看完这个,其专业水平令我咋舌!我怎么也无法相信一个中学生能够达到这样的水准,平心而论,这样的研究成果对一个硕士生都有困难,已经达到博士水平,可以发不是太差的Sci的!大家想想,我们上中学的时候,可曾知道什么是纳米薄膜,什么是吸收边缘,什么是电子空穴对,更别说反胶束制溶胶,甚而还能研究不同膜上光催化反应的机理,深层次解释对光催化性能的影响!
      也许举办这种比赛的初衷是好的,但在这个神奇的国度里,一切都变了味道。我原以为初中高中生的实验,再怎么创新也无外乎氧气氢气二氧化碳的制取啊,金属离子的检测之类,却怎么也想不到他们能走到科技的前沿,做博士水平的创新!要达到这样的要求,一个人必须花大量的时间读文献做实验,打死我都不相信一个中学生能够达到这样的高度,在我们这所985高校里大四做毕设的本科生,对做实验查文献尚且吃力,一个高二以前的中学生?搞出这样的科研,你们还有时间上学么?还需要上学么?我不排除有个别科研神童受到专业训练有着专业实验室和实验设备,但是我更相信有太多的参赛项目其实是一些高学历的专家学者代为。保送清华北大,高考加分,这样的诱惑对于先富起来的人们而言,委实不小啊,然后,你懂的。。。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25996-514205.html

上一篇:文献笔记(20110906)
下一篇:也谈八零后的正教授
收藏 IP: 58.155.212.*| 热度|

46 赵纪军 吕喆 李宇斌 李学宽 黄林科 钱磊 徐坚 占礼葵 赵建民 杨辉 武京治 彭雷 唐常杰 王术宽 桂耀荣 柳林涛 常顺利 韩世清 苏金亚 程光伟 吕向峰 李超 赵凤光 李海芬 康维钧 任胜利 梁智鹏 喻海軍 邵明飞 吴辉 霍艾伦 pxs623 arpku chuxiao liuzhan001st achuruirui vangue crossludo Geisla PhyChemMatt ycjyf zdzszl jlx1969 z0376 stoneblue zhouqiang15898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4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全部作者的其他最新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03: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