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永利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aoyongli800

博文

博文作者与读者对文章理解的不对称性所引发的网络冲突

已有 7258 次阅读 2012-1-16 09:55 |个人分类:人生感悟|系统分类:博客资讯| 网络, 博文, 作者, 理解, 读者

自认识科学网以来,没有硝烟的战争此起彼伏,似乎从未间断过。网络上的冲突绝大部分于观点对立,由于每个人所处的立场不同,战争在所难免,但也有一部分并非观点不同,而纯属理解不对称所

    不得不承认的是不同的人对同一段文字或一篇文章的理解是有明显差异的,尽管是同样的文字,可每个人在读的时候理解的程度都是不同的,比如我们写的专业论文,恐怕只有小同行能够完全理解,大同行部分理解,而对于外行来说则无异于天书。文学作品更是如此,读者个人的理解程度和自己的年龄、学识、认知能力、人生阅历、视角、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写作背景及作者的了解度等都有关系,由于影响因素繁杂,由此造成理解上的偏差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记得我们在读小学的时候,考试是考“生字”和“语法”比较多,而上了初中以后,在考试中占绝大比例的就是“阅读理解”和“作文”所谓“阅读理解”,就是别人写的文字,你能否读懂。所谓“作文”,就是你自己想说的话,能否表达出来,而且别人能看明白。这是令很多同学特别头疼的,因为每个人在答题的时候都认为自己答的是对的,但实际上分数却拉开很远,这和一个人的语文水平有关。一个人的语文水平可能有如文曲星下凡,也可能与外国人无异“作文”和“阅读理解”恰好形成了谈话的双方,也像是一篇文章的作者和读者,一个人说的话或写的文字,另一个人能否明白,取决于说话人或作者的写作能力以及听者或读者的阅读理解能力。互相能够说明白也能听明白的谈话双方是幸运的,也是我这里所说的理解是对称性的。一般来讲,说柴米油盐这样直白的、家常的、写实的、纯物质的话,双方做到理解对称这一点相对容易;但如果说一些婉转的、专业的、写意的、涉及到精神层面的话,理解的不对称便成为一种常态。就像我们自己听自己说话的声音和别人听自己说话的声音完全不同一样我们听自己的录音的时候会觉得十分陌生,其实那就是普通读者对作者的理解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你的一句调侃的话被别人一本正经地回答;你话里的弦外之音被别人一脸无辜地过滤掉;你的一句家常话硬是被人家升华到了你无可企及的高度(似乎文化大革命经常有类似事件发生)......所以我们常说“知音难觅”,正因如此,人们总是对懂自己的人有一种莫名的感激,甚至产生刻骨铭心的感情

以鲁迅的文章“药”为例,不同人的理解便会有所不同。如果不看历史背景,以普通人的理解方式,“人血馒头”也无非就是一种“民间药方”,而鲁迅也不过是在阐述一个普通人家的故事。而人在结合了当时的历史背景之后,考虑到鲁迅“弃医从文”的经历以及大文学家的地位,估计不会那么直白地、只是简单地说“迷信”的事,觉得一定是弦外有音的,他老人家一定是在暗喻“那吃人的社会”。哪一种理解方式是对的?只有鲁迅先生才是最权威的专家。至于古典巨著“红楼梦”,更是被红学研究者们给出了千万种解释,估计曹雪芹看了,也会“一个头两个大”的

    博文如此每个人写博文都是有潜在背景的,而这个背景他一般不会交代,或者说没想过需要交代,如此便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作者往往会天真地以为别人都是自己肚子里的蛔虫,一定会看穿自己内心所想表达的东西而读者们也都会自信地认为自己的理解就是作者本意,而实际上远非如此。如果没有互动也便罢了,作者和读者都按着让自己高兴的方式去理解,至于理解是否对称,也无人去刨根问底,几乎可以达到皆大欢喜的效果。关键是网络的世界不是现实社会,大家来到这里,都是来追求话语权的,在现实中憋在肚子里的话都希望在这里得以释放,于是理解不对称所引起的冲突在网络世界也便演绎得淋漓尽致。其实有些文章是需要读了全文,沉思良久方能品出味道来的,但有的读者时间宝贵,没有时间细品,甚至来不及看完,待看到某句话时便已按耐不住,于是冲冠一怒,文字便成了“刀枪剑戟”,大有“杀了这厮,方解我心头之恨”之势;有些读者虽然看完了,但陷入文字误区中,对文章的理解和作者的本意完全处于不同的空间层面,而且还会一厢情愿地认为就是作者的本意。每每这时,博主会觉得简直是“七月飘雪”,比窦娥更冤一筹。坚强的博主,一般会采取掩耳盗铃法,耳不听心不燥,眼不见心不烦坚信终有一天能沉冤得雪;弱的博主,则会郁郁寡欢、暗自垂泪,带着黛玉般的凄婉和哀怨将博文埋葬,甚至休博了事;急躁的博主,则会选择快刀斩乱麻,既然是牛,就别来听我弹琴;耐心的博主,则不惜将自己变成现代版的祥林嫂,不厌其烦地解释:我真傻,我单以为这样写是可以的,我不知道还会有人这样理解......

由此看来,中华民族婉转、含蓄的个性还真是引起不和谐的主要原因,没有婉转和含蓄也就不会有那么多的误会以及口舌之争。但如果真的不婉转、不含蓄了,不但写的人了无兴趣,看人也会觉得味同嚼蜡,一些以精神为主要食粮的人更会绝望致死,那时候科学网还会存在吗?



博客感言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2239-529347.html

上一篇:从请假看研究生的小聪明
下一篇:开心一刻
收藏 IP: 202.198.137.*| 热度|

37 马臻 刘洋 刘用生 郭向云 施泽明 吕喆 张玉秀 罗汉江 陈小润 刘立 孙学军 陈安 杨晓虹 彭真明 林中祥 肖海 武夷山 张骥 郭桅 肖振亚 占礼葵 吴明火 李毅伟 赵斌 刘少斌 唐常杰 刘艳红 陈智文 王华民 迟菲 吉宗祥 齐伟 陈湘明 黄艳新 康维钧 徐迎晓 黄晓磊

发表评论 评论 (4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0 21: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