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永利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aoyongli800

博文

从请假看研究生的小聪明 精选

已有 45209 次阅读 2012-1-12 10:05 |个人分类:师道杂陈|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科研, 研究生, 智商, 请假

      研究生们都知道,即使是在高校读研也很难休息一个完整的假期,尤其是在科研任务比较重的导师门下读研更是如此,因为科学研究具有时效性,实在禁不起太久的等待,常常是“洞中方数日,世上已千年”,所以科学研究本身就是一项需要更多额外时间付出的工作当然也不能不休息,毕竟都是血肉之躯,休养调息也是必要的,毕竟身体才是最重要的。

      我们实验室规定每个研究生一年可以有一个月的假期,可以在任何时间,分几次休完都可以,因为我觉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幸运期和倒霉期。在幸运的时候,可能一周之内会出很多结果;而倒霉的时候,常常是很长时间颗粒无收。所以觉得很倒霉、很低落的时候,干脆休息几天,出去换换心情,好好思考一下,没准再次开始的时候就会有一个新的转机。

      于是这小小的请假单便成了研究生们的智慧秀场,也是研究生和导师斗智斗勇的小舞台。每年春节前是学生集中请假的时期,因数量之大,其规律性也便体现得十分明显,从统计学上来说显著意义的那种。

      规律之一就是所有同学的请假起始日期几乎都是周一,而结束日期都是周五(鉴于很多人看到这里都会误入歧途,陷入周六周日该不该算的无休止的争论中,所以特此作进一步说明:这里讨论的不是周六周日,而是为什么起始日期不是周一以外的任何一天,结束日期不是周五以外的任何一天,原因很简单,这是一个类似于节日串休的最优化的设计方案,而之所以说它优化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起始和结束的周六和周日不算)。此结果的普遍性之高,每年的重合率之大,标准差之小,几乎是我多年科研生涯中从未遇到过的理想结果。其实每次看到这样的请假单我都强忍着怕自己笑出声来,因为我知道其实他离开实验室的日子肯定是周五,而回来的日子肯定是周一,看来大家都在挖空心思,力求使有限的假期得到最大程度的延伸。记得有一年,有一位女同学请假的方式更是体现了智慧的高度集成,人家采用了三段式请假法,生生地把春节休假分成了三段,总算把所有的周六周日都扣除了,具体做法如下:第一段 X日(周一)--X+5日(周五);第二段:X+8日(周一)--X+13日(周五);第三段:X+16日(周一)--X+21日(周五)。请了15天的假,实休23天。当她把这样的请假单递给她的导师M教授的时候,M教授当时傻掉了,良久才缓过神来:“你是说你每周的周六周日上班,其它时间休息?”,答曰:“是的”。“可是X+6日和X+7日是大年初二和初三,你也来吗?”,答曰:“我来”,这下M老师更是吃惊得嘴都闭不上了。因为这位同学因其母亲是某学院院长,平时周末都从来没有来过,如果春节来实验室,肯定是吃错药了。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如此斤斤计较也的确是科学精神中必不可少的,真是人生无处不科学呀!

      规律之二就是一次请假比较长的同学,第二次请假必定会换一张新的请假单。因为研究生不是本科生,导师对其假期的要求也自然不会像学校对本科生那样有硬性的规定,也没有必要像小学生一样管理,所以导师手里基本没有学生请假单的备份。就像房子的周围有一圈低矮的栅栏,其实只是告诉人们这里不可以随便出入而已,防君子不防小人,这个请假单其实也是如此。每个人可以选择休完,也可以选择不休完,或者已经休完了,但家里又有突发事件发生,导师自然也不会不讲情面。不过学生们还是蛮认真的,有时候春节一次就把所有的假期全休完了,心想下学期不会再休了吧?结果暑期的时候,人家又来请假了,换了一张新的请假单,说原来的那张弄丢了,或者说自己的一年是从三月份这个学期开始算的。权且不去评价这种做法本身是否可取,只是这样的做法已完全背离了我的初衷,真的很担心,研究生在状态不佳的时候因为已休完了假期而依然赖在实验室,浪费那比黄金还贵的科研试剂。

      规律之三是每年总有个别规律之外的同学,正是由于这部分同学的存在,才使我的统计结果中标准差不至于为零,从而避免了因为结果太过理想而让人对其真实性产生怀疑,如此看来,这个标准差对于我来说太弥足珍贵了

      通过以上规律,基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一、我们的研究生智商都不低,具备了成为科技工作者的基本条件;二、不惧“权威”。敢于和导师斗智斗勇,这也是一个有魄力的科技工作者难能可贵的品质;三、铢锱必较。科学研究就是需要这种认真的态度,因为“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道理我们早已耳熟能详。仔细盘点一下才发现,这么难的硬件条件我们都具备了,真不容易呀!不过还是强烈呼吁全体研究生本着把创新进行到底的精神,把以上规律做个小小的修整,因为我发现,由于你们多年来不遗余力的坚持和努力,我的笑点阈值已经越来越高了,长此下去,后果不堪设想呀!

      后记:欢迎提出不同意见,但不欢迎在这里做广告。

      删除部分评论的原因:原因很简单,这就好比在街上碰到疯狗,被咬了一口,当然是要躲开,而不是去咬它。

      写博客是一种修炼



导师与学生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2239-528220.html

上一篇:母爱的力量
下一篇:博文作者与读者对文章理解的不对称性所引发的网络冲突
收藏 IP: 202.198.137.*| 热度|

63 吕喆 刘艳红 武夷山 陈小润 李学宽 李冰 孙学军 褚海亮 吉宗祥 赵凤光 罗友广 鲍得海 金小伟 魏玉保 李宇斌 王修慧 汤代明 陈安 梁建华 唐凌峰 刘庆丰 孙广东 徐耀 刘世林 周小洁 苏金亚 靳宗振 王琛柱 陈忠彪 杨月琴 刘用生 覃开蓉 于锋 彭真明 程南飞 梁智鹏 郭桅 曾凤伟 余世锋 张海辉 杨立泉 唐常杰 谢强 化柏林 林中祥 陈国文 刘让华 李毅伟 李方和 揭文才 沈力 高保龙 zhanghongmin79 lingling101 crossludo fumingxu jlx1969 liuzhan001st qiongfeng taro2002jsf thankworld aichengzhang AiPY

该博文允许实名用户评论 评论 (19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4 02: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