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科学网的缘分其实也源于考博...
院长开年青教师会议,跟我们讲,如果没有博士学位,以后几乎没有机会再晋升高级职称了,要么转岗,要么当一辈子讲师...
在开这次会议之前,我曾经有过"当一辈子讲师"的想法,而且跟一个像朋友的领导也笑谈过自己的这个想法...
我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想法呢?
首先,我不是属于那种不思进取的人...相反,我是一个喜欢学习而且乐于接受各种挑战的人...
2000年...
本科毕业找工作,先是决定去深圳,实习了,单位也认可了,但是最后父母还是建议我留在四川,所以,我就选择了成都...
理由很简单,第一次进成都火车站的时候,感觉很熟悉和自在.....
当时我选择应聘一所中专学校,理由很简单
1.我觉得它够专业(四川统计学校,直接隶属于国家统计局,属于为国家统计系统培养中等专业人才的专业院校)
2.我本来就是属于国家定向培养的职教师资类(计算机教育)人才,进中专学校才尽其用...
3.我喜欢成都,这所学校预计将在一年内从内江搬到成都.
一开始,其实,我就不符合这所学校的招聘条件,他们的招聘条件是
计算机专业硕士,男
而我的条件是
计算机教育(管理学士),女
但是,因为我觉得我完全能胜任那份工作,所以我还是把简历交上去了...
我的简历很简单,就一页,后面全部都附着我的各种获奖,职业能力认证证书
意料之中,我收到了面试通知...
到四川省统计局面试...面试前有幸见到了当时统计司的司长还是什么人物,他几乎没有注意我,因为从外表看,我的确不算出众...
然后进了面试室...
主考官第一句话就问:
主考官(没有抬眼看我,直接在看简历):四川畜牧兽医学院(后来合并到西南大学),学计算机的?
(当时他的语气让我感觉有点轻篾)
我(特别镇静,因为我觉得这不是我的问题):四川畜牧兽医学院的就不能学计算机么?
主考官(开始抬眼看了我一眼):可以,当然可以
主考官:哦,还是优秀学生干部?还是党员?
副考官1:喜欢教育和网络,毕业论文做的NT网和NOVELL网的互联...还是优秀论文....过了C语言,在深圳中国企业网实习,做过网页设计与制作...
....
副考官2:你还参加了竞技性健美操比赛啊?还得了奖?
主考官:你是学士,我们只能聘用!
我:如果聘用,我就不来了...
然后我就敬了一个礼,出来了...
一个星期后,我收到了录用报道的电话...说是他们经过开会认真研究了我的问题,然后决定录用我...
我很高兴...因为我喜欢唯才是用的做法...
在内江四川统计学校报道后
学校安排我到计算机教研室报到...
其次,安排我到学生处报到...
说是期望我教学兼职行政...
我欣然接受...
因为我喜欢学生工作...
那一年很辛苦...除了每周8-18学时的专业课程教学任务外...我还担任了毕业班班主任,年级主任,办公室文书...
每天早上6点起床,12点以后休息...
工资是1200多,每个月我衣食住行全部搞定后,还可以存800元钱...
每天工作很充实,很有成就感,就像消防队的灭火员一样,每天在不同领导的指挥下,做着各种富有挑战性的事情...
大半年结束后,学校开始分新房,所有跟我一起来的同事都因为关系,或者民族因素,都排到了我前面,我还是很高兴,因为在我看来,只要有房子可买,都是一件高兴的事情...第一年的存款,加上在老姐那里借的两万多块钱,我办了公积金按竭...
快到一年时,学校大会通知我们被成都气象学院(现在的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合并的消息...
那一年,进了更多教师,仍然是本科为主......
到了成都,我们感觉到了歧视...然后,原来四川统计学校的领导开始送我们出去培训...明确告诉我们,只有读完硕士研究生所有课程,并顺利结业才能上课...
2001-2003
我开始了研究生课程进修...周一到周五,我在学生处工作,周六,周日,学校专程接来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教授,给我们上课,每天8节课,每天两位专业课教师给我们讲,在我记忆中,这两年的课程,我没有迟到缺席过一节,最喜欢听的就是孙世新老师讲的组合数学和那个副院长姐姐讲的人工智能...
2002年,我接到统计系教学秘书的电话,让我参加国家统计局的一个名为"信息甄别"的计划研究项目
由于对"甄别"这一个词的好奇和对人工智能的兴趣,我接下了"智能信息甄别系统"这个子题,当时,主持人告诉我们,我们在做的是一项以前没有人做过的事情...我觉得很有挑战性,于是,除了上班,上课...很多时间,我都花在了图书馆....那个时候感觉图书馆的资料很丰富....
2003年,信息甄别项目结题,主持人给我打电话,说我写的有一部分内容他觉得很好,打算整理出来一起发一篇文章,我很开心...
然后,数据时代的矿工-信息甄别...这篇文章就问世了...
接下来,更艰巨的任务来了...主持人让我主讲基于新课题开的一门新课<信息甄别与加工>
我当时从来没有上过信息类的课程...有点忧郁,害怕上不好...但主持人给了我很大鼓励,他说他相信我一定可以上得很好...
然后,我就开始了漫长的<信息甄别与加工>课程的建设,一个人,只有一本课题组编写的试用教材...
在备课的过程中,我越来越觉得图书馆的资源太贫乏了...
然后,我的眼睛开始向外,没有任何课程建设经费,仅仅因为好奇或者责任...我开始买各种信息类的书来学习...
那个时候,学校网络也开通了,但是通过GOOGLE或者百度,与"信息甄别"相关的中文咨讯很少很少...
备课的过程很辛苦,因为我对自己期望比较高,我期望学生听我的课可以有所收获,不会觉得枯燥....就是基于这个简单的对自己的要求...我有幸从校外接触了到一些让我"震惊"的咨讯...
1.在四川大学给自考学生上一门"市场信息学"课程(同事上到中途不上了,请我帮忙)时,发现了"信息不对称"理论....由此揭开了"信息甄别"并非无古人,而只是我之前比较孤陋寡闻....巡着这个线索,我学习了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三位获奖者的理论,知道了信息经济学,通过图书,认识了王则柯,张维迎,乌加培,谢康.....
2.由于想对信息学有更多了解,后来,我又主动接了"信息学概论"这门课程,在备课过程中,在新华文轩书店,发现了钟义信写的
<信息科学原理>...当时,感觉是如获至宝,爱不释手....通过这本书,我认识了香农,维纳....
从此,我开始喜欢上了信息经济学,博弈论,信息科学原理....
未完待续...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20919-572999.html
上一篇:
最近为什么没有写博文?下一篇:
我为什么要考博?(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