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唯变化永恒...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lhua 世间唯变化永恒,以开朗的心简洁地生活...

博文

《中国建筑文化讲座》读书笔记1: 象牙塔里的冥思苦想

已有 2114 次阅读 2019-10-2 23:23 |个人分类:智慧新世界|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今天又想去成都博物馆去看那些“西汉时期的计算机”(一勾多综式提花织机),但是儿子却并不“感冒”,他感兴趣的是没见过的新鲜事物,比如没有去过的负一楼。看着他心不在焉的模样,我陪他去了负一楼,展出的是“贝林捐赠展:神奇动物在哪里”(图1-3)。当我们走出负一楼再拾级而上,却意外发现了我一直在寻找的记忆中的提花机模型(图4),再在周边逛了逛(图5、6、7),发现又把自己弄糊涂了……咋办呢?还是要找本相关的专业书来看,于是我又糊里糊涂的走进了散花书院,发现了那本一直心心念念的书(图11),又快速翻了一遍,抬眼扫视周边图书,又发现了几本心仪的(图12、13、14),而且价格都不菲,买还是不买?这是一个问题。临走时,狠下心来,告诉自己,国庆70周年庆,就当买个纪念品吧,不过,只能买一本!但到底买哪本好呢?继续扫视,哈哈哈哈哈,就发现了这本(图10),其实在这之前,我手上已经拿了一本选好的《建筑的诗意》,但运气好在比我想象中便宜一大半,所以就再次说服自己,干脆两本(和《中国建筑文化讲座》)一起买吧!就这么愉快决定之后,给儿子和自己一人买了一杯饮料,开始各自不再打扰的读自己喜欢的书。或许是汉宝德先生的文字吸引力大于我对儿子的控制力,于是打算暂且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允许”他看“植物大战僵尸”版的历史漫画书(平日是尽可能会引导或直接阻止)。
       回到家,一边和儿子生着闷气,一边继续和宝德先生聊着天。仔细选读了末尾一小段之后,我决定从头开始看,因为感觉自己可能会一鼓作气把这本书看完。至于原因,一是他谈论的这个话题也曾是我观察和思考过的,所以很想跟他好好交流交流,既然是交流,前提是需要先倾听,所以务必要先读一遍,而不仅仅是草草翻阅一遍。二是因为害怕生闷气伤身体,还不如看看书,找个有趣的灵魂对自己的“过失”指点一二。
       在谈及自己为什么关注“建筑与文化之间的关系”这一话题时,汉宝德先生直言不讳的谈了自己的个人原因:“我思考此问题的动机完全是因为沟通不良(自己从外国学来的,具有国际主义性格的建筑观念,没有办法与国人沟通),当我发现理性并不能解决沟通的问题后,才慢慢开了窍,意识到不论建筑是高级艺术还是民俗技艺,不同民族就有不同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是不分层次的。今天的建筑界与业主及社会大众沟通不良,完全是学院派的教育使建筑工作者拥有专业的傲慢,不肯去了解民族的价值观所致。所以,我主张建筑界应进行一种文化的反省,面对沟通不良问题,可以先探讨我们中国人的基本文化特质是什么,而这些特质所要求于建筑的又是什么?”。
       为了更好的探讨上述问题,宝德先生举了一个中国特有的“城市违章建筑现象”。这个现象到底是怎么回事?宝德先生不认为这是有些人口中的“因为国人穷,建筑空间不足”,他认为说不过去,因为日本和韩国同行也有建筑面积狭窄的问题,但是却很遵守规则。因此,宝德先生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仅仅从建筑本身入手,还要从更广阔的行为文化着手。作为一种中国人行为的外显,与贫、富无关,而是与中国民族建筑行为的独特文化和精神入手,不仅要说明事实,还要寻求发生此事实背后的文化力量。他强调;“发掘形式后面的文化特质,才可以使我们真正了解中国的建筑文化,帮助我们掌握中国建筑的主体价值。只有了解主体价值的所在,在现代化的浪潮中才不致失掉民族的特质。在接受现代化的过程中,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什么有些西方的要素很容易被吸收,而有些则被排除”。
      如何去发掘呢?宝德先生坦言:“自建筑寻求文化基础是一个方向,但它常常是不够的,有时候,不得不从文化寻求建筑的起源,两者是缺一不可的。那怎样寻求呢?如果没有参考资料,我们要学,就只有靠敏锐的观察和缜密的思辨了。”
     那宝德先生观察和思辨的结论是什么呢?他认为:“一个民族建筑外显的形式,可以一直回溯到文化的起源,这在中国古建筑上看得特别清楚,我认为中国文化是一个经过包装的原始文化,”
     为什么宝德先生会下此结论?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20919-1200430.html

上一篇:《人工智能基础》读书笔记9:杠杆结构和伸缩结构
下一篇:阅读与悦读
收藏 IP: 117.136.70.*| 热度|

1 曾荣昌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19: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