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摄影测量与计算机视觉
(2)相机的发展史
1. 胶片相机
在李连杰主演的《黄飞鸿》系列里,十三姨提着一个笨重的、黑箱子一样照相机,放在一人高的三脚架上进行拍摄。然而这可能是19世纪最先进的照相机了。
图1 19世纪的照相机
图1中的相机像一个暗箱,事实上,画家发明的暗箱就是相机之前身。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们借助小孔成像绘画时,发现成像暗淡。数学家卡尔达诺(Cardano,1501-1576)注意到(此君与另外一个数学家塔塔利亚,关于一元三次代数方程解的优先权之争,甚至可以写成一本书),如果将暗箱的小孔换成凸透镜,成像更明亮——透镜汇聚了更大角度的光。后来,巴尔巴罗又发明光圈。清晰成像的问题暂告解决。至今,透镜组和光圈依然是现代相机的标准配件。万事具备,只欠东风;将像永久记录下来成了最后障碍。跨过这道坎的依然是画家(哦,画家!感谢你们)。
1839年,法国画家达盖尔(Daguerre,1787-1851)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真正的照相机。在此之前,博学的德国教授舒尔兹(Schulze,1687-1774)发现银的混合物在日光下会变黑(许多德国人因此认为舒尔兹才是照相术的发明人)。达盖尔对舒尔兹的发现进行了改进,他采用碘化银作为感光材料,并配备完整的显影和定影过程。达盖尔摄影法完全可以DIY:(1)制作感光材料。准备一个铜质金属板,表面镀银,再喷碘蒸汽(碘在常温下极易升华)。碘和银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不稳定的碘化银。(2)成像。拉来你的模特(文静型的请优先考虑!),打开暗箱镜头盖,对着一动不动的TA曝光20分钟。碘化银在强光下重新分解为碘和银;弱光处保持不变。(3)显影。取出铜板,在暗室中喷汞蒸气(汞的沸点是356度,但在75度就好了,它同样挥发很快)。汞与银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亮亮的汞化银;碘化银不发生反应。(4)定影。用氯化钠冲洗,食盐和碘化银发生反应并溶于水,显出黑黑的铜板底;汞化银不发生反应。好了,大功告成!如果不出意外,得到的像片效果如图2。和现在的主流相机相比,是不是有独特的味道?
图2 达尔盖的银版摄影
达盖尔摄影法虽然有很好的光泽和艺术效果,但都是正片,无法复制,铜板也必须隔空保存。此后,胶片相机进一步发展,从黑白到彩色,从正片到负片、反转片。但原理依然是借助银颗粒的化学特性,操作依然是暗室下的定影与显影。不过,现代的胶卷(以及配套的冲洗)还是比十九世纪复杂多了。以彩色胶片为例。或许您认为,和人眼一样,找到一种感光材质,分别对红、绿、蓝敏感,不就得到彩色了吗。不幸的是,目前我们没有发现这种物质;卤化银(黑白的),依然是这颗星球上最好的感光材料。制作彩色胶片的原理如下:(1)在片基(片基相当于达尔盖的铜板底,现在主要是由乙酸纤维素酯制成,透明而具有弹性,可以卷成胶卷)上涂三层卤化银,称为感蓝层、感绿层和感红层。(2)分别在三层中均匀混入发色涂剂,称为成色剂。(3)曝光,卤化银晶体结构发生变化并聚结,形成潜影。显影,这些结构变化的结晶体被还原成黑色银颗粒的聚结体。同时,成色剂精确地按照卤化银转变为金属银的比例,等比转变为彩色染料,故也叫染料偶合体。(4)漂白,使银颗粒溶解;定影,将所有银洗掉,最后得到彩色像片。(流程大致如此。事实上,三层所用的发色剂为补色涂剂。黄对应感蓝涂层,品红对应感绿,青对应感红。这也导致为何有彩色负片和彩色反转片的说法。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去查阅材料。)
2. 数码相机
可以说,是人们对化学(原子和分子层面)的不断认识,成就了不断发展的胶片摄影术;并在90年代末,达到最高峰。然而,所谓盛极而衰,亢龙有悔,随着科技的进步,量子层面上出现的强大对手,将最终压垮胶片摄影,附带着生产胶片的商业帝国。
距离达盖尔发明照相机仅过了短短半个世纪。1887年,物理学家赫兹(Hertz,1857-1894)发现电子可以捕获光。现在我们知道,这就是光电效应。然而,当时量子力学尚未问世。1900年,为解决连续的能量带来无穷大的疑难,满心疑惑的普朗克(Planck,1858-1947)提出能量量子化假说:E = hv,但一直试图否证它。到了1905年,坚定的天才爱因斯坦(Einstein,1879-1955)闪亮登场。他利用量子化假说成功诠释了光电效应。很多人由于爱因斯坦未因相对论获得诺贝尔奖而耿耿于怀。依在下愚见,光电效应自然也是诺奖级成就中的上上之作。现代的科技大厦离不开光电效应。你面前的电脑屏幕、智能手机,数码相机…,无一不是它的产物,阁下您被包围啦。
(至于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未获得诺贝尔奖,据信是这样的典故。二十世纪初是哲学家的天下。和当时如日中天的柏格森(Bergson,1859-1941)相比,爱因斯坦只能算是月光下烛火。在一次关于时间的辩论中,帕格森用了30分钟阐述他对时间哲学意义的思考。年轻的爱因斯坦只回应了一句:“除了物理学家的时间,只有心理时间,哲学家的时间并不存在。”在那个时代号称最伟大的思想家面前如此决绝是需要勇气的。当然,爱因斯坦从不缺乏勇气。在更年轻的时候,他已经在博士论文中攻击权威了!结果我们都知道了。几个月后爱因斯坦还是得到了诺贝尔奖,不过是以光电效应的名义。不过他又反击了一次:领奖致辞只有相对论,而对光电效应避而不谈。100年后的今天,时过境迁。引用霍金的话来说:“哲学死了。哲学已经跟不上科学尤其是物理学的现代发展。在我们探索知识的进程中,科学家已成为发现的火炬手”。当然,当代也有一些大科学家力挺哲学,这个话题就此打住。)
图3 爱因斯坦与柏格森 (图片取至科学美国人中文版)
然而,从物理规律,到真正的数码相机,还有一段路要走。我们先回顾光电效应的基本原理。以下公式描述光电转换的大致过程:
(1)
其中λ代表入射波长,理论上趋于无限,但对于普通光学相机,有效成像波段仅在全色波段附近;b(λ)代表成感光材料上的辐射强度,即单位面积上所照射的光子数;q(λ)为量子效率,是激发电子流与入射光子流之比,和感光材质有关。整个公式就表示,在感光材料δA面积上,δt时间内,所激发的电子数的总和N。(注意到入射光与激发电子之间的线性关系,理论上可以通过电压数值化后的图像来反演场景的辐射信息。)
那么在可见光下,什么样的物理材料能够非常容易地激发出电子呢?1969年,贝尔实验室的博伊尔(Boyle,1924-2011)和史密斯(Smith,1930-),在研制存储器的时候,发明了一种称作为电荷耦合器件(charge coupled device, CCD)的元件,这是一种高感光度的半导体单晶材料。他们后来发现,CCD在被照明时,元件表面将产生电荷。后面就是工程师的事了:制造电容组,收集面阵上的电荷,传给电荷放大器,转换成电压信号。
图4 斯密斯和博伊尔
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被授予“光纤通信和CCD的发明”。CCD获奖实至名归,它在世纪之交逐渐取代了以往的胶片成像,由此带来摄影技术的彻底革命,促进医学、天文学、摄影测量学的发展,也是计算机视觉等诸多计算机学科的强大推动力。上世纪90年代末仍存在着关于“CCD是否将取代胶片”的争论,柯达帝国也誓死捍卫自己的疆土。而今,胶片已成过往云烟,柯达也真的算是死了。2012年申请破产保护,转型数码市场太晚了!
在摄影测量学中使用的专业光学相机,包括大部分单反数码相机,主要成像器件都是CCD;不过,普通大众,以及计算机视觉中常用的数码相机,以及手机自带的相机、电脑上的摄像头,成像器件是互补式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omplementary Metal-Oxide-Semiconductor,CMOS),而非CCD的单晶材料(您没记错,CMOS同时是电脑里面随机存储器的缩写!)。当然,这两者都遵循光电效应,本质上并无区别。CMOS感光组件造价低廉,比CCD耗电量低、数据传输快,统治着中低端数码相机市场。
感谢CCD、CMOS等感光器件,我们实现了光电转换。接下来,如何存储激发得到的电子的问题留给了另一项物理技术:模数转换(A/D)。模数转换是将连接变化的模拟量(电压)转换成离散的数字量(数模转换正相反,它是将数字转换成连续的电流信号)。离散化后得到的光栅矩阵,称之为像素。采样定理决定了最优的采样方法。
最后一步是存储数字信号。我们可以先将数字信号放入内存(半导体存储单元),然后存放到外存中(软盘、硬盘、光盘等)。对于光学传感器获得的数字信号,我们赋予一定的文件头,并称之为图像(或影像、像片)。文件头定义了图像的读写格式,常用的格式包括jpg、png、bmp、tiff等。
本节最后,与达盖尔摄影法类似(虽然这次你基本上没法DIY),我们回顾整个数码相机的摄影流程。首先,你用数码相机取景、调焦、拍摄,光子从物体出发,经过透光的镜头,打在CCD上,引起电压的变化,这些电压经过放大和模数转换,化为一系列01代码,被忠实地记录到磁盘中。然后,你把这个图像文件拷贝到电脑上,CPU接到显示指令,通过数模转换,将数字信号转换为电压(或电流),显示器读出电信号,再通过光电效应,发出光子,被你的眼睛捕获,场景得以再现。
下期再会。
系列1 光与视觉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20501-984870.html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7 21: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