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ssper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assper

博文

摄影测量与计算机视觉——(4)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上 精选

已有 8384 次阅读 2016-6-27 14:44 |个人分类:科普系列|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下知地理


摄影测量与计算机视觉

(4)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上

1.     引子——图穷匕见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歌毕,荆轲提剑出燕京,带着督亢地图面见秦王。图穷匕见,荆轲扯住秦王袖子刺去,未中。秦王挣裂衣袖,绕柱而走,拔出长剑,斩杀了荆轲(古代君王多孔武有力之辈,特别是开国之君。纣王托梁换柱,项羽力拔山河气盖世,刘备射张宝、战吕布,赵匡胤太祖长拳)。为何督亢地图如此重要?在古代,地图是军事上珍贵而稀缺的资源。那时候,还没有测量学家这个职业;在原理和技术上,对于如何测制大面积的地形图也一筹莫展。

在这一篇中,我们主要介绍中国的古代天文和测绘成就,这算是中国古代科技史上的光辉一页。古代,天文与地理不分,通达者,被尊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2.     八卦与历法

上世纪20年代,仰韶文化(公元前5000-前3000年,属于新石器时代,已经从母系社会进入父系社会)、龙山文化(公元前3000-前1000年,新石器时代晚期,一般认为是仰韶文化的继承)的相继发现,成为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发源。70年代末,又发现山西陶寺遗址(年代约公元前2500-前2000年,被认为是尧的都城,包括最早的观象台和日影天文观测系统)。至今,已历时近百年。历来史学考古困难重重,主因就是古本只言片语难窥全貌,信息传递中的自身谬误亦难排除。当时王国维提出二重证据法“历史文献需与地下文物一一印证”,创新史学。随着现代科学发展,遗传学无疑为考古注入一剂强心针。三管齐下,大大增加了考古的准确度。即便如此,史上很多公案难有定论。如八卦起源,素有占卜和立圭测影两说。细分,可能达上百种。笔者尽量舍弃不确定之处。即便如此,本小节以下文字,有证据也有疑问。请慎读。

八卦,原为八圭。何为圭?测日影之器也。《易传·系辞》记载“伏羲画卦”,源于“立圭测影”。如何测影?光的直线传播是也。请回顾本系列第一篇。图1是明朝仿元郭守敬(1231-1316)制造的圭表。表为立柱,阳光经过时,将影子投影在地面的圭上,称圭影。圭方位正北正南,故圭影指中午12点之影。郭守敬之前,用尺子测影长不准,究竟那里算是影子的端点?(您可以站在阳光下感受一下,并反推身高,是否精准?)。郭守敬发现了小孔成像法测量。用铜钱一般的“影符”,中间有孔,只允许少量阳光通过,此时圭面成像清晰明亮(和我们第一篇介绍的西方画家的发现类似),极大提高了测量精度。从古人立圭测影,到小孔成像的运用,其间可能经历了漫长的6000余年。不过,还是比西方的小孔成像运用于作画早了2个多世纪。故,八圭,就是八个时刻的圭影(一说是八个圭木)。而圭右边的卜,也可看作是竖着的表(|)和太阳(、)。

图1 圭表。 明朝仿郭守敬作,现位于北京古观象台。


那么,立圭测影,所为者何?主要就是天文历法。历法是以太阳回归年(或朔望月)为基础的授时系统。现在主要有阳历、阴历、阴阳合历。

根据遗传学和出土实物,8000年前的伏羲一族开始散布中原。伏羲并非人名,而是氏族名。原为“伏羲世”,忌讳李世民之名而在唐代改称伏羲氏。在漫长的摸索中(8000至5000年前),最早的历法出现了,称连山。伏羲氏东西各有7座山,山间6座谷。从冬至到夏至,上半年太阳逐日北归;从夏至到冬至,下半年逐日南藏。东升西落,各经6座山谷。因此,12个月就确定了。太阳周而复始,是为一回归年,故连山历属于阳历。(此节争议较大。连山之词,初见于《周礼·春官·宗伯·大卜》:“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其经卦皆八,其别皆六十有四。”周易,完全是一部占卜书,并无历法功能;故连山亦可能为占卜。将其作为历法名,是根据伏羲氏彩陶连山纹路考古推测[1]

以山测日,并不精确;伏羲氏继而发现了立圭测影之法。原理上面已经介绍,这里不再复述。每日12点测影长,连续记录365天;以后就可按图索骥,和我们现在查挂历一样(每过一天,在上面画个圈)。现在重点来了:怎么记录每日影长?没有文字(文字成熟要等到商周),更没有数字(阿拉伯数字要再等至少4000年!),这1~365,该如何记录

“伏羲画卦,一画开天”。伏羲的卦,实际是圭,就是记录圭影的图像符号。卦有两种基本符号:—,--,前阳后阴,是为两仪,可记录冬至、夏至。如果两两组合,得到:=,==--,可额外记春分、秋分,是为四象;三个组合,得8卦。四个组合,得16卦,5个组合,32卦,6个组合,64卦。等等,这不是二进制吗?没错,把—当做0,把--当做1,64卦就是长度为6的2进制数之排列组合。待到八卦在17世纪传入欧洲,大数学家莱布尼兹非常惊讶,想不到上古华夏就精通这么复杂的数学,并依葫芦画瓢提出了二进制。直到1847年,布尔(1815-1864)才提出他的布尔代数:为二进制配备集合、逻辑等算符。也就是说伏羲的二进制至少领先了5000年!

只用两种符号,比画365条杠高明太多;在只会画杠杠的年代里,二进制也比十进制也进步太多!体现了文明草创时期先人勇于探索之精神和敏锐的头脑。(进制确实对文明影响深远,玛雅文明覆灭与其采用复杂难用的二十进制不无关系!)

如果我们不畏谬误,再深入一点。为了记录365,伏羲将卦分成两圈。内圈,60卦,每卦再细分6爻,所谓爻,就是“日”。外圈,4卦,按照平润年,各代表5天或6天。即,内圈360天,外圈5或6天。内外之分有深刻的含义:内圈360,对应天球周期,一爻,代表太阳在天球上运行1度。事实上,回归年是365.25日,所以太阳每天走的距离,不到1度。日没法以小数为单位,只有取整,这就体现外圈的作用了。外圈4卦,分别对应两分两至。360外的天数由外圈调整:平年,每隔90天,冬至额外计2日,其他各额外计1日,就是365日了;闰年不复叙述。

所谓:日观圭影,夜观星象。月有圆缺,称朔望。月亮永远以一面对着我们,故,月之朔望,完全对应地球自转。将地球公转的阳历,结合地球自转的阴历,更显完善。这正是华夏历代沿用至今的阴阳合历(不要想当然地认为我们现在俗称的“农历”或“阴历”是阴历)。阴阳合历的两大要义,一是上述之阳历;二是用朔望月标示太阴历,月初为新月,十五为圆月。由于朔望月短于太阳月,所以阴阳合历必须设置“闰月”。那么阴历具体怎么用卦和爻计算呢?巧合的是:伏羲六十四卦,每卦六爻,共计三百八十四爻,正对应闰年的六个朔望小月、七个朔望大月的总日数:6×29 +7×30 = 384。平年则少计一润月。(注,八卦之说历来繁冗复杂,数学上的巧合并不一定代表史实。)

图1 太极八卦图。每卦由6个二进制数—、--组成(圆圈最外围),文字乃后世所配。至于太极中的阴鱼阳鱼,争议更大。右边阳鱼似乎从冬至到夏至,逐渐下游,并过了夏至线,直至大暑(地轴倾斜,土有热容,游至大暑而非夏至更具科学意义)。左鱼同理推断。

3.     古代宇宙观

对于天文和测绘,古代宇宙观为我们建立了赖以参考的坐标,不得不查。

根据同位素遗传考古学,20万年前智人出走非洲,曲曲折折,遍及世界。10万年前有一支到达东亚,但没有进入华夏区域。7万年前从非洲腹地又走出一支,进入华夏,并分成两支。乃华夏之起源[2]。公元前6000年,伏羲氏可能发祥于黄河上游的甘肃天水大地湾。公元前5200 年,伏羲支族“太昊氏”(神农氏、炎帝氏)东扩到黄河中游的陕西宝鸡北首岭(陈仓)。公元前2500 年,“太昊氏”支族东扩到黄河下游。龙山末期,即公元前2000年左右,发生“炎黄之战”,中原以北的游牧民族,黄帝族南下,入主中原。在颛顼时期,击败了西部伏羲祖族 “共工氏”和中原神农族的“蚩尤氏”。尧舜时期,伐灭山西陶市,平毁太极台(天文观测站)。大禹时期,到达山西夏县建立都城“禹墟”。其子启,攻伐洛阳,建中原第一王朝“夏”。其间,中华民族逐渐形成,炎黄一家。

(如果[1]采用的遗传学资料无误,结合考古文物的分布,这段历史有一定可信度。同位素鉴定是强力的科学依据。几年前,科学家通过研究鸡和蛋的同位素鉴定,得出“先有鸡,后有蛋”的论断。可算终结一桩千古疑案。)

这段历史所对应的朴素上古宇宙观,同位素测定同样帮不上忙,只能根据有限的文物史料去推测,无疑增加了不确定性。当然我们可以推断古人肯定是有宇宙观的,对文物的解读也说明浑天说和宣夜说可能都起源于这个时代,我们这里还是略过。

而史料记载的最早的盖天说可能起源于夏商时期。至汉,又产生浑天说。其时两者产生了巨大的争执。而另外一种主流学说:“宣夜说”,可算是“道家正统”,初见于《庄子》。(古代有六说,其中,昕天、穹天、安天,没有形成大的体系,从略。)这三种学说,除了互相诘难之外,更是相互纠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比如浑天说后来就借用宣夜说的本源思想。我们试作一一说明。

盖天说最著名的论断应该是“天圆地方”,初见于《周髀算经》、《淮南子》。天是个圆圆的盖子(半球面),地是方形的棋盘。一个半球怎么盖在一个方棋盘上?盖天说因此而饱受责难。后来改进为:天象盖笠,地法覆盘。这个盘可能是圆形的,也可能是比天大的正方形。不管怎么说,反正是盖上了。另外一种说法是,天地之间有八根大柱子支撑。这也算解答了“怎么盖”的问题。在东汉时代,产生了针对盖天说的“八大诘难”,盖天说因此式微(在实用上),浑天势涨。但天圆地方的思想,由于受到儒家推崇,长期被视为官方学说。

浑天说最早的集大成者是张衡(78-139),著有《灵宪》和《浑天仪注》;但他从扬雄的《太玄经》中受益颇多。其主流思想是:天是球体。日月星辰在球壳上。下半球是水,而地,是上平下圆的半球体,刚好浮在水上。天球的直径,为二亿三万二千三百里,称八极。天与地的距离、地的厚度,都是八极的一半。张衡认为天外无尽、但不知何物。这是最早的无限宇宙论之一。浑天说持续发展,后来,深受宣夜说影响,认为水是不必要的,而是气;地浮在气中。浑天说的后继代表是祖冲之和葛洪、王潘等人。

宣夜说,早见于《庄子逍遥游》,乃道家正统学说(虽然浑天和盖天也算起源于道家)。它的思想用宋张载《正蒙》阐述:太虚无形,气之本体;气性分阴阳,而化万物;至大无外,至小无内。地纯阴凝聚于中,天浮阳运旋于外。恒星不动;日月五星逆天而行,地左旋。”是故,宣夜说是以气为宇宙本体的“一元论”,深合道家“道生一”的思想。认为宇宙无限(张衡的浑天论,也是借鉴与此)。指出恒星不动、而地球在旋转,具有科学意义。此外,它没有天球的假设,其优点是符合实际;缺点是在古代,没有这个假设很难进行天文测量,因此,天文观测基本上和宣夜说关系不大。

我们也参考一下和张衡同时代的托勒密(Ptolemaeus,90-168)。他主张地是球体,日月星辰绕地球圆周运动、远近不同。与日月星辰位于同一球壳相比,无疑更符合实际,观测精度也更高。托勒密的“大圆套小圆、精度不够再加圆”的做法,背后有数学理论的支撑。圆写作x = rsin(θ);y = rcos(θ);联想傅里叶变换:任何连续函数都可以由无穷多个正弦(或余弦)函数表达。天体轨道是连续的椭圆(函数),故以圆逼近椭圆甚至更复杂的轨道理论可行。


4.     汉代天文测量和制图

儒家所谓“天圆地方,君圣臣贤”,为保证“政治正确”,官方宣传“盖天说”直至明清。事实上,自汉以来,天文测量由历代史官负责,却以浑天为基准,原因自然是盖天说误差太大,从汉初开始即弃之不用。先重点谈谈张衡,他算是华夏通晓天文地理第一人。

张衡,为古代东汉时期的大科学家、文学家和画家,与同时代西方的托勒密可谓一时瑜亮。17岁时离乡游学、遍访天下。(参考孔子周游列国,毕达哥拉斯游历埃及,今日之青年学子也宜“多动”,学校和教育机构也宜给予更多支持)。张衡的浑天说我们上已述及。离太阳最近的恒星,比邻星,远在4.2亿光年之外,将恒星作为不动(或永恒旋转)之物,理所当然。赤道面与黄道面有23°倾斜,无论地球是圆是平,其自转轴指向北极星永恒不变,故古人将北极称为“天枢”,作为夜观天象的不动参照最好不过。赤道和北极也是浑天说的参照系。

(事实上,地球自转轴有个2.6万年的旋转周期,称为岁差。想想小时候玩的陀螺,你就知道岁差怎么回事了:随手一捻,陀螺在桌面转动;开始垂直,然后逐渐倾斜旋转;若保持一个固定倾斜角度旋转,与垂直旋转的差异,就是岁差。根据相对论,我们看到北极星实际上扫出了一个2.6万年周期的圆锥。托勒密以及更早的喜帕恰斯,已知岁差的存在。而中国要等到东晋时期的虞喜。此外,还有规模小得多的“极移”,起因是地球并非刚体,极点有微小移动。)

根据浑天说(或盖天)进行天文测量,最主要的难点是日月五星。太阳和月亮,前者被地球绕,后者绕地球,均和观测中心有直接关系,观测值和解释倒还协调,如太阳就在与赤道面夹角23°的黄道面上运行,每日太阳到了哪里可以预测。至于肉眼可见之五大行星,在天球上忽快忽慢、忽走忽停忽倒退。虽然可以日日观察,并记录在浑天仪上,但如何解释?张衡认为:近天则迟,远天则速。这时,五大行星就不是在同一个天球壳上了。据此,他对行星归类:水星和金星一类,火星、木星和土星一类。这也是由一定道理的,前者在地球轨道内,后者在外。

古代天文学家同时也是地理学家。托勒密的贡献主要是地图绘制。他不仅绘出当时世界上最精确、最完整的地形图,还指定了一系列绘图原则,包括绘图前必须对地球经纬度作精确观测和测量。这得益于他正确的“地是球体”的天文思想。而张衡主要是制作了候风地动仪,以监测地震。也考察陨石,指其乃从天而降(西方到了19世纪才认可陨石来自天外)。同时,张衡也绘制了可能是中国当时最早的地形图,一直流传至唐,遗失。故我们无法推测他所用何法。不过有一点很清楚,直至明清,中国所有的地图都是平面图,局部区域精度尚可;但拼成全国地图时,球面到平面的投影误差却相当可观。托勒密的成就建立在欧式几何之上,而同为天才的张衡却没有这样的数学基础,天文成就稍有不及。从那时起,中国科学几近停滞,直至中国近代。如浑天、盖天两种错误学说之争竟延续至明末清初传教士来华,令人叹息。“希腊时期的形式逻辑(在欧式几何中),配合文艺复兴时期的通过系统实验对因果关系之寻求,成就了西方科学的发展。中国古代贤哲没有走上这两步。”爱因斯坦如是总结。


本篇讨论了上古至汉的天文历法,即以日为单位的授时系统。以时辰为单位的授时系统,以及汉以后的天文地理和测绘的进一步发展,下篇再会。


[1] 张远山,陶器之道,开天辟地。《社会科学论坛》,2014年第3期。

[2] 李辉,金力.重建东亚人类的族谱。《科学人》第78 期,2008 年8 月号。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20501-987091.html

上一篇:摄影测量与计算机视觉 (3)双目视觉与怪兽
下一篇:摄影测量与计算机视觉(5)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下
收藏 IP: 130.56.217.*| 热度|

6 徐令予 黄永义 迟延崑 guhanxian xiyouxiyou zjzhaokeqin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7 04: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