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孤魂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wufp 真实,自由,诚挚,平等 (个人天地,纯属消遣)

博文

敢问科学家的情商为何物? 精选

已有 11203 次阅读 2012-11-8 09:26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情商、科学家

      记得当年与某著名科学家和973首席聊天的时候,他吐露了一点成功的秘诀,当个成功的科学家,情商比智商重要。能否先对人笑,再让别人对你笑,是成功与否的关键。大科学家和首席科学家就是那种能够协调各种关系,大家都认可可以作为领袖的人物。
      这是很多年前的事情了,我一直是信以为真并奉为信条。尽管我自己是茅坑里的石头,学不会这个,但我还是非常羡慕那些天生有个好情商的人,尤其是我知道的不下几十位当今学界领袖人物,博士一毕业或做过一两年博后,改行做管理,是从科员干起,最后都变成领导,同时又都成为知名大学者。尽管在我看来,他们的科研天分和贡献平平,可他们却都能获得各种国家大奖。这些事实,的确让我相信,情商的确是成功的关键因素。
      不过,在佩雷尔曼让我知道名字之后,回想起当年的陈景润,还有回忆起书上写的关于牛顿、法拉第等人的故事、关于鲍林的轶闻,以及爱因斯坦和波尔之争,不仅让我对我首席科学家的教诲开始略有疑问,便找出以前LD上学时用过的课本来看了看,也在百度文库里找了找,关于情商,到底是如何让科学家成功和失败的。
     在百度文库里,关于情商的归纳还是比较全面和简洁的可以参看链接http://baike.baidu.com/view/305.htm
     情商(情绪情感智慧),由两位美国心理学家约翰·梅耶(新罕布什尔大学)和彼得·萨洛维(耶鲁大学)于1990年首先提出,但并没有引起全球范围内的关注,直至1995年,由时任《纽约时报》的科学记者丹尼尔·戈尔曼出版了《情商:为什么情商比智商更重要》一书,才引起全球性的EQ研究与讨论。
     丹尼尔·戈尔曼被誉为“情商之父”,他提出情商的概念: “情感智商包含了自制热忱坚持,以及自我驱动、自我鞭策的能力”。
    情商包括五个方面:
  1.了解自我,监视情绪时时刻刻的变化,能够察觉某种情绪的出现,观察和审视自己的内心体验,它是情感智商的核心,只有认识自己,才能成为自己生活的主宰。
  2.自我管理,调控自己的情绪,使之适时适度地表现出来,即能调控自己;
  3.自我激励,能够依据活动的某种目标,调动、指挥情绪的能力,它能够使人走出生命中的低潮,重新出发;
  4.识别他人的情绪,能够通过细微的社会信号、敏感地感受到他人的需求与欲望,是认知他人的情绪,这是与他人正常交往,实现顺利沟通的基础;
  5.处理人际关系,调控自己与他人的情绪反应的技巧。
    哦,原来如此。原来沟通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虽然是情商的一部分,而其它三个方面都排在这个能力的前面。作为科学研究这个职业,的确与前面三个方面息息相关,难怪耳熟能详的大科学家虽然有的人在当时被埋没,被压迫,甚至被迫害致死,但,这并不能改变其作为科学家成功的事实。
    平时几个人聊天也好,科学网上看博友们的文章或者评论也好,经常看到所谓的情商比智商重要的话,而他们说的情商大都是情商内容的后面两个部分。这不禁让我想起老家的手艺人,按照这个推理,手艺可以不好,但是,说话必须堆满笑脸;歌唱家们唱歌可以一般般,但是,看见粉丝最好都能给个美国式熊抱;写小说的可以不关注时代和人类本身的特质,只要在作协开会或者和书商交往中态度谦卑,抑或签名售书能给每个顾客都送一个飞吻.......
    原来情商在中国大众眼里和在提出情商的心理学家眼里不是一回事儿了,难怪我们的情商都特别高,科学家看上去个个像官员;官员看上去个个像商人;商人看起来都像学者;成功在中国人眼里也不再是一种贡献和成就感,而是一种社会的承认度,所以,眼下所谓的成功就是当上公务员或者当一个什么官。科研工作者,只要是没有权职,基本上就是科研农民工,算不得什么成功人士。
    一个失去了自我认知、自我管理和自我激励能力在官场里满脸堆笑的所谓科学家,可能红极一时,却不知道他会不会在科学史的长河中留下一点痕迹,更不知道他每天上床睡觉的时候是为科研的进展感到满足还是为领导承诺他的官阶要进步了而暗暗发笑。
    当圆滑和世故成为情商高的标准,由此获得的利益作为成功的标志,我看没有这样的情商和成功更睡得着,睡得香。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1814-630386.html

上一篇:反转片效果的秋天
下一篇:认真的遐思
收藏 IP: 210.72.154.*| 热度|

109 蔣勁松 李学宽 严海燕 肖重发 罗教明 迟菲 杨正瓴 赵宇 刘洋 陆俊茜 辛晓十 武夷山 吕喆 苏德辰 庄世宇 谢强 王春艳 黄晓磊 李祥海 陈小润 翟自洋 曹聪 张星元 孔梅 何士刚 安海龙 陈绥阳 曹裕波 陈安 王耀 鲍海飞 肖振亚 刘艳红 李土荣 孙学军 杨秀海 彭思龙 袁君云 吴浩宇 李伟钢 王枫 魏武 吕乃基 林中祥 陈凯敏 章迅来 李华芬 陈国文 高绪仁 黄振宇 马红孺 朱志敏 褚海亮 李志军 李庆祥 肖创 郭保华 汤代明 郭向云 禹荣明 薛宇 刘波 李宇斌 武洪臣 孟津 李志俊 傅晓明 杨月琴 马英 赵凤光 余昕 王桂颖 张玉秀 马春旺 刘广明 唐常杰 周春雷 张木诚 李文亮 王水 贺乐 吕磊 张云 王江云 刘智 戴德昌 吕振超 wgq3867 zhanghuatian yxh3161 FloatingRose Zxt2012 anran123 fansg xiaxiaoxue86 retiree bwhybwhy azby66 wangguofengw myyddd fishman936 zzjtcm xsongy silentyf bridgeneer yunmu xqhuang xuyiganghz zhujiangjin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9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15: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