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去杭州参加了浙江省第九届馆藏图书展示交流会,颇有收获。然而,对在交流会上听到一位高中老师的“购书标准”印象更深刻:“领导说了今年图书馆新购1800本图书,每本不能超过20元!”很巧,今天中午从校图书馆回来的路上第二次捡到了数量可观的被废弃的“书腰”(之前曾捡到过一张——《英国文化与工业精神的衰落:1850-1980》,内容附后),忽然想说点自己的想法:
1.书腰(书衣)、图书价格与图书价值,哪样关乎图书的生命?从生态、环保、节约等角度来看,书腰(书衣)是必须的么?
2.图书馆对一个学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论大学还是中小学,可喜的是这位高中的领导还能拨36000元“巨款”新购图书(想想自己,入大学前还不知图书馆门朝那个方向。)。但简单的每本不超20元的采购标准是不是太简单了?
3.我们总是说“再穷不能穷教育,再穷不能穷孩子”,说明对教育的极其重视;但我们又总是能听到“图书经费有限……”等哭穷,也看到一些惊人的浪费和“大手笔”的开支……;我们也常为国人的年度人均读书量为个位数而羞愧……
4.书腰(书衣)的设计、生产也是需要耗费资源,遗憾的是它们可能成了“昙花一现”的无用之物。不过,对我来说,书腰当书签用也好。
5.因为我校致力于建设“生态性”大学,也有环境十分优美的校园。我也深受“生态”观念的影响,看到一些与此相悖的现象时,总能想起捡到的那张“书腰”上的所谓的“英国病”,也说明我们要建设的“生态文明”还任重道远!
6.如果从成本的角度粗略算一下,中午捡到的“书腰”可以买到好多本不超20元的图书啦。
最后,以“生态文明的内涵要求人的生活方式应主动以实用节约为原则,以适度消费为特征,追求基本生活需要的满足,崇尚精神和文化的享受。”[1]为结束语,与“生态文明”爱好者共勉。
附:《英国文化与工业精神的衰落:1850-1980》的“书腰”内容: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的工业国家,但是英国中上阶层人士从未对工业主义有过好感。本书引用小说、艺术、诗歌、政论、哲学、社会惯习等诸多方面的文献,生动地探讨了英国文化对只注重经济增长的现代工业社会的抵触和批判。从19世纪中叶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这一思潮深刻地影响了英国文化:包括文学、报纸、建筑,以及社会、历史、经济思想。学术界过去一直将英国这种注重享乐不思进取(即重生活质量不重GDP)状况称为“英国病”,但是回望过去,也许我们应该换种眼光来看。
参考文献:
[1]王旭烽,任重主编.生态文化辞典[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2:126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14:0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