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方高校发展的两条建议
贝尔杰森
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各位领导、老师们,大家好!
很荣幸,能有这样一个宝贵的机会让我和大家交流如何把学校建设得更好。1月2日,听完周书记代表学校领导班子所做的述职报告,结合我自己的切身感受,深刻的感觉到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咱们罗菲嘎大学在刚刚过去的2017年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取得了巨大的进步。2017年对于罗菲嘎大学的每一位老师,每一位同学来说都是不平凡的一年,包括我。
2017年,得到组织和领导信任,我的日常工作中,为集体、为师生服务的事项更多了。久而久之脑袋里装的东西也渐渐的发生了变化,以前想的是怎么把PPT做好,怎么把课讲好,怎么把项目保质保量的准时完成,怎么多发文章……现在,脑袋里想的除了这些,还有怎么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把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办成学校最有特色的学院,甚至有时候还会思考,到底我们要做什么,我们的学校才能成为世界一流。以下我将从两个方面来谈谈我的一些不成熟的想法。
一、地方高校发展的“田忌赛马”战略。
今年,我有幸参加了JN大学的培训学习,收获颇丰。整个学习过程,我一直带着这样一个疑问,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什么。别人的管理理念、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别人的人才引进已经放眼全球,别人的上课方式让我们耳目一新,别人一个二级学院的科研经费就比我们全校的多,别人招收的研究生数量都比我们招收的本科生多,等等等等。所谓细思极恐,越想越不敢想,我们要学的东西太多,而且我们在进步别人也在进步,这种追赶何时是个头?我们什么时候才能超越别人?有一天,我想通了,我的女儿回到家向我报告她在幼儿园里做了一个“丢手绢”的游戏。游戏我就不介绍了,但是做这个游戏有个常识,别人把手绢丢在你的后面,等你发现、拾起手绢然后开跑,那个要追的人都已经很远了,追起来很费劲,体力不好肯定追不上。但是,你做好预谋,突然调转方向反着跑,往往能够出奇制胜。这个游戏给我的启示是,也许长期以来我们陷入了一个“追赶”式的思维怪圈。在这种怪圈中,要么期望在先发者制定规则的游戏中去战胜别人,要么想在先发者开凿的隧道里超过别人……慢慢地“成为别人”成为了我们的奋斗目标,却忽略了我们想成为什么样的自己。那么怎么打破这样的思维怪圈,我想其中一种战略就是“田忌赛马”。
田忌赛马讲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故事,齐国的大将田忌,很喜欢赛马,有一回,他和齐威王约定,要进行一场比赛。各自的马都可以分为上,中,下三等。比赛的时候,齐威王总是用自己的上马对田忌的上马,中马对中马,下马对下马。由于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马强一些,所以比赛了几次,田忌都失败了。后来田忌的朋友,著名军事家孙膑就给田忌出了一个主意,用下等马去输给对方的上等马,然后用自己的上等马、中等马分别去挑战对方中等马、下等马,从而获得一个三战两胜的好成绩。
每次,故事讲完,同事都很懵,这个故事跟我们办好一所学校有什么关系?我的逻辑其实很简单,我们在很多方面和那些985、211高校都有很大差距,我们的教授,平均一年能有10万科研经费,1篇核心期刊就已经感觉很不错了,但是和人家比呢,不行!我们的博士,如果每年都能发一篇SCI感觉就已经很不错了,但是和人家比呢,差远了。我们的学生,从高考的分数到进校后的学习状况,我们是心知肚明的。未来,我们慢慢努力,也能招研究生、博士生,但是什么样的人会读我们的研究生,我们不得不去思考?
以上每一个方面都像是一场比赛,如果我只是一味的去拼命,我们目前以及在相当一个长时间内将会保持全败战绩。那我们可以在哪里扳回一局呢?我有个正在实施的不成熟的想法:我自己要去拿个国家级项目很难,但是我要挑选个把学生,指导他去拿一个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相对来说稍微容易一些;我自己一年发一篇核心期刊文章这不算什么,但是如果这篇文章第一作者把我换成跟我做实验的学生,不知道这个学生会PK掉多少省内高校的在校本科生。我自己要发一篇SCI文章和其它高校的教师相比,不值一提,但是如果这篇SCI论文的第一作者是跟我做实验的学生,不知道这个学生会PK掉多少211、985高校的在校本科生。这样我们就在本科生的教育这块扳回一分。这同时也需要我们的老师有一定的牺牲精神,因为也许不是第一作者了,工作量核算、科研奖励、职称评定等方面都会受到一些影响。但是反过来想,我们真能为了学生有所牺牲,那么我们不是就能在师德师风这一块再扳回一局吗?(从学校的战略层面上来讲,关注这些肯为学生牺牲的老师,给与适当的激励政策倾斜,可以形成气候,形成长效。)
更长远的看,这样一所让学生感动的学校会受到更多家长的认可,会有更多学生来报考,自然而然我们就有了更好的生源,到那个时候我们离一流大学还会远吗?
二、网络时代的“跨界打击”
2006年的时候,出了一本科幻小说《三体》,作者刘慈欣因之成为亚洲第一个雨果奖得主(雨果奖号称科幻届的诺贝奖)。该书在得到企业届大佬的精心品读、到处传唱,越发火爆。该书首次提出一个“降维攻击”概念,让人映象尤为深刻。降维攻击,简单的说就是想办法使对手的维度降低,从而对之造成毁灭性的打击。打个比方,韩国著名的电视剧《来自星星的你》总是出现这样一个桥段,男主人翁可以让时间停滞,然后他可以在这个三维的空间游刃有余。他的核心竞争力实际上就是把四维(三维空间+时间维度)的人类降到三维,从而轻松打击。这种让时间停滞的手段往往大多存在科幻中,不容易实现,就像要在现实竞争实践中减少对手的维度一样困难重重。但是换一个思路,提高自己的维度,相对来说就是降低对手的维度。就如美国科幻电视剧《闪电侠》中的闪电侠不断的提高自己的速度,其结果就是,对手相对于他来说速度无限的接近零,时间趋于停滞,因此也就受到他在某种程度上的降维打击。
从科幻回到现实,近年来的互联网企业的迅速崛起生动的展示了什么是降维攻击。例如人们加班不再吃方便面了,网上点个外卖就解决了。传统的方便面企业被打败了,因为它们比竞争对手少个互联网的维度。这样的例子还有淘宝等网购打败传统的实体店;微信渐渐取代短信等等。另外,中国强势互联网企业内部的迭代过程中,新浪、雅虎等门户网站被百度等搜索网站超越,后者又被腾讯等社交类企业超越……你会发现,后来者居上的过程并不是在既有的业务上去追赶、做大、做强,然后超越。实际上新的霸主有意无意都对既有的行业龙头采取了“研究、学习、不跟随”的战略,即“我研究你,我学习你,但我绝不跟你一样做”,研究、学习的目的是,知道对手的维度底细,从而从其他地方嫁接来更多的手段、思想,努力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从而提高自己的维度,对竞争者实行降维攻击。因此降维攻击从实用主义的角度来讲,更像跨界打击,即解决这个行业内的竞争问题,答案可能在其它行业中。
反观我们学校的发展,要想实现后发赶超,还真不能亦步亦趋去跟着其它高校的发展思路走。必须跳出“学习高校发展高校”的固有追赶思路,想办法去从其它行业学习、借鉴甚至嫁接发展思路,提高自己的发展维度,另辟蹊径,走一条不同于传统大学发展模式的、具有“凉都特色”的大学发展之路。这里有两个具体的建议,首先是大胆的拥抱互联网,敢为人先,使自己首先站到互联网+的高纬度上来。举例如网络课程的学分认定,可以让世界名家在极低成本下成为我们的师资,提高现有师资队伍的竞争活力;可以打破时间、地域的界限,让学生接受365天24小时的个性化教育,提高我们的教育对于受教育者的吸引力。其次,应用大数据技术,分析每个学生的学习习惯,推送精确到个人的培养方案,把学生培养成为他们自己最想成为,最可能成为的人才,而不是传统的“某个专业”的人才。最后,学校要多向企业学习,把企业的经验快速转化为高校自身发展的核新竞争力。因为,虽然我们的学校不盈利,但我们的学生要像产品一样去抢占市场。市场竞争机制及其意识应该成为每个高校工作者必备的基本素养。
以上这些仅仅是我的一些不成熟的偏狭看法,还请各位领导、老师批评指正。
2018年1月于罗菲嘎大学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1 20: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