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趁着下班前的一点时间,写点东西。
先说说鸟类摄影的若干类型吧。
鸟类摄影现在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特殊的摄影门类,在中国已经有数万人的发烧友和庞大的产业支撑。我的朋友中,既有不少这方面的顶尖高手,也有很多初级爱好者。上个星期的一个早晨,我在电梯碰到一位楼上的大哥,背着摄影包,身穿迷彩服,可谓是全副武装,兴冲冲地要出门,一问,原来是准备到东湖梅园去拍诱好的北红尾鸲!
诱拍我是不支持的。我不好打击别人的热情,但是还要做一点引导工作不是?于是我告诉他,要拍就拍绣眼鸟的花鸟图!嘿嘿,绣眼鸟不是那么容易被面包虫引诱的,但愿这位大哥能够静下心来思考一下自己该拍些什么类型的鸟类照片。
按照我自己的理解,鸟类摄影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第一:记录照。这是鸟类多样性调查最直接的证据,哪怕图片质量欠佳,但是你拍到就是最好的数据证明。典型特征清晰可辨,可以识别出鸟种,就是这类记录照的基本要求。这类照片后期只能做剪裁、亮度、对比度等基本调整,不可以PS。对庞大的科学网读者人群来说,这是我优先推荐的。毕竟大家的科学素养较之普通人群还是有一定区别的。很有可能某位读者在今后旅途中不经意的随手一拍,记录到一个国家鸟种新纪录也未可知。现实一点说,发现个省级鸟种分布新纪录还是机会很大的。
多数时候,自然生态摄影师拍到的都只是这种水平的照片。这实在是算不上大片。但在很多地区,大麻鳽都算是难得一见的稀罕物。
一不小心,在严东湖捡了一个新纪录:叽咋柳莺。虽然片子背景杂乱,但是主体够清晰。
第二:图鉴照。图鉴照的基本要求是姿态要比较规范,没有遮挡,鸟的特征要充分展示。大,便是好,高清是这类图片的代名词,最好是要能够数毛。每个鸟种的图鉴照可以包括雄鸟、雌鸟,成鸟、幼鸟,及冬羽、夏羽等等。看起来也不算太难,近就可以是不是?其实不然,很多时候,你需要对你的拍摄对象有深入的了解,关键的特征在翅斑还是顶纹......有时候,还要拍摄到飞起来翅膀展开后的斑纹才好分辨。做一个好的摄影师并不简单。这类图片在鸟类志、科普中用途很大,有时候很可能为你的图片卖个好价钱。
有些有一定经验的观鸟者也会把它当做北红尾鸲的雌鸟。其实不然。这是黑喉红尾鸲的雌鸟。注意和北红尾鸲的雌鸟相比,没有白色的翅斑。
上面这两张分别是金翅雀的成鸟和亚成鸟。看出来区别在哪里了吗?胸部有纵纹的是亚成鸟。
柳莺的辨识是鸟类识别中最难的。需要综合顶纹、眉纹、嘴色,腿色、翅斑、臀羽等各项因素进行判断。这张白斑尾柳莺的片子看起来平淡无奇,其实是等待了相当长时间才拍摄到暗含各要素的角度。不过,进一步确定如果有现场录音就完美啦。
第三:行为照。这个其实也可算在记录照之中,但是因为要求更高,所以单独列出来。这类照片可以记录鸟儿的捕食、贮食、筑巢、求偶、育雏、打斗、迁徙等各种行为。仔细观察,有可能有些行为是此前未见经传的。注意,拍摄育雏期间的图片,可能造成亲鸟弃巢,要慎重,一般不鼓励拍摄及发表,公开时也要滞后,并隐含时间地点等关键要素。
捕鱼的黄尾鳽。注意看它的喙,像鱼叉一样直接刺破了鱼儿的身体。
这张红头长尾山雀做图鉴照有些不合适,因为鸟喙被遮挡。但是请看它筑巢的材料,人工织物对吧?
风沙中将嘴巴埋在羽毛中的红颈滨鹬,微微眯着眼睛盯着5米外趴在沙地上口鼻满是沙尘狼狈不堪的我。
第四:生态照。简单而言,就是照片要能反应鸟类的生态环境,鸟儿本身不需要占据太大的比例。很多风光摄影的佳作中都可以看到鸟儿的身影。
紫云英花海中的繁殖羽牛背鹭。这么远的距离,眼神光是断然看不到的,可是还是一张不错的片子对吧?
柳絮飘飞的日子,一只小白鹭翩然而至。
渔港码头的澳洲银鸥。看背景,就知道这是外国鸟对不对?
白骨顶鸡、绿头鸭和银鸥。澳洲司空见惯的场景,中国游客则是受宠若惊。
第五:艺术照。我们常说的花鸟图基本都可以归到这一类。目前国内鸟人诱拍、摆拍的也多数是这一类。
但是,诱拍、摆拍,首先是用一个框框把自己的思维给限定死了,出来的鸟片,基本上都是一个套路,其实并无太多艺术性可言,而且你有我有大家都有,缺乏创新,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去拍这些垃圾片,是非常不划算的!!!
还是红头长尾山雀,如果没有枝头上那两根若有若无的蜘蛛丝作为画眼,这张片子或许我会删掉。自然摄影的乐趣之一,就在于发现这种你无法预料的场景。
近景可怜的花骨朵与远景繁茂的盛开的梅花形成对比,加上那明亮的眼睛......这张红胁蓝尾鸲的雌鸟的照片,在不经意下被拍摄,在上百张片子中筛选出来的一张。
山雀献寿图,吉祥的场面献给大家,祝大家新年吉祥!你可以预料到黄腹山雀吃腊梅花或者果实,怎么也不会想到他还会来个仙人摘桃还逃之夭夭吧?
好的鸟片,要敢于标注:此片谨遵自然生态摄影道德规范!
这只灰背鸫正准备偷吃菜地里的乱菜叶。在武汉大学逸夫馆背后的菜地拍摄。
当然,这几种类型的图片概念只是相对而言,常常会有交叉,某些作品完全可能具有多重属性。大家可以在实际拍摄过程中注意把握。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0 23: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