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武大的校园里面,曾经拍到过几次白腰文鸟。
白腰文鸟大小和麻雀类似,不注意的话可能会误以为是麻雀而忽略掉。虽然都是雀形目的,仔细看,白腰文鸟和麻雀的差别还是明显的。白腰文鸟长约10 -12厘米,比麻雀的14厘米略小,上体栗褐色,腰腹与两胁近白色。有时可见背部中央有一黑褐色斑纹,形如“文”字,“白腰文鸟”因而得名。其实,和麻雀一样,白腰文鸟常常结成小群,也是够嘈杂吵闹的,而非看字面意义文鸟即是文雅的鸟。
白腰文鸟多栖息于于灌木丛和竹林中,武汉植物园门口处有一丛竹子,经常可以看到这种小鸟在其中。在农作区及山脚地带的树丛和耕地也常见,武汉老年病医院的一个荷塘边也有稳定的记录。平时常常集成十余只一起群居活动,故还有"十姐妹"之名。白腰文鸟喜欢洗澡,常常会看到它们跳进小溪或者池塘中扑腾。若出现不喜欢洗澡的,那很可能是患病了。
白腰文鸟分布于我国华中、华东、华南和西南地区,云南一代的主要subsquamicollis 亚种,其它地区多为swinhoei亚种。文鸟属在武汉野外还有一种斑文鸟,下体斑纹很明显,数量要更少一些,据记录主要在东湖的马鞍山森林公园附近活动。文鸟属在我国云南、广东、海南一带还分布有一种栗腹文鸟,本人还没有见过。
白腰文鸟在我国有着多年的驯养历史,旧社会曾有人驯其叼签卜卦,所以也称它“算命鸟”。中科院武汉分院附近的花鸟市场,曾经见到过售卖幼鸟的,不知道是人工繁殖的还是野外抓回来的,没办法举报。
宋徽宗赵佶有一副《竹禽图》,构图、立意极为精妙,其中的主角就是白腰文鸟。画中竹草崖石采用写意法,小鸟则用工笔画的方法绘制而成。画卷有皇室后裔赵孟頫的题跋:“道君聪明,天纵其于绘事,尤极神妙。动植物无不曲尽其性,殆若天地生成,非人力所能及。此卷不用描墨,粉彩自然,宜为世宝。然丛尔小禽蒙圣人所录,抑何幸耶。”
故宫馆藏宋代花鸟画册页中收有《雪竹寒雏图》,画中竹枝色黄叶疏,秋意瑟瑟,5只文鸟姿态各异,栖于枯棘枝头,一只文鸟居于右侧高枝,回眸下探,与另外4只遥相呼应,画面错落有致。
《霜桕山鸟图》也是一幅构图疏朗、动静结合的佳作,画家以乌桕叶尖微微泛红、果实满枝示意时值深秋,3只文鸟身上的不同部位分别用白粉、赭石、淡墨轻染,再以中锋细笔勾出如丝羽毛,画面真实细腻,充分体现了宋代文人对文鸟的细致观察和高超的写实水平。
博物之旅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04206-647387.html
上一篇:
感谢“生命世界”杂志及桑新华主编下一篇:
校园鸟类探索:彩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