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坪博物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imu 广学馆记

博文

草根科学家更要注意保护自己的原创性学术思想

已有 5253 次阅读 2019-6-8 10:13 |系统分类:图片百科| 草根科学家, 学术思想, 剽窃

    当前的中国学术界,有不少的学术明星,诸如潘建伟、施一公、颜宁等等,也有不少研而优则仕的官科,但是撑起这个学术圈的,更多的还是默默无闻的草根科学家。

 

    首先必须明确,我们所说的草根科学家,是指那些经受过正规的学术教育,有一定科研成果,但是目前还没有头衔和行政职务,名气不大,科研经费也比较拮据的普通科研人员。需要加以注意的是,草根科学家不同于民科,草根科学家的教育基础和科研经历都是其区别于民科重要的特征之一。

 

    由于个人经历、社会环境以及人际关系等因素的影响,不是每一个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员都会顺风顺水地取得预期中的科研成果和社会地位。其中有不少人被迫选择了服从于命运的安排,但是也仍然有众多的科研人员选择了继续奋斗。不甘沉沦,也是这些草根科学家贴给自己的第一个标签。

 

    然而,现实是残酷的,经费的短缺,人员的不足,都使得这些草根科学家无法像那些风光无限的大牛们一样尽情施展自己的才华。甚至很多时候,他们都不得不停下试验研究的步伐,选择蛰伏。

 

    这也意味着草根科学家们会用更多的时间来进行阅读和思考。如何在自己有限的学术基础上,凝练自己的科研目标,在个别领域前沿取得关键性进展,几乎是每一个草根科学家都会思考的问题。思想活跃也是草根科学家的重要特点之一。

 

    这些草根科学家长期战斗在科研第一线,相对于在读的硕博研究生而言,经验更加丰富,目光更加敏锐,项目的可操作性更强,更加接近实际,往往具有周期短、突破性强等优点。从世界科技史来看,草根科学家在推进历史进步和社会发展上也占据了重要地位,草根科学家在中国科技界曾经是、今后也必然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创新力量。

 

    对于草根科学家来说,在长期的思考中,逐渐形成自己的学术观点和学术思想并不难,难的是寻找到实现这些想法的机会和条件。然而,由于草根科学家所掌握的社会资源天然不足,又极力想找到实现的途径,所以在项目申请书以及在交流和汇报中,这些学术思想会更多的暴露出来。

 

    这本没有错,但是在中国当前的科研道德不规范的大环境下,这种急于求成的心理就给了那些身居要位而又能力不足的人可趁之机。尤其是相对于草根科学家而言的某些官科和所谓的大牛,本身并没有成熟的理论和技术体系,又没有潜心一线研究的经验和眼界,一直依靠资金和人员的密集跟踪国内外热点研究而取胜。这些人在项目评审、基金申报中又具有信息来源上的优势,所以,缺乏社会地位的草根科学家的学术观点和学术思想也就成为了他们剽窃的天然对象。

 

    学术思想的剽窃,对于草根科学家来说往往意味着巨大的损失。草根科学家大都资金不足,但是为了验证这些想法,通常还是需要拿出一部分资金来进行一些前期工作的。而学术思想被剽窃之后,就意味着这些经济上的投入就打了水漂了,这对于这些经费匮乏的草根科学家来说可谓是釜底抽薪,通常已经没有足够的资金去开展下一个科研项目的启动了。雪上加霜的是,在学术思想形成期间,草根科学家们所投入的大量时间和精力,也都付之东流,他们还有机会东山再起吗?岁月蹉跎,除了被动等待,很多人恐怕已经无力反抗了。

 

    目前学术思想的剽窃,相对于论文、专著等已经发表的学术成果剽窃来说,更加难以界定,而且具有取证难、阻力大等社会因素的影响。所以,当遇到学术思想被剽窃的时候,属于弱势群体的绝大多数草根科学家都只能选择息事宁人的做法,甚至选择自我安慰的做法,心想至少我还是指导了几个硕导博导嘛;或者说,偷学术思想的精髓,很难!

 

    诚然,对于那些剽窃学术思想的人来说,他们很多时候也并没有真正掌握这些学术思想的精髓,短期内出了一些成果之后,多数也就烟熄火息了,但是也不排除其中某些人或者团体会从此占领了学术上的制高点,这在历史上也不乏其人。这也意味着想在这个领域继续从事研究的草根科学家从此只能默默无闻了。

 

    所以,当前的草根科学家们,在做好自己研究工作的同时,一定还要注意保护自己的学术思想。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在和同行交流、和领导谈话、在提交基金申请书的时候,注意适当保护自己的学术观点和学术思想。我们的学术界和社会各阶层,也要注意进一步加强学术道德教育,形成更好的自我创新的学术风气。 


    (或许不少老师都有过类似的亲身经历和感受。)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04206-1183744.html

上一篇:鲍曼喜沙木
下一篇:澳新大陆的串珠盐角草
收藏 IP: 43.227.137.*| 热度|

23 王振亭 王从彦 张晓良 杨正瓴 陈波 戎可 马志超 梁洪泽 卜令泽 李学宽 刘建彬 刘钢 范振英 朱晓刚 彭美勋 罗娜 张勇斌 刘炜 刘光银 彭振华 薛泉宏 xqhuang zjzhaokeqin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4 09: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