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坪博物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imu 广学馆记

博文

伪装高手蟆口鸱

已有 18677 次阅读 2017-3-20 09:24 |系统分类:图片百科| 蟆口鸱

第一次看到蟆口鸱这个名字,是在2010年某一期“中国鸟类观察”上,报道说一位网名叫做“上尉”的鸟友,2009129日在首届云之南观鸟节拍到罕见的黑顶蟆口鸱。据资料说,黑顶蟆口鸱自19624月在滇西考察中采获一只标本后,这次图片拍摄为国内首次影像记录,此外20093月云南盈江还有一次目击记录(据中国鸟种记录中心)。和这位幸运的鸟友相比,看到这篇报道,当时我觉得自己可是弱爆了,不要谈目击和拍摄,即便是这名字,对我来说,都是前所未闻的,所谓不明觉厉,一时间对这种鸟充满了好奇和期待。

 

不过回头查了一下文献,才知道要想见到这种鸟可是颇为不易。首先,黑顶蟆口鸱是我国唯一一种蟆口鸱,从栖息地来讲,黑顶蟆口鸱仅分布于云南西南部及西藏东南部;从生活习性来看,这种鸟喜欢单个活动,白天隐蔽于灌木丛或草丛中歇息,黄昏时低空飞行。也就是说,要想见到这种鸟,你必须选择在正确的时间出现在正确的地点。只好无奈地心想,好吧,就当它是个传说好了。

 

时间飞逝,不觉间到了2013年,我有机会在墨尔本附近逗留了一段时间。闲暇时查了一下当地的鸟类记录,居然记录有一种叫做茶色蟆口鸱的鸟,再看地点,是一个叫做Youyang的风景区,离猫本距离也很近,不过1小时车程,而且交通也算方便,甚至还查到这种鸟经常栖息的几棵树的位置,于是抽空按图索骥,顺利拍到茶色蟆口鸱的高清记录照。在此真得感谢澳洲悠久的观鸟历史和详实的鸟种记录。

 

蟆口鸱头大嘴大,嘴似蛤蟆,因此而得名(Frogmouth)。蟆口鸱的大嘴并非一无是处,有说法是,当敌人靠近的时候,它会突然张开大嘴,露出巨大的亮黄色的口腔,藉此可以吓退敌人。显然,黑顶蟆口鸱(Batrachostomus hodgsoniHodgson's Frogmouth)和茶色蟆口鸱(Podargus papuensisTawny Frogmouth)是同类,都是属于夜鹰目蟆口鸱科(Podargidae)的成员,见不到黑顶蟆口鸱,看到它的近亲茶色蟆口鸱也是很高兴的事。鸱鸮一名,中国古已有之,《诗经·豳风》中就有一文名为《鸱鸮》,第一句就是“鸱鸮鸱鸮,既取我子,无毁我室。”这里鸱鸮合起来指的是猫头鹰;鸱鸮也可以分为鸱和鸮,分别指的是是夜鹰目和鸮形目。夜鹰目有五科,其中夜鹰科和蟆口鸱科在我国都有分布,武汉及周边可见的只有普通夜鹰,是夏候鸟。但是黑顶蟆口鸱和茶色蟆口鸱却分属于蟆口鸱科的不同属,黑顶蟆口鸱属于蛙口鸱属或称亚洲蟆口鸱属(Batrachostomus),中国西南之外,尚分布于斯里兰卡、印度阿萨姆和缅甸;茶色蟆口鸱属于蟆口鸱属(Podargus),仅分布于澳洲、塔斯马尼亚及新几内亚南部。此外澳洲还有云斑蟆口鸱(P. ocellatus Marbled Frogmouth 和巴布亚蟆口鸱(P. papuensisPapuan  Frogmouth)分布。

 

夜鹰目的成员都有着良好的伪装能力,蟆口鸱也不例外。茶色蟆口鸱虽然个头达到50公分左右,但是体色斑驳呈灰褐色,像极了破碎了的树皮的颜色和形状,还有一手极好的坐禅的功夫,堪称鸟界伪装高手,即便是走到近前也不容易发现。蟆口鸱的大嘴看起来并不好看,多数时候又眯缝着双眼,加上昼伏夜出的习性,都给它添上了一种神秘诡异的色彩。据说它也是和普通夜鹰一样,喜欢在夜晚发出响亮而怪异的鸣叫声,想想在月黑风高之夜,在密林中有这么一只鸟突然发出凄凉哀怨的叫声,心脏不好的估计还真是承受不了。我离开澳洲之后不久,一位网名叫做“张果老”的著名鸟类摄影师居然晚上在那里搭了帐篷拍摄,神经真不是一般的大啊!何况,澳洲的毒蛇不少排进毒性前十,你懂的。

 

蟆口鸱的伪装能力显然并不是用来玩的,它们把自己伪装成枯树干,应该是为了静待猎物的到来。蟆口鸱的食性很杂,昆虫之外,还有小鸟、蜗牛、蛙类、爬行类小动物,也会取食植物的嫩枝及果实。蟆口鸱捕食猎物的时候,多数是从树干高处扑向地面掠食的,也会在飞行中捕食蛾子之类的昆虫。所以在澳洲,茶色蟆口鸱夜晚在马路附近捕捉食物的时候,有时会因车灯晃晕而被撞死或轧死。当然这是在澳洲,中国黑顶蟆口鸱的种群数量很难达到如此多的程度。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04206-1040488.html

上一篇:不认识的植物
下一篇:又是一年明前茶
收藏 IP: 159.226.127.*| 热度|

16 王从彦 戎可 李学宽 王剑 杨正瓴 王成玉 董全 李竞 李土荣 白龙亮 徐长庆 蔡庆华 高建国 xlsd ljxm aliala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14: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