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uyingxiao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uyingxiao

博文

敦煌的一天(配图版):鸣沙山

已有 3926 次阅读 2011-7-16 08:57 |个人分类:旅游|系统分类:图片百科| 沙漠, 敦煌, 鸣沙山

两年前的8月15日晚开始敦煌之旅,一夜火车,16号早晨到。火车上看日出,窗外开始还是绿树成荫,突然就开始了不毛之地,绿树不再,只 有东一块西一块的草皮。7点多,瓜州前后,某个一瞥间,看到了传说中的风车阵,成排成排,火车开了好久仍然没有结束。8点多,外面看到了只有一望无际的黄 色,没有一丝小草。9点多,下了火车,跟地接去鸣沙山。

沙山并不是在一望无际的沙漠中,车子开着的地方还是绿树成荫,看远处的沙山却已经是一片沙漠风光。走进沙山,从没见过这样的纯沙子的山,沙子比三亚 的海滩还要细。赤脚爬山,只能踩着沙山上的木制梯子向上攀登,不然沙子会如流水般往下流。看到成群的驼着游客的骆驼队以及沙山上排成一条直线的爬山的人, 正是想象中的沙漠风光。登到滑沙处,继续向上登顶。登到山顶,豁然之间山外有山,绵绵不绝,竟层层叠叠望不到头。全部是沙山,且线条优美,壮观异常。果然 不虚此行。尤其奇异的是,我们所登的沙山的正面绿化好得不得了,而一线之隔则是一派沙漠风光,而沙山怀中,又环抱着一泉月牙形的清池和一片青草绿树。两次 滑沙后,陪老婆又登了次山顶,三次登山,终于气都跟不上,两眼发黑,走走歇歇,跌跌撞撞又到了山顶。最后下山,只能坐着往下边滑边挪了。时间到,来不及骑 骆驼了,留着遗憾下次再来吧。狂奔去月牙泉看了一下,很惊讶在四面环沙的地方能保有如此好的绿化。沙山的沙极细,尽管十分小心,相机还是吹进沙子而废掉 了,月牙泉及以后几天的风景只能手机拍了。

 

火车经过一望无际的风车阵:

ALIM4154

 

没有一丝绿色:

ALIM4155

 

敦煌站:

ALIM4157

 

鸣沙山:

ALIM4159

 

沙漠

ALIM4167

 

ALIM4171

 

沙漠和绿化截然分明:

ALIM4179

 

ALIM4184

 

ALIM4185

 

ALIM4190

 

山顶回望月牙泉,果然如月牙:

ALIM4193

 

一望无际的沙山。

 

ALIM4215

ALIM4209

 

ALIM4211

ALIM4231



补充:(百度百科中的介绍,直接贴过来,参考文献不再另列)

解密鸣沙山
  世界上记载鸣沙现象以中国最早,但多少代以来古人对其百思不得其解,直到20世纪40年代,世界上才首次有人用科学方法去探究。

外国研究
  国外的科学家对此进行了科学的探究和推测,观点较多,主要有三说:
  第一种为静电发声说。认为鸣沙山沙粒在人力或风力的推动下向下流泻,含有石英晶体的沙粒互相摩擦产生静电。静电放电即发出声响,响声汇集,声大如雷。
  第二种为摩擦发声说。认为天气炎热时,沙粒特别干燥而且温度增高。稍有摩擦,即可发出爆烈声,众声汇合一起便轰轰隆隆而鸣。
  第三种为共鸣放大说。沙山群峰之间形成了壑谷,是天然的共鸣箱。流沙下泻时发出的摩擦声或放电声引起共振,经过共鸣箱的共鸣作用,放大了音量,形成巨大的回响声。


中国研究
  1979年,中国学者马玉明写了一篇名叫《响沙》的文章,提出了新的见解。他认为,响沙的“共鸣箱”不在地下,而是在地面上的空气里边。响沙发出声响,应该有三个条件。第一个条件是沙丘高大陡峭。第二个条件是背风向阳,背风坡沙面还必须是月牙状的。第三个条件是沙丘底下一定要有水渗出,形成泉和潭,或者有大的干河槽。马玉明还提出,由于空气湿度、温度和风的速度经常在变化,不断影响着沙粒响声的频率和“共鸣箱”的结构,再加上策动力和沙子本身带有的频率的变化,响沙的响声也会经常变化。人们有时候在下雨天去看响沙,发现响沙不会发出声响,正是由于温度和湿度的改变,把响沙的“共鸣箱”结构破坏了。比如说吧,宁夏中卫县沙坡头的鸣沙山,就是因为周围绿化造林等原因,破坏了共鸣的条件,使得它发不出响声了。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科学院兰州沙漠研究所屈建军研究员和日本一大学教授等利用现代科学仪器和摹拟实验方法,对响沙之谜进行了专题研究,并作出令人信服的解释。



游记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04160-465257.html

上一篇:兰州的一天(配图版)
下一篇:敦煌的一天(配图版):莫高窟
收藏 IP: 65.60.175.*| 热度|

9 许培扬 徐耀 杨正瓴 王德华 高建国 李学宽 余昕 武京治 刘光银

发表评论 评论 (1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0 01: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