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时空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onbin 自我营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学术生态系统

博文

创新,就是一个有趣的人类活动 精选

已有 6527 次阅读 2015-5-27 18:37 |个人分类:一孔之见|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创新, 创业, 创造, 有趣

在最近的一次组会上,我听完一位学生的报告,感觉有些无聊,就试探着问学生们:你们觉得什么是有趣的人、有趣的故事和有趣的报告呢?我不记得当时学生们具体是如何回答的,反正众说纷纭。我最后总结了一条是:曲折与出乎意料之外。一个人,如果你和他在一起呆三天,对其所做的每件事儿几乎都了如指掌,这可能是位古板而无趣的人,而另外一些人无论和他们在一起呆多久,不管对他们有多熟悉,但我们总是不知道他们下一步会有什么意想不到的举措,这肯定是一个非常有趣的人;同样,一个故事如果看了开头就知道结尾,这样的故事会觉得很无聊,而如果情节跌宕起伏,总是让人猜测不到下一步会出现什么,这样的故事有肯定让人欲罢不能;同样,一个无尿点的报告和演讲,总是在不经意处掏出了一个新的东西,要么是不拘一格的独特视角,要么是打破常规的全新认识,要么是将两件似乎表面上不相干的事儿巧妙地联系起来,而不是胡乱联系。总之,如果总有新的东西让人眼前一亮,总是比我们的想象要多那么一点点,这就是让人感到有趣。

我有一个爱好,喜欢听相声,我觉得相声之所以让人忍俊不禁,就是因为他们的行为和语言是平时生活中不曾碰到和听到的,现在流行一些段子,好的段子显然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它们将一些不相干的事儿萌萌地联系起来,我认为这就是一种创新活动。

我们还注意到,一些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家,也是不错的演说家,他们一般都具有幽默感。有人说,多数演讲者只是简单地传达信息,乔布斯的演讲却能点燃激情,他具有在演讲中化腐朽为神奇的能力,这种能力本身也是一种创造活动。

我们总认为,要创新,就面临着竞争。其实,真正的创新,是要游离于竞争之外的,是为了寻找新的解决途径。如果一个创业活动,是要在现有的蛋糕里切下一块,这就是苦不堪言的一种竞争了,从竞争进入的是红海,更可能是苦海无边。而真正的创新是寻找差异化的蓝海,是不以打败竞争对手为目的的经营,用生态学语言来说,就是寻找新的生态位,尽量避免不必要的竞争。

按照百度百科的解释,创造,就是指将两个或两个以上概念或事物按一定方式联系起来,主观地制造客观上能被人普遍接受的事物,以达到某种目的的行为。 创新,是以现有的思维模式提出有别于常规或常人思路的见解为导向,利用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本着理想化需要或为满足社会需求,而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方法、元素、路径、环境,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简言之,就是把以前没有的好事物给产生出来,这明显的是一种典型的人类自主行为。显然,创新活动是人类独有的,是迄今为止的人工智能还无法取代的。

如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一个非常热门的说法,总理在谈,学者在谈,普通草根也在谈。为配套“双创”新引擎,国家甚至不惜出台了许多新政,比如鼓励大学生休学创业,学籍可保留8年;鼓励体制内科研人员创业,可在3年内保留人事关系,甚至与原单位其他在岗人员同等享有参加职称评聘、岗位等级晋升和社会保险等方面的权利。现在评价这些新政的好坏,显然为时尚早,这是为了保障双创新引擎中的人力资源,而这个活动的真正动力还在“创新”上。

现在回到最初的话题。创新,看来并不是离我们非常遥远的高大上行为,应该体现在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作为一名科研人员,如果在自己的研究中,总是能打破常规,想到一些别人想不到的思路,还愁做不出好的科研,写不出好的文章吗?如果一味地考虑如何临摹一个前人的工作,总是用新数据验证一个老结论,这样的工作只能算一个简单重复的数据积累活动,自己也会觉得这些工作非常无聊。现在,许多科研人员,并不觉得自己所做的工作多么有趣,主要还是因为缺乏创新的能力。同样,一名教师,在课堂上总是讲那些在教科书已经固化或者网上随意能找到的东西,用枯燥、严肃和乏味的方式授课,这样缺乏创新的玩深沉,又怎么可能让学生激情四射?如果平时就对自己的事儿感觉很无趣的这帮人进入创业大军,真的能产生创新的成果?

我在想,一个无趣的人,其实本身也就是缺乏创新能力的人,进入创业大军,大多也许只能做分母吧。而对日常工作充满热情的有趣之人,也许能在创业中体现更多的创新乐趣。创新,就掌握在那些能从单调的日常工作中发现趣味的人手里。要想具备创新能力,还是先将自己培养成有趣的人吧。撰写此文,希望我们大家都是有趣的人,也都能最终成为具有创新能力的开拓者!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02444-893540.html

上一篇:摩尔定律已经接近物理局限了吗?
下一篇:当谣言以科普的方式传播
收藏 IP: 180.171.228.*| 热度|

27 曹聪 赵序茅 赵美娣 彭真明 李欣海 毛秀光 姚伟 李学宽 方唯硕 李维纲 许方杰 代恒伟 白龙亮 陈楷翰 汪晓军 李杨 高建国 科学出版社 蔡庆华 clp286 zjzhaokeqin shenlu taoshl biofans loyalSciencefan wgq3867 zhangfeng123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6 03: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