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师们在一起聊天的时候,总是会不自然地聊到有关学生培养的话题。作为指导过70后、80后、90后的老师,大家都深切感受到不同年代的学生有非常大的差异,曾经的好办法现在无济于事了,甚至经常出现事与愿违的情况。大家痛心疾首,感觉江河日下,一代不如一代了。真的是这样吗?历史要发展,社会要进步,人类要成长,我们的担子迟早要放到他们肩上,至少我们的养老金还需要他们来解决呢。其实,这种情况并不首次出现,我们20多岁的时候,正值改革开放的春天来临之际,我们唱着《年轻的朋友来相会》,做出了许多让父辈完全无法理解的事儿,他们也曾痛心疾首,担心未来如何交到我们手里。然而,20多年过去了,并没有出现他们曾担心的更糟糕状况,科学技术仍然在进步,生活水平仍然在提高。
其实,作为教育者,与其抱怨受教育者的诸多不是,还不如静下心来,细细体会新新一代的人类究竟有什么特征,按照他们喜欢的方式因循利导,而他们喜欢的方式,也许正代表了未来的发展方向。20多年前,人类并没有对我们今天的时代做出成功的预测,同样的道理,我们现在也无法对未来做出更正确的判断。曾经的许多教学方式,特别是与新新人类完全不同的理念,未定是最好的。因此,教育理念必须随着受众的成长环境而发生相应的变化。
关于不同时代人类的特点,网上有许多调查,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参考。比如,有人对他们的工作态度进行了比较。60、70后员工因为成长的时代,带有很大的奴性,对未来充满恐惧,60后要么狂工作,要么没有机会就不工作,狂工作也是为了尽早不工作;而70后都是工作狂,加班是家常便饭也毫无抱怨;80后作为过渡的一代,认为工作可以,但拒绝加班;而90后甚至认为可以不上班,他们兜里只剩下200块钱都敢辞职。当用钱搞不定人的时候,老板基本就没招了,90后会嘲笑打卡上班的制度。开会的时候,70后主动坐在领导边上,80后离领导稍微远一点,90后则因为领导不坐在自己边上而生领导的气。再比如,根据复旦大学李良荣领衔的一个有关社会群体关注度和网络心态的调查,90后被称作正面、轻松、乐观的社交一代,但不会主动参与网络行动和网络抗议;80后被称作正面态度次多,保守、分化的重商一代,对中国未来经济最为乐观,也是最善于利用互联网进行社交和营销的代际群体,其网络行动主要集中在个人经济利益上;70后则是情绪有点沉重,愤懑、进取的中坚一代,对社会公共议题提及率高,关注持续性强;60后是关注政治,优越却不安逸的现实一代,对许多问题的满意低;50后(及以前)的代际群体呈现怀旧、闲暇却不优越的失落一代特征,他们对社会议题的提及率、关注度较高,满意度最低。当然,就这样的调查本身来说,90后也认为是非常可笑的,因为他们根本就不认可90后这一概念,他们认为人与人都是不一样的。如果一定要分,他们认为3~5年就有代沟,就应进行区分,我也大致认可这种说法,因为现代的社会变化太快了,新的科学技术层出不穷,新的产品应接不暇,3~5年所使用的办公设备都可能完全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显然,按照年代际划分确实不科学,有人应该按照49前,50~61,62~74,75~84,85~94,95后的模式来划分可能更准确,其中62~74被公认为中国目前最幸运的一代。从现在的大学生群体来说,正好是“泛90后”群体,指88年以后出生的人。88年后出生的人与90、91年出生的人思维相差不大,而95年以后因为完全进入免费义务教育阶段,许多国家政策也更优于95年以前,所以这个群体被一些人认为应独立于90后。如果按照这样的划分,目前的研究生们大多属于94年以前出生的,而95后则正好处于大学本科期间,因此现在的在校大学生群体实际上是“泛90后”群体,在本文中简称为“90后”。
90后的学生,开始懂事儿的时候,电脑和网络就开始普及了,是“数字生活的原住民”,他们并不知道没有电脑和网络的时候是什么样子,认为社会本来就应该是这样的。昨天刚看完一本新书,是介绍90后大学生触媒行为的,书中论述到:在数字生活中,90后大学生更倾向于圈层化社交、网际化沟通、移动化生存,他们的经验往往来自虚拟人际环境中的圈层认可。他们对于网络的依赖是空前的,禁止他们上网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也没有这个必要。当然,由于这个群体暂时还没有什么话语权,其群体价值被描述得非常凌乱、矛盾和支离破碎。因此,他们拒绝被代表、被标签,甚至不乏敌意地走向另类,以“恶搞”为他们的另类表达,吸引大家的注意。他们会主动寻找自己所需要的信息,积极传播自己认同的品牌,扬弃大众媒体的单向度传播。
本周二,我还有幸听了台湾大学叶丙成博士有关教育的两场报告,触动很大。由于他本人不让录像,避免影响在其他地方演讲的效果,我这里也不能剧透太多。然而,由于他所谈到的教育受众就是90后,所以我又不得不谈。他报告的话题很多,这里仅结合他的一些观点用我自己的认识来谈一谈。
首先,未来我们所要培养人才的目标为“会表达、会思考、会自主学习新知、会面对未知变局”,这在之前的时代并没有那么迫切,因为之前的知识更新速度太慢了,从先人那里学习的知识可以够自己用半辈子的,下半辈子再考虑自己的主见和认识,到那个时候也有能力和话语权来表达了。因此,过去的学习方式大多是靠刷题来积累题库,用的时候采用搜索引擎的模式解决问题;教师的教学也是驾校老师的思维,目的性很强,很少考虑如何提高能力和创新,这其实不便于为科学研究储备人才和迎接未来全新的挑战。现在完全不同了,知识更新太快,许多传统认识已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挑战,这个时候培养学生的能力比教会学生现有的知识显得更重要,因为未来世界有90%以上的内容是在目前的书本上根本找不到的,甚至连预测都预测不出来。
其次,现在继续搬用传统的授课模式,不管是对好学生还是坏学生都是在浪费时间。教师按照中等的速度授课,对于好学生来说,他们可能已经利用其它媒体获取了对这些知识点的认识,重复学习没有必要;而对差学生来说,前面的内容没有听懂,后面的内容也是在白听。另外,以前对优秀老师的评价标准是,如果比同行的其他教师教得清楚、教得有趣就够了,这个比较是在一个学校、一个学院、一个系、甚至一个教研组内比较。但现在有了MOOC,学生们可聆听到世界上最好老师的开放课程,这肯定是让大多数老师都无法超越,这种强烈的对比让他们觉得乏味,慢慢失去学习的热情和动机。而如果学生鲜有学习的动机,不管教师教得多清楚、多有趣也是白忙活。这就引出了MOOC和翻转课堂的话题了(防止剧透,这里省略1万字)。并建议每5年就应该换一种不同的教学方式,以适应时代的更替,这正是要适应新新人类的成长。现在大学生是90后的舞台,很快就是00后的舞台了,那又将是完全不同的一代人。
最后,赢得学生的尊敬对于教一门课来说太重要了。这就是我这里说的,要努力成为学生在学习上的意见领袖。对于90后大学生来说,口碑传播很重要,同学的推荐、师哥师姐的推荐有时候是他们做决定的重要依据。也就是说,他们更乐意接受意见领袖的观点,当然这个意见领袖又是多样化的,对于不同的事儿他们会寻找不同的意见领袖。他们不相信明星代言,不相信领导和权威,没有其他年代的人那样更相信主流媒体的报道。取而代之,他们更相信网络上有实质内容的评价,而对简单的附和好评不屑一顾。同时,他们也乐意将自己对某些事物的认识发在网上与大家共享。简单地概括起来就是:功利、简单、自主。这与其他代际的人相比,是一个巨大的进步,要捕获他们的心,成为他们心目中的偶像,难度明显增加。60~70后群体,号称“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的一代,一直是在正能量的哺育的成长起来的,他们相信主流媒体、相信权威,动辄喜欢谈理想。这在90后看来十分不屑,90后也有自己的偶像,但他们不相信光环,更看重企业家励志的个人经历和个人魅力,更看重企业是否对社会有贡献,是否能帮助员工实现他们的价值。学生的这些特点,显然值得所有的教师深思,并采取适当的方式,努力成为他们学习中的意见领袖。
总之,90后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漠视这代人的成长观点并视之为洪水猛兽的人。
顺便说一下,以前看到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的博客文章“教育,请别再以爱的名义对孩子让步”,我是极力赞成。但经过这些天的思考后,发现钱教授有些观点值得商榷。
他认为:“独生子女是自地球上有人类这个物种以来所出现的一个从来没有过的“亚种”,在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那么多没有兄弟姐妹的人在那么短时间内,有计划地出现在一个国家。而我们所有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育手段都是针对有兄弟姐妹的孩子。……千万不要以为他们和我们是一样的,他们和我们不一样,甚至可能完全不一样。”这说明了现在大学生与我们的不同点儿,但针对不同的孩子,是否应该采用
但他同时也说:“我们今天讲快乐教育,讲我们的童年很快乐。可是,我们的童年快乐吗?至少我一点都不快乐。……在座的我们谁不是一路考试拼上来的?我们小时候也有那么多作业,我们小时候还吃不饱饭,有时候还被老师揍两下。凭什么教育是快乐的?我实在想不通,教育怎么一定是快乐的?教育里面一定有痛苦的成分,这是不言而喻的。我们凭什么对注定将要接替我们的子孙让步,我想不明白。”
这两段话其实是有些自相矛盾的,前面既然用大量的篇幅说明了他们与我们不一样,但为什么又要强行采用我们曾经受教育的方式呢?当然,我也不认可当今我们所采用的是快乐教育,也不觉得快乐教育、鼓励教育究竟有什么用。孩子刚上学的时候我去旁听了一次,整个课堂的关键词就是“我很棒”,但我实在没有看出来,当时他们究竟什么表现很棒了。孩子们在这种廉价的鼓励下,对“棒”这个词开始麻木了,根本就不知道“棒”其实是需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实现的。于是,在之后我与孩子的交流中,我就刻意弱化这个不太具有褒义色彩的词了,我会半开玩笑地说:“嗯,很棒,比棒子还棒!棒子很棒吗?”
参考资料
[1]90后。http://baike.sogou.com/v55302.htm
[2]未来是属于外行的,人人都是坐台小姐!(http://www.ciaoke.com/mobile-internet/3200.htm)
[3]复旦大学报告显示:90后轻松乐观 60后优越感最强
http://tech.xinmin.cn/2014/10/22/25723293.html
[4]教育,请别再以爱的名义对孩子让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37057b0100oizc.html)
[5] 沈虹等,2014。移动中的90后。机械工业出版社。
(两幅图片均来自网上,特此说明)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06: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