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段煦老师的科普博文是很有份量的,也很受科学网网友的欢迎。昨天,段老师的一篇好文《我眼中的那条北极熊新闻》以公布北极熊死亡真相的报道,再次获得大家的掌声。大家一致认为,媒体报道这个新闻,纯粹是为了博眼球而夸大其辞,全球气候变暖是子虚乌有。那么,段老师的博文究竟是还原了真相,还是混淆视听?似乎目前还无法定论。
段老师作为在北极研究的科学家,掌握的应该是第一手资料,因此介绍的情况理应真实可信。我作为北极熊的业余爱好者,也一直关注有关北极熊的报道,我也希望得到他的更多指教。因此,我在其博文后的评价为:“段老师,其实您也不能肯定这只熊的死亡与气候变暖无关,对么?能介绍一下这只北极熊周边生境的变化情况,特别是海冰的变化吗。没有这样的数据支持,您的判断也只是一个猜测。”这段话,也同样是本文想表达的中心思想。我为什么会提这个问题呢?请听我作为一个业余爱好者细细道来。
关于北极熊的保护问题,一直存在许多的争议。除了北极熊与全球变暖总是扯上联系而惹上争议外,在保护生物学中,其是否应该作为濒危物种得到保护,也同样倍受瞩目。我之前曾写过一篇博文《政治超越科学?禁止北极熊国际商业贸易的提案遭否决》,介绍了今年3月8日,在曼谷举办的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会议上的争议情况:美国内政部代表团认为,全球的气候变化和北极圈的海平面上升已经对北极熊的生存环境造成威胁,如果不及时停止捕猎,北极熊将濒临绝种。“如果及时叫停北极熊出口贸易,北极熊一定能等到人类妥善处理全球环境问题的那一天,而不至于迅速灭绝”;而加拿大方面却认为,目前科学界并没有证据表明北极熊的生存处境困难,而且加拿大也形成了严格的捕猎配额规则,以确保狩猎的可持续性。因纽特代表还补充说:“一旦禁止捕猎,我们将失去直接的经济来源,生活水平一定会受到强烈的影响。这势必会影响到加拿大国家发展”。投票结果是42票反对,38票赞成和46票弃权,因此这项提案没有得到2/3与会国的多数赞成票而被否决,加拿大的北极熊贸易在未来的几年中仍将持续。否决的主要原因是认为气候变化而导致的栖息地丧失等因素是更大的威胁,也没有科学证据表明北极熊濒危。美国内政部对于这一结果非常失望,但美国表示将会继续与合作伙伴就进一步减少北极熊制品交易压力而做出努力。虽然在会议开始之前,美国已与一些成员国在这一提案上达成基本一致,但是最终的结果让与会的美国代表团感到“政治似乎已经超越了科学”,北极熊正面临着严峻的未来,而这一提案的被否决更是一个雪上加霜的坏消息。
北极熊依附海冰生存,它们利用海冰作为移动的通道,也利用海冰来捕食海豹。如果夏季冰块全部融化,北极熊将无处可去,也无法生存。如果气候变暖,可能导致冰面减少以及冰面之间的水域扩大,北极熊可能很难从一块冰面游到另一块冰面。2004年,在阿拉斯加,由于水域太宽,有4头北极熊在游向对岸冰面的时候溺水而亡。由于冰面融化,冰岸向后退缩了257公里,而北极熊一般只在离岸97公里处活动,这个新的距离远远超过了它们的游程。加上恶劣的海面环境和大风的影响,北极熊根本无法到达它们的目的地。另外,母熊在产仔前,一般会在体内蓄积脂肪,但是频繁的游动,缩短了母熊捕食和蓄积脂肪的时间,它们的的体重比以往要轻,幼仔的出生率和成活率也有所下降。
加拿大野生动物局(Canadian Wildlife Service)的一项研究发现,由于狩猎季变短,北极熊捕食变得越来越困难。融冰期提早了三周,这大大缩短了北极熊狩猎的时间,也决定了它们在补给不足的情况下不得不重返贫瘠的土地。科学家Ian Stirling、Nicholas J. Lunn和John Iacozza的合作研究证实,由于全球变暖,北极熊正处于饥饿中。据他们说:“哈德森湾的北极熊是北极独一无二的,它们每年禁食6到8个月,这段时间的生存极大地依赖夏季狩猎所储存的能量。由于北冰洋哈德森海湾的海冰季是最短的,这些北极熊现在正在死亡线上拼命挣扎,很有可能成为海冰减少后第一批灭绝的物种。”
2006年6月13日,今日美国(USA Today)刊登了一篇题为《北极熊有可能自相残杀》的文章。由于海冰季太短,波弗特海(Beaufort Sea)南部的北极熊将不可能获得食物,有可能演变成同类相食。2004年4月,有报道发现了第一例产仔后不久死亡的母熊,该报道谴责是全球变暖造成了北极熊挨饿的局面。2005年2月,美国生物多样性中心(要求联邦政府将北极熊列入联邦濒危物种名录的组织之一)同样对北极熊同类相食的发生概率进行了评价,主要请愿者Kassie Siegel说:“同类相食说明了全球变暖对北极熊的影响,这是一条非常重要的新信息,它非常形象地展示了全球变暖对北极熊的影响以及北极熊是如何应对的。”(以上三段内容节选自笔者译著《变化中的生态系统》一书)。
这些例子都说明,海冰的状况与北极熊的生存是有很大的关联的,所以,我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想让段老师以亲历者的身份介绍一下,可惜段老师没有回复我的这个评论。
我从来没有到过北极,对那里的情况一无所知,对于这个地区的了解主要来自文献的报道。去年年底,在看到相关的文献报道后,我也写作了一篇博文《不是新闻的新闻:给力的数据再次论证格陵兰冰川融化加速》。通过卫星监测海冰的变化,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但是利用地表反射的电磁波能量,监测北极冰川的变化,是无法观测冰川的厚度变化的,因此对冰量的估算存在巨大误差。而利用重力卫星所进行的测量,则可利用观测地球重力场的变化来监测冰川的真实变化。我觉得这个数据是真实可信的:研究者根据2002年至2011年间对格陵兰岛的重力测量卫星的数据发现,大部分冰川融化发生在格陵兰的东南和西北近海,不过中部山区有高于平均值的降雪量,冰川在增厚,但不能弥补大量的融水,融化的冰川每年可达2000亿吨。冰川融化的速率正以每年90亿吨的量增加,每年的记录都在刷新。如果冰川继续以这样的速率融化,那13000年后格陵兰岛上的冰将全部消失。在全球海平面的上升中,格陵兰岛的冰川融化贡献了约20%,即大约每年3.1 mm。如果冰川继续按目前的速率融化的话,那整个格陵兰岛到本世纪末将导致6 cm的海面上升。
段老师的博文以自己的眼光来看待全球变化与北极熊死亡问题,只是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是无可非议的。但是,如果读者不仔细品味,也不一定会得出正确的结论,甚至上升到否定一切全球变暖的相关科学问题,否定科学媒体的报道,如果再与政治联系起来,我想这样的结果也不是段老师想看到的。写这篇博文的初衷,并非想反对段老师的观点,毕竟我也没有亲历的直接证据,而段老师有。但是,看到段老师博文后面,大家近乎一边倒地批评媒体,批评全球变化问题,我觉得有必要让大家了解一下曾经将全球变化问题与北极熊联系起来的根据是什么。有了这些认识,再做自己的判断不迟。
最后,我还是希望段老师能解释一下我所提出的问题,谢谢!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8 05: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