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时空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onbin 自我营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学术生态系统

博文

给崇明东滩夏令营营员的一封信

已有 4557 次阅读 2013-7-30 12:49 |个人分类:指导本科生|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复旦大学, 夏令营, 崇明

各位可爱的营员们,

你们好!相信你们看到这封信的时候,大多数人已经安全回到学校或者家里。据我们所知,部分营员还会继续参加其它的夏令营活动,也许现在正在奔赴那些活动的路上。在崇明东滩与各位朝夕相处的短短几天里,你们的参与热情以及青春活力深深地打动着我们。可以说,正是在你们的积极配合下,整个夏令营活动才能开展得如此顺利,我们的许多担心现在看来是多余的,我们预备的一些应急药品也没有派上用场(其实这是我们所期盼的!)~

 你们作为崇明东滩夏令营的首批营员,我们更喜欢称呼你们为东滩一期学员,虽然听上去没黄埔一期那么霸气,但我们相信在未来的生态学、生态教育、科普等相关领域会见到你们活跃的身影。坦率地说,这是我们第一次真正深入接触90后的学生。你们的人生其实才刚刚开始,虽然你们没有年长者那么丰富的人生阅历,不可能拥有辉煌的过去,但一定会迎来灿烂的未来。作为在高科技和现代理念影响下的新一代人,你们的一举一动更真实体现了年轻人内心的追求及热爱。相比于老一代,你们的独立思考意识更强烈,对幸福未来的追求更明确,也必将拥有更大舞台。这正如我们开玩笑时引用所住宿旅店的一句话:基础决定空间。因此,我们真诚希望你们能更加执着地追求自己的兴趣,并将之与自己的职业规划相结合。套用人生导师李开复同学的话,follow your heart

 

 从主办者的角度而言,这是我们首次举办针对本科生的夏令营活动,并且也是首次在野外策划的活动。因此,你们的参与和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夏令营未来的方向。本次夏令营期间,日程安排得太满,很多天都要顶着烈日下滩实习,并且经常有半天是连续的三个报告,这对你们的体力和脑力都是一种考验。尽管如此,你们都坚持了下来,并且保持了高昂的热情。这让我们更有信心在以后的夏令营活动中做得更好!

 最后,就这段时间与你们的邮件交流中,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就这些问题给你们提供一些建议,希望对你们以后在求学或求职过程中有用。

1. 申请一个具有明显标识的信箱用于申请、工作及学习上的交流。比如张三同学的信箱是zhangsan@gmail.com。这样的话,有利于其他人快速识别你的信箱。这次看到你们很多人喜欢用QQ信箱,那些冷冰冰又一长串的号码,让我们焦头烂额。如果我们不认真比较和查阅,完全不知道是谁的信箱,真的好崩溃~

2. 邮件标题要明确。比如这次的夏令营报名,很多人是直接写“夏令营报名”,这样的话,信息量不足。可以修改成“夏令营报名_复旦大学张三”。同理,你们的申请表格名,最好能包含姓名及日期,就更能体现一种自我管理的意识,比如“夏令营报名表_张三20130730.doc”。这其实对以后的工作生涯都是非常有用的素质培养过程。

3.在邮件的末尾,最好能添加个人信息。比如张三,在读本科生,生物学专业,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联系电话:021-12345678等。这样的话,能帮助阅读邮件的人知道这封邮件是谁发的。这个也很崩溃,大部分同学写完邮件都不喜欢在落款处留下自己的姓名和学校信息,因此我们也搞不清楚是谁发的,需要一个个查询~

4. 在填写表格过程中,格式需要统一。比如中文字体统一用宋体,西文字体统一用times new roman;字体大小也统一为小四。行距及缩进都保持统一。这样的话,能最大程度地保持美观;同时,填写表格信息应准确,在填写紧急联系人一栏时,有些同学仅填写了“母子”二字,却没有其他信息了。

5. 准时回信。无论是回复邮件,还是参加活动,都应该在规定的日期限度内完成。个别同学的怠慢可能会影响整个集体活动的进程。

 最后,再重申一次。虽然野外的夏令营活动结束了,但是我们的交流、联系并没有结束。欢迎大家继续与我们保持沟通,无论是QQ群,还是邮件等其他方式,此外我们也欢迎你们常回复旦大学或崇明东滩看看。

 

祝好!

复旦大学崇明东滩湿地探索科学夏令营会务组

2013/7/30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02444-712555.html

上一篇:相约在崇明:2013“崇明东滩湿地探索科学夏令营” 掠影
下一篇:从笑气说起:海洋中的氮损失
收藏 IP: 222.66.115.*| 热度|

10 蔡庆华 刘洋 朱晓刚 曹聪 张庆费 高建国 熊李虎 张晓良 rosejump zdlh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7 21: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