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时空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onbin 自我营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学术生态系统

博文

敬请媒体远离“老人跌倒”的话题

已有 3994 次阅读 2011-9-8 14:04 |个人分类:一孔之见|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老人跌倒

在写出这个标题,准备开始我的博文之时,我突然发现,我的这篇博文是否也在炒作这个话题?但这不是我的本意。
 
老人跌倒,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了,年纪大了,腿脚不稳,经常会发生。有的老人跌倒了,自己能爬起来,有些老人爬不起来,周围好心人看到了,本能地帮忙扶一把,扶起之后道声谢,好心人说一句“不用谢”,整个故事的发生不会超过2分钟,这没有任何新闻价值,任何媒体都不会对此有兴趣(也就是一件狗咬人的故事,因为人咬狗才能算得上新闻)。当然,2分钟后也可能会发生令好心人后悔的事儿,虽然发生这种事儿的概率极低,但毕竟还是发生了,毕竟是人咬狗的事儿,媒体、新闻争相报道,最受不了的是那些??TV,将一些类似的案例和陈芝麻烂谷子的事儿组合到一起,并组织一个什么“老人跌倒要不要扶起”的大讨论,似乎最后得出的结论清一色的是“扶是要扶的,但一定要讲究策略”,什么事儿呀?但观众的反应并不是如此,在电视上的当事人引导下,观众得出的共同结论是“以后我再也不做这样的好事儿了”,因为他们潜意思里并没有把握能在紧急的情况下找到一个合适于自己的策略,不如不找这个麻烦。至少我家的10岁的小孩第一反应是如此,尽管被我当场呵斥回去,但我并没有理由说服他,他也觉得很委屈。媒体呀媒体,不觉得你们做的事儿有点事与愿违吗?当然,媒体还是用将心比心的方式来说服大家要做好人好事“人人都有父母,他们跌倒的时候不是也希望有人将他们扶起吗?”,但这样的说法仍然显得非常苍白和浅薄。
 
看到有人跌倒,将他扶起,是人一个本能的反应,甚至也算不上什么好人好事,就像有东西从眼前晃过,人会眨眼和躲避一样,就是这么简单。媒体是不是应该做一个更全面的调查,好心人被栽赃和冤枉的概率究竟有多大,究竟有多大风险?否则需要采取什么策略,人吃饭也有被噎死的呢。与帮助别人解决困难本身相比,策略总显得那么微不足道。媒体过度报道和宣扬此类故事,宣扬做好事的风险,而将更多的零风险故事隐藏起来,不就是一种误导吗?
 
难道药家鑫案留给社会的教训还不够大吗?一个不韵世事的小毛孩,为了躲避责任,他能想到的策略就是将受害当事人置于死地而希望逃避更多的麻烦,这不正是社会教给他的一个策略吗?曾经,社会上在非正式媒体不是说“撞伤人不如将其撞死”,因为确实有许多交通事故案例显示,事故致残的麻烦比事故致死的麻烦要大得多,但这样的策略显然不能宣扬。
 
其实,不光是老人,任何人都会跌倒,任何都会有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候,我也跌倒过,也被人扶起过,也扶起过在我面前跌倒的人。这样的故事,任其发展,不需要引导,不需要讨论。公道自有人心,有人在面前跌倒,愿意扶的赶快去扶,不愿意扶的赶快走开,全凭你的本能办事,全凭你的良心办事,不需要什么策略,不需要刻意什么留下证据,也不需要将雷锋叔叔的故事在头脑中像过电影一样过一遍
 
我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02444-484126.html

上一篇:也秀秀我收到的礼物
下一篇:未来人人都得学会上网,还得开通网银
收藏 IP: 58.246.164.*| 热度|

2 张海权 zzjtcm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5: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