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的影子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yq 中国科学院土壤研究所

博文

水文水资源名词解释(3)

已有 6199 次阅读 2007-7-15 16:09 |个人分类:资料汇总|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绿水蓝水
 
在某一流域中,“绿水”(气态水)的循环供给陆生生态系统,“蓝水”(液态水)的循环供给水生生态系统和人类的用水需求。“绿水”的循环反映了自然界“土壤-植物”生态系统的用水消耗。“蓝水”在地表和地下流动,从山顶到山脚,从陆地到海洋。
 
人类对水资源的利用方式包括:
1、直接利用
主要是社会经济用水,包括雨养农业、木材、牧场等利用的绿水和灌溉、工业、生活等利用的蓝水
2、间接利用
主要是生态系统用水,包括与“绿水”相关的陆生生态系统用水和与“蓝水”相关的水生生态系统用水。
“蓝水”使用后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使用后消耗成为水蒸气进入大气,不再适合人类使用;另一部分回流进入生态系统,但经常会携带大量的污染物。
 
蓝水量 WB=WS+WG-WR
绿水量 WG=P - WB 
WB 蓝水量; WS 地表水资源量;WG 地下水资源量;
WR地表水资源量与地下水资源量的重复计算量
P 降水总量
 
v生态需水:在现状和未来特定目标下,维系给定生态环境功能的水量。
v 生态用水:现状和未来特定目标下,维系给定生态环境功能的实际发生的用水(引水和提水)量。
v 生态耗水:对水资源而言,是在维系现状和未来特定目标生态功能用水过程中散失的水量。
v 生态供水:提供维系现状和未来特定目标生态功能的降水性和径流性(包括地下径流)的水量。
 
v最小生态需水量:三生用水竞争条件下,保护生态系统基本功能的阈值,或者说必要生态用水量是维系定生态系统环境功能的一种水量。
v生态基流:是由稳定地下水源补给河流的基本流量,保持枯水期或无雨时河道的水流,维持水生物的生境。
v最大流量生态用水:指靠汛期河流泛滥繁衍的河岸与洪泛区的生态系统用水以冲刷河床的挟沙水量,为生态洪水
 
v生态耗散水量、生态蓄水量与生态退水量
 水量的定量关系:
 生态蓄水量=生态用水量-生态耗水量-生态退水量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87-4547.html

上一篇:研究员的苦行僧之旅
下一篇:戴眼镜的教授
收藏 IP: .*| 热度|

2 覃伟 柏延文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8 21: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