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苦行僧”原指早期印度一些宗教中以“苦行”为修行手段的僧人。“苦行”一词,梵文原意为“热”,因为印度气候炎热,宗教徒便把受热作为苦行的主要手段。
研究员的工作,恰似苦行僧之旅。
先说说研究员的“苦”。研究员是科研单位里高端、核心的人才。大部分研究人员都是博士毕业。他们具有国内外知名高等院校的教育背景,囊括了国内相似学科高端人才,还有相当一部分拥有国外高等复合教育背景。也就是说,在他们成为研究员之前,已经经历数十年的“文化苦旅”。他们怀揣高级文凭,满心欢喜地以为必成天之骄子,谁知到了科研机构做研究,才是苦行的真正开端。
恰如参禅之人,行住坐卧无不是道场。研究工作既是白领工作,又是蓝领工作,他们除了常常要伏案至少工作12个小时、一年要仔细研读上百万字的各类材料,呈交数万字甚至上十万字的研究报告之外,还要舟车劳顿,马不停蹄,频繁外出调研工作,心力之苦与体力之苦实非比寻常。
而调研、写研究开题报告还只是研究的开始,最难过的关是课题申报和答辩。面对上层领导和其他同行研究人员的质疑,与研究相关的任何细节以及研究进展与成果,他们都要详细陈述和论证。有时候,他们会因为被忽略的某一个数据而要重新再回到实验室去调研,去落实。
佛之所以成佛,在其静修、苦行之外,还需要定力,要能够陷艰苦而不动心,处繁华而不动身。这需要对信仰的坚持。面对变化,他们要独立地分析、独立地做出客观准确的判断和投资建议,不盲从,不追随。
在苦行僧的身上,任何人都会感觉到信仰的强大力量。他们以“苦行”的方式来追求“真知”。研究员亦是如此,一复一日延至数年,他们始终不敢懈怠,因为科学总是在前进,他们需要不断地更新,不断地前行。在生活中,所有的的旅行都有目的地,但是研究员,他们的苦行没有终点。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87-4335.html
上一篇:
科研错误/失败容忍度:0?下一篇:
水文水资源名词解释(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