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yn568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yn568 分享领导力、管理、科技教育、生活相关的文章。

博文

我是怎么样带领跨多专业研发团队的 精选

已有 4050 次阅读 2025-1-12 15:58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员工机械专业,在公司从事结构和热力学仿真工作,上司电气专业,在研发生产电气元器件的公司,这样的专业搭配没什么不妥。

具体工作上,从PPT是否图文并茂,到各种专业细节问题,上司都要指导,提出意见和要求。如果这样能提前发现问题,加快工作进度,做出更多更大的成绩,让员工学到知识,掌握技能,自然是皆大欢喜。事实恰恰相反,因为上司无边界的干涉,反让工作进度更慢,员工要做更多反反复复的无用功,忙忙碌碌,就是不出成绩,逐渐消耗了心力,越发觉得工作无意义。

忍耐了几年,待小孩稍微长大,这位员工纵身一跃,离开了这家工作近了十年中等规模(年销售额20亿左右)的公司,跳到一家初创公司。

这家初创公司领导不太过问工作细节,只给大致方向,具体事务员工做主,这种工作状态用这位员工的话来说是“我的事我做主”。公司蒸蒸日上,几年时间就超过原来的公司,成功上市,这位员工作为早期加入公司的骨干,拿到了股份,人生价值增大了。可见,职场上遇到不顺心未必是坏事,黑暗之时正是曙光来临之时。

这是发生在我身边的故事,是我送这位员工去这家初创公司报到的,当时看到工棚下的小车间,心里未免犯嘀咕。这个故事给我上了一堂生动的管理学课——如何带领跨多学科的研发团队。

我这几年带领的研发团队就是跨多学科的,专业主要有机械工程、土木工程、电气工程、电子工程、通信工程、软件工程。

我本科硕士都是机械专业,毕业后10年在中车和香港震雄集团旗下的液压公司做的都是机械,所以在目前带领的团队里,机械我有专业上的权威,从宏观到微观我都有发言的资本。其它几个专业方向我就是外行了,怎么办?

——宏观上了解各个专业的思维模式及知识框架,微观上放手。

拿土木工程来说,土木工程和机械工程都在牛顿力学的统领下。但它们依赖的载体不同,机械工程主要依赖钢铁实现功能,土木工程主要依赖混凝土实现功能,机械工程常见的构件是齿轮、轴、轴承、连杆等,土木工程常见的构件是梁、柱、板、壳等。机械构件一般需要运动,所以常用到运动学和动力学,土木结构一般不需要运动,多用静力学,不过抗震设计需要用到动力学,给研究对象施加动力载荷。

机械工程跨土木工程难度不算大,两者的思维模式及知识框架类似,很容易迁移。

不过,跟医生上岗需要执照一样,土木工程师需要资质,机械工程师则没这个要求。此外,土木工程法律、法规、规范等比机械工程多很多,掌握这些条条框框就要花很多时间。

再拿电气工程来说,机械工程控制的变量是力、速度、位移等,电气工程控制的变量是电压、电流、频率(交流电)等,电气系统就是用各种电气元件来控制这些变量。比如光伏发电,就是用逆变器、变压器、导线等将光伏板发出的直流电通过逆变器转化为交流电,再通过变压器升压送给电网。

不要以为光伏发电就这样一句话那么简单。如果对各种电气元件性能不熟,缺乏很多实际经验,设计出来的电路充其量是能通电而已,实际使用就会问题频发。

比如选用多大规格的元器件,选用什么厂家的元器件,怎么防浪涌、如何接地、如何防雷、如何设置过载保护等等,一大堆的实际问题,绝对不是看看书,了解一点原理就能搞定。这么多专业细节跨行的领导可能真没时间深究。

电气工程和机械工程跨度也不算太大,理论基础分别是电磁学和力学,电磁学和力学是中学物理最重要的两个模块,思维模式也相似,都是用合适的元器件搭建系统,对相关变量进行操控。

所以,无论设计机械系统还是设计电气系统,对相关元器件的深入认识都非常重要。本人带领的研发团队这几年建立了流体机械实验室,电子信息实验室,离网式光伏储能及用电系统三大实验室,以及自行研发的各类实验装置,对核心元器件、系统集成、各类创意做了大量测试,积累了大量测试数据研发由“定性+经验”转向“定量+科学”,这就是领导研发团队的哲学,专业细节可以不全懂,不能不了解技术研发的哲学。

软件工程跟机械和电气工程很不同,软件工程的理论基础不是物理学,而是基于代码的计算机语言,思维模式也很不同。所谓隔行如隔山就隔在这里,在一个领域掌握的思维模式没法简单地迁移到另一个领域去。在IT同事面前我是十分慎言的,基本不会在专业细节方面发表看法,跟他们交流主要用请教的语气,以免重蹈面那位领导的覆辙。

在下属面前不懂会不会让自己失去威信?我认为不会,如果你跟下属专业不同,他不会鄙视你不懂专业,却会鄙视你不懂装懂。

下属会不会因为你不懂专业蒙你?有可能。这时你没法在专业上掌控他,你需要从其它角度激发他。人有惰性没错,可工作也是人类的需要,不信你把一个员工的工作剥夺了,封他的电脑,每天只让他在工位上呆坐,看他还能耗多久。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85553-1468490.html

上一篇:管理的抓小放大
下一篇:归家
收藏 IP: 39.171.204.*| 热度|

10 武夷山 汪运山 梁洪泽 张红光 郑永军 郭战胜 王从彦 康建 孙颉 崔锦华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1/0 | 闂傚倷娴囬鏍礈濮橆儵锝夊箳濡ゅ﹥鏅i梺璺ㄥ櫐閹凤拷:0 | 婵犵妲呴崑鎾跺緤妤e啯鍋嬮柣妯款嚙杩濋梺璺ㄥ櫐閹凤拷 | 婵犵數鍋為崹鍫曞箰閹间焦鏅濋柨婵嗘川閸楁岸鎮楀☉娅辨粍绂嶅⿰鍫熺叆闁绘洖鍊圭€氾拷 | 闂備浇宕垫慨鎾箹椤愶附鍋柛銉亹瑜版帗鏅搁柨鐕傛嫹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24 17: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2025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