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春浓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yn568 分享领导力、管理、科技教育、生活相关的文章。

博文

简单,又不能过于简单 精选

已有 4428 次阅读 2025-1-24 12:01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年底了,大部分人应该会关注下银行账户余额吧?查看余额时,你关注几位数字?这当然取决于你存款的位数。但不论存款位数多少,肯定更在乎左边几位,不那么在意右边几位,至于小数点右边的,别人怎么样我不知道,反正我是忽略不计。

春节放假前两三个星期,我们团队有几位小伙伴对某个核心元器件做了测试。我们团队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就是比较重要的实验要做口头报告,将实验过程、结果和意义向相关的同事做口头汇报,特别是别人要用到你的实验结果时,这个环节非常重要,我作为听众参与了这次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里效率是92.327%,还有几个性能指标,也是保留小数点后面三四位数字。我把这当成是次要问题,向小伙伴们提出没必要保留那么多位小数。人们或许会关注效率是92.3%还是92.8%,有谁会关注效率是92.327%还是92.329%?再说,测试仪器精度也没那么高。

说着说着我头脑一闪而过,打开了尘封的记忆。十多年前,我刚毕业参加工作时,看过著名力学家钱伟长的一本书,书名我已想不起来了,但书中第一章举了两个关于实验数据处理的例子我却记得很清晰。为了让我们团队对实验数据位数的处理有直观的认识,我站到白板前,用板书的方式复述了钱伟长举的两个例子。

我在白板上写下数字10.15,接着问,数控机床加工零件有必要精确到10.15毫米,挖土方有必要精确到10.15立方吗?下面一部分人小声说没必要。由于每周一我都向研发全体做报告,为了让大家印象更加深刻,我在周一报告上用PPT展示了数控机床加工零件和挖掘机挖土方的图片。

挖掘.jpg

图片来自网络

更早以前,我们物联网团队做的人机交互界面,温度、压力、流量、电压等参数也展示四五位小数。这样不但没必要,还会使界面凌乱,视角效果不佳。工程上,或者给客户和运维人员展示的界面,这些物理量保留一位小数即可。

圆周率π是介于3.14159263.1415927之间的无限不循环小数,恐怕没有人会为了精确,用3.1415926或者3.1415927吧?众所周知,绝大多数场合精确到3.14即可。如果哪位老师为了便于学生记忆,将圆周率π简化为3,那就犯了过于简单的错误了。爱因斯坦说过,一切都应该尽可能简单,但又不能过于简单。

     如果你是管理人员,你不能陷入繁杂的流程、制度、文件、会议之中,但也不能完全没有流程、制度、文件、会议,就应该像圆周率π精确到3.14一样最适合。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85553-1470178.html

上一篇:春节将至,我们用积极的视角看待过去
下一篇:广州会友
收藏 IP: 120.87.197.*| 热度|

9 郑永军 张永刚 毛善成 王涛 辜英求 崔锦华 王德华 冯兆东 guest51891223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9 个评论)

IP: 110.152.162.*   回复 | 赞 +1 [6]张学文   2025-1-25 10:22
实验人应当知道他用的仪器可以精确到什么程度。
回复  我团队的人清楚,只是做实验报告时忽略了这个细节。
2025-1-25 11:331 楼(回复楼主) 赞 +1 | 回复
IP: 112.97.60.*   回复 | 赞 +1 [5]xtn   2025-1-24 22:13
至于您提到的物联网团队人机交互界面的问题,您的观点同样适用。在展示数据时,保留必要的小数位数是重要的,但过多的数字反而会分散注意力,降低界面的清晰度和可读性。这一点,在设计和实施任何需要用户交互的系统时都值得注意
IP: 112.97.60.*   回复 | 赞 +1 [4]xtn   2025-1-24 22:13
在您的工作中,您通过实例和比喻,如数控机床加工零件和挖掘机挖土方的例子,有效地向您的团队传达了这一理念。这种直观的教学方法,不仅有助于团队成员理解概念,还能激发他们的思考,使他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精确度在工程实践中的重要性
IP: 175.7.10.*   回复 | 赞 +1 [3]辜英求   2025-1-24 18:57
  
IP: 223.66.184.*   回复 | 赞 +1 [2]毛善成   2025-1-24 17:28
精确到小数点后几位,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是要合乎实际,二要符合科学!当下的科学教育等都忘了。我们上高中、大学时有书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
回复  谢谢关注
2025-1-24 18:421 楼(回复楼主) 赞 +1 | 回复
IP: 180.154.50.*   回复 | 赞 +1 [1]张永刚   2025-1-24 15:18
误差分析这门课早就不上啦,数据处理也都用计算机啦,计算机上有几位学生把它都搬上去不就完事了吗?
回复  谢谢
2025-1-24 18:421 楼(回复楼主) 赞 +1 | 回复

1/1 | 总计:6 | 首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末页 | 跳转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4-22 18: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2025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